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卫报》

WikiLeaks 美国使领馆机密电讯泄密:各种后续反应

“美国领使馆机密电讯”泄密事件,今天已是第6天,《卫报》的专题,已经从美国、英国、中国 v 北韩、俄罗斯、巴基斯坦、阿富汗、到中国 v Google,估计会延续到下周。

WikiLeaks 在公布 “阿富汗战争日志”和“伊拉克战争日志”时,选择的媒体伙伴都是《纽约时报》、《卫报》和德国的《镜报》周刊这3家。这次增加了法国的《世界报》和西班牙的《国家报》。但原来《纽约时报》这次并没有直接从WikiLeaks 那里得到文件,而是经由《卫报》转手。据《卫报》说,几个月前就得到了全部文件,而《纽约时报》则称“几个星期”前从一个匿名来源得到了文件,这个“匿名来源”后来证实是《卫报》。WikiLeaks这次没有找《纽约时报》,而是去和《华尔街时报》和CNN联系,没有官方的解释,各方的猜测似乎是 Julian Assange 对《纽约时报》对他个人报道的不满。但WikiLeaks联系的这两家美国媒体都拒绝与 WikiLeaks 合作,《华尔街日报》的理由是不愿意签署带赔偿条款的保密协议,CNN没有置评。据《卫报》说他们与 WikiLeaks 签署的协议仅仅是要求媒体必须在某个日期之后才可发表,不涉及媒体的编辑立场。本周三BBC Radio 4 的Media Show上主持人 Steve Hewlett 就此事询问《卫报》网站主编 Janine Gibson,她只是回答5家媒体都参与了。

在报道上,5家媒体有自己的报道侧重,《卫报》上有一个每天各家报道内容的综合

媒体的自我删节

我不清楚《明镜》周刊、《世界报》和《国家报》的做法,但是《卫报》和《纽约时报》都在电讯原文上做了许多删节,理由是尽量避免对电讯中涉及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卫报》的评论员 Simon Jenkins 在今天BBC电视的 Dateline 节目称他的同事们花了很大的功夫努力保证不会有人因为这次报道而在生命安全上受到威胁。《纽约时报》还联系了美国政府,获得了一些新删节的建议,但是《纽约时报》说他们“不会完全依照政府建议做删节”。

两家媒体在各自做了删节之后,又互通信息,最后还知会 WikiLeaks建议他们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这批文件前也要做同样的删节。

这种删节是值得称道的,但是另一个删节就涉及新闻立场问题。美国记者和历史学家 Gareth Porter在这里的一篇文章中指责美国媒体参与隐瞒 WikiLeaks 泄密电讯中不利于美国政府的内容,他举的例子是伊朗拥有射程覆盖欧洲的弹道导弹的说法,虽然俄罗斯专家坚决反对,但美国政府仍然坚称此事属实。《纽约时报》在这次的报道中,明知这些情况,但在奥巴马政府的要求下,选择不发表这部份内容。

(更多…)

泄密者、WikiLeaks 与媒体的伙伴关系

2010-11-29.UK_TG, The Guardian 2010-11-29

本星期一《卫报》的头版是WikiLeaks 公布超过25条美国领使馆机密电讯的消息,在内文中前10页都是相关报道。星期一的重点主题是美国与联合国、中东国家之间的关系,星期二的头版是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立场。估计这一专题在《卫报》上能持续一个星期。

2010-11-30.UK_TG, The Guardian, 2010-11-302010-11-30.UK_TT, The Times, 2010-11-30

英国的其它报章也在跟进报道,《泰晤士报》星期一的头版是美国被中东国家要求轰炸伊朗,星期二就转为美国外交官汇报英国的外贸特使安德鲁王子“出言不逊”,《每日电讯报》也是这个头版,这是英国的大小报都喜欢的题材,只有《卫报》的头版是中国和朝鲜。

对于这个新闻,虽然基本素材都被 WikiLeaks 公开了,但在英国,其它报纸都只能做跟进报道,因为《卫报》几个月前就从 WikiLeaks 那里拿到了所有数据,花了大量功夫进行分析筛选重组,才能整理出发展线索,配合时事背景。只有在这之后,数据才成了故事。

2010-11-29.NY_NYT, New York Times, 2010-11-292010-11-29.SPA_PAIS, El Pais, Spain, 2010-11-29

同时在做这番功夫的是几个 WikiLeaks 选择的媒体伙伴:美国的《纽约时报》、德国的《明镜周刊》(Der Spiegel)、法国的《世界报》(Le Monde)、西班牙《国家报》(El Pais)。

(更多…)

Spooks series 9 本季对手:中国+俄罗斯

BBC 的 Spooks 已经播到第9季了,剧中MI5 Section D 的对手从伊斯兰恐怖份子(前几季最大的对手)、到俄罗斯特工、美国特工(从自大不合作的CIA到参与统治全球阴谋的背叛者)、伊朗、以色列、前南斯拉夫、印度极端主义份子、IRA、拉美游击队、海盗……本季终于轮到了中国。

2010-11-12. Spooks offended China

中国特工不仅可以到英国来武装劫持科学家、和MI5探员在伦敦街头持枪对峙,还和俄罗斯特工联手入侵和全面控制MI5电脑系统,用 Harry Pearce 的声音给他的手下下达命令(“上海交通大学”的女教授真有这么神?),最后还能从MI5探员手中夺得英国最机密的文件。中国的CSS(Chinese State Security,灵感来自“国家安全部”吧?)在伦敦横行、说着蹩脚普通话、看上去更像是西方过时概念中的“东方杀手”。

显然 Spooks 是“最荒诞离奇的电视剧”,普通人看看笑笑也就算了,不过还是有人恼了。据今天的《卫报》报道,中国官方对于这部电视剧丑化中国、特别是赶在卡梅伦访华期间播出大为恼火,下令中国文化单位不得与 BBC Worldwide 合作。这个 BBC Worldwide 是 BBC 的商业分支,负责在全球出售 BBC 节目、在海外制作节目等等。以前是干扰广播、封网站,现在学会在生意上卡脖子了。BBC 也觉得冤,拍个间谍电视剧也会被人当真了。

Spooks 明年还会回归,不知道编剧们下次给MI5选对手时,会不会想到还是回到“安全”的对手、伊斯兰恐怖份子吧?

卡梅伦与学生

今天卡梅伦在离开中国前向北大学生发表演讲,对于英国媒体来说,这是他这本次访问中最受关注的一件事。卡梅伦在英国国内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他向中国领导人提人权问题,他显然不能不提,但是又不能惹恼中国领导人,两边都不可得罪。他的这次演讲词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必须提人权与民主政治,但又不能显得在指责中国或是向中国说教,演讲的小心翼翼和平淡如水是肯定的。

2010年11月10日《卫报》头版

2010年11月10日《卫报》头版

2010年11月10日的《泰晤士报》头版

2010年11月10日的《泰晤士报》头版

今天的英国报纸中,4份大报加上《金融时报》,再捎带上《独立报》的“小报版” i 都在头版刊登了卡梅伦访华的照片,小报头版则完全没有这则新闻。《卫报》和《泰晤士报》用的是同一场合同一角度的照片,只是《卫报》不知处于何种考虑没有把温家宝包括在内。

2010年11月10日《独立报》头版

2010年11月10日《独立报》头版

《独立报》在头版照片的选择上与其它报纸不同,占据大部份空间的是持枪的解放军仪仗队,卡梅伦只出现在照片的左下角,却把头扭向另一方,是“勇敢”?还是“顽固”?配上头版头条《卡梅伦对峙最大的社会集团》(Cameron confronts the biggest society)很耐人寻味。

卡梅伦面对中国学生的提问,是应付自如的。最尴尬的问题,是一个看上去像是留学生模样的人的提问:每次外国领导人来中国都要教训(lecturing)人权问题,那么你能从中国学到什么?

中国学生其实是相当友好的了,今天在伦敦,几万大学生到伦敦游行,抗议联合政府上涨本国学生学费,结果有一部份参加游行的人来到泰晤士河边的保守党总部大楼,砸了玻璃、攻入保守党总部办公室、上了楼顶、与准备不足的警方发生冲突。首相在北京向中国大学生发表演讲、家里自己的政党总部却被英国大学生攻占了

英国新书介绍 #58 (2010年11月7日) Nadav Kander: Yangtze – The Long River

2010-11-09. Nadav Kander: Yangtze - The Long River

Nadav Kander: Yangtze – The Long River
作者 Jean Paul Tchang
出版社 Hatje Cantz (精装本2010年9月1日出版)
页数 188 页
定价£55
ISBN 978-3775726832

Nadav Kander 是国际著名的摄影师,以风光和人物见长,他在以色列出生,从小随父母移民南非长大,旅居伦敦多年。在2006-2008年间,他带着他的大幅相机沿着长江旅行,途中拍摄了大量照片,展示在飞速的经济和社会转型期间,长江两岸居民的生活状态、城市与建筑的变化。

在他的照片中,常常能看到在巨大的建筑工程背景中人类的生活状况,他喜欢的一个主题是大桥桥塔,在巨型的钢琴混凝土结构下是简陋和散漫的日常生活。在这两年间,他从长江的入海口出发,一直到了长江上游的青海。在这本书中,这些照片被分成“入海口”、“上游”、“洪水”、“水源”四组。

重庆 XI (2007),Nadav Kander

重庆 XI (2007),Nadav Kander

Nadav Kander 照片的特点,用《卫报》摄影专栏作家Sean O’Hagan的话说,是有一种“epic stillness”,这真是非常贴切的描述,我还找不到很好的中文翻译,可以译成“大时代的静止点”。每幅照片,看上去很“静止”,还常常处于迷雾或是污染尘雾之中,他说在头两次旅行中,他“没有看到过一次蓝天”。然而这却是一种让人不安的静止,你能感受到汹涌的变化正在照片的背景中或是画框外发生,是好是坏,观者很难肯定。

他的这一组照片,是2009年度的 Prix Pictet 摄影奖“地球”组的获胜者。出版这本书的是德国的摄影画册出版社 Hatje Cantz。部份照片已在伦敦的 Flowers East 画廊展出,同时还在上海的m97画廊展出至12月底。

斧头下来了

昨天是英国政治上的重要一天,联合政府财相 George Osborne 公布了《政府支出全面复审》Comprehensive Spending Review (CSR),是对今后4年政府支出的全面重组。如果用一个字总结,就是“砍”(cut),全面消减政府支出,当然还有被保护的领域,其中有全民医疗 NHS、中小学经费、海外援助经费等,受到消减最大的是社会福利支出:失业救济、tax credit、住房补贴,还有军费、外交部、BBC、还有就是高教经费

不过让科学界的许多人松了一口气的,是科研经费没有被砍,只是冻结4年。许多科学界的人士,在前几个月内一直在游说政府说科研经费不是“支出”,而是“投资”,对国家经济带来的回报是巨大的。

这份报告公布之后的一个被人争论的话题是,政府的“斧头”砍向谁了:穷人还是富人?联合政府的口径是穷人和富人同样要承担消减政府支出带来的压力,但是今天的 Institute of Fiscal Studies 的结论是按照这份报告执行,穷人承认的损失更大,也就是说是 regressive 的。

从今天两份报纸的头版的头条可以看出,英国的两大政治阵营是如何看这份报告的。《泰晤士报》总体上支持政府的紧缩政策,但是对 George Osborne 的政策能否促进英国经济复苏存疑,在头版头条《奥斯伯恩的解药》(Osborne’s Remedy)下的漫画中,George Osborne 右手持着大斧,背后一片血红,左手却只拿着一片创口贴。

2010-10-21.UK_TT2010-10-21.UK_TG

而《卫报》的角度是这份报告对穷人的影响,头版头条《斧头落在穷人头上》(Axe Falls on the Poor)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了立场。头版照片是这份报告背后的“四大金刚”:David Cameron、George Osborne、Danny Alexander、Nick Clegg。

工党新领袖:小弟赢了大哥,左翼战胜中间派?

上个星期五的工党新领袖选举,最后成了米利德班家的兄弟之争,小弟 Ed Miliband 终以微弱优势,凭借着几大工会的支持,战胜大哥 David Miliband,成为工党新一代的领袖。David Miliband 一直是最热门的候选人,从大学时代开始,就被看作是未来首相,如今比自己小4岁的弟弟当选,他的首相梦几乎是完结了,难怪在最后揭晓时,BBC的政治编辑 Nick Robinson 的观察是:David Miliband 脸上挂着的,已不是“硬挤出来的假笑”而是“强忍着的泪水”。

这不仅对于工党,而且对于英国政治格局,今后今年的政治走向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连这份在伦敦出版的阿拉伯语报纸 Asharq Al-Awsat 都是以两兄弟握手的照片作为头版照片。

Asharq Al-Awsat

Asharq Al-Awsat

两兄弟之争,很快被媒体演绎成为政治理念之争,David Miliband 被认为是新工党的继承人,布莱尔中间派理念的支持者;而 Ed Miliband 获得工会支持,被看作是工党内部的左派,他自己亦称英国的政治重心应往左移。

今天上午BBC电台4台的 Today 节目上《卫报》的评论员 Polly Tonybee 和《星期日电讯报》的记者,前《旁观者》(The Spectator)杂志主编 Matthew d’Ancona 辩论英国报纸对 Ed Miliband 的报道时所带的政治倾向。Polly Tonybee 所代表的是对工党抱着同情和支持的报纸,Matthew d’Ancona 的 Telegraph 则是英国右翼媒体的代表(用 Polly Tonybee 的话说80%的英国报纸是右翼媒体)。

其实从今天的《卫报》和《泰晤士报》头版就可以看出英国平面媒体的两大政治阵营对这位工党新领袖的看法。《卫报》的头版标题是《米利德班承诺身先士卒-但是他的哥哥会不会跟上?》(Miliband pledges to lead from the front – but will his brother follow?)注意这里的 Miliband 已经由原来通指 David Miliband 改成了通指 Ed Miliband--媒体是很不留情的。照片的红色色调显然是暗指 Ed Miliband 在政治立场上的“红色”关联。而《泰晤士报》的头版标题的倾向非常明显:《工会为米利德班欢呼,埋葬了新工党》(Unions hail Miliband and bury new Labour)。这里 Miliband 同样改为通指 Ed Miliband,更强调他与工会的联系,以及新工党的终结--亦即布莱尔领导下的工党争取中产阶级的中间路线的终结。

2010.09.27. 《卫报》头版

2010.09.27. 《卫报》头版

2010.09.27. 《泰晤士报》头版

2010.09.27. 《泰晤士报》头版

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人100

这是《卫报》选出的本年度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人前100名,不说“100位最有影响的电影人”,是因为上榜人选中有的是二人组,所以总数实际超过100人。这是针对英国市场所做的评选,所以结果会向英国倾斜,但是榜上主要还是美国的电影人,除了有导演、编剧、演员、制片外,还有投资人、管理高层、影评人和政客等,评选的是“影响力”而不是成就。

前10名:
1. James Cameron (导演)
2. Steven Spielberg (导演)
3. Leonardo DiCaprio (演员)
4. John Lasseter (Pixar制片:Toy Story、Finding Nemo、WALL-E)
5. Brad Pitt (演员)
6. Christopher Nolan (导演)
7. Scott Rudin (制片:The Hours、Notes on a Scandal、Revolutionary Road、There Will Be Blood、No Country for Old Men)
8. Quentin Tarantino (导演)
9. George Clooney (演员)
10. Ed Vaizey (议员)

前10名中唯一的非电影人是排名第10的英国保守党议员 Ed Vaizey,联合政府中的文化、传播与创意产业部大臣,他对英国电影业的影响力在于目前正是英国电影产业投资结构的动荡期,联合政府上台后,不顾许多电影人的高调反对,废除了英国电影委员会(UK Film Council),新的投资结构尚未确定,原来由 UK Film Council控制的每年3亿英镑将由谁、通过何种方式分配,都是未知数。政府中管电影的这个大臣的动作,将会今后今年英国电影业有重大影响。

排名最高的女性是Angelina Jolie (18),排名最高的英国女演员是 Kate Winslet (29)。

在名单上还有英国影评人、BBC电台5台和BBC2 Culture Show影评人 Mark Kermode (75) 和刚刚接替Jonathan Ross担任BBC1 的影评节目Film 2010主持的Claudia Winkelman (62),以及《卫报》自己的影评人 Peter Bradshaw (65)。

中国要成为世界领袖所要越过的“生态墙”

经济观察网》 今年爱丁堡图书节的主题是“世界新格局”,其中谈到中国的部份,邀请了《卫报》的亚洲环境事务记者华衷(Jonathan Watts)和《金融时报》前任驻北京记者站站长理查·麦克格雷格(Richard McGregor)做了一场辩论:中国会不会统治世界?(Will China Rule the World?)

这个辩论主题当然有夸张之意,不过借着这个题目,华衷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中国的发展会不会毁了全世界?(Will China Ruin the World?) 这是他的新书《当十亿中国人一起跳起来》(When a Billion Chinese Jump)中试图阐述的问题。

2010-08-21.When A Billion Chinese Jump, Jonathan Watts

书中的文章,是他7年来在中国各地报道采访的综合精选,他的文字含蓄但又不乏锋芒,诙谐但又坦诚,他的讲座也十分生动。他首先解释了书名的含义:小时候大人告诉他“如果十亿中国人一起跳起来,地球将偏离轨道,人类会因此毁灭”,从此忧心忡忡的他每晚睡前祈祷还要加一句“不要让十亿中国人一起跳起来”。当他2003年来到中国之后,发现十亿中国人真的“跳起来”了――他们都选择了西方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十亿中国人一起跳起来也许只能制造个轻微的地震,但十亿中国人都想过上美国人的生活,却真的可能让地球毁灭。他在书中指出中国的环境问题前景堪忧,但同时请听众记住自己是个“天生爱担心”的人。

(更多…)

爱丁堡艺术节2010之三十二:宇宙大爆炸的前前后后Frank Close & Ian Sample (爱丁堡图书节)

Frank Close & Ian Sample
The God of Exceptionally Small Things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Book Festival
Saturday 28 August 4:00-5:00pm
***/5

Frank Close 是量子物理学家、牛津大学教授,还是一位科普作家,他的新书 Antimatter 讲的是神秘的“反物质”(antimatter)。Ian Sample 是《卫报》的科学记者,他的新书 Massive 是一部科学历史书,追述所谓 God Particle 的发现过程。两位的特长是能把复杂的科学假说和枯燥的科学历史讲得井井有条,栩栩如生。

2010-09-02.Antimatter, by Frank Close

根据我们已经拥有的知识,在宇宙大爆炸的一瞬间,巨大的能量同时转化为物质(matter)和反物质(antimatter),我们都是由物质组成,物质如果遇到与之相对的反物质,将会导致两者同时消失,同时释放巨大量能。然而大爆炸之后产生了等量的物质和反物质之后,反物质就不见了,Frank Close 说科学家们无法解释那些反物质去哪儿了。反物质并不神秘,欧洲量子物理实验室(CERN)就在制造反物质,这就是丹•布朗的《天使与魔鬼》的基础了。但是Frank Close 指出,这里面的数字是很重要的,20克反物质氢离子就有一颗原子弹的能量这是没错,但是目前CERN每小时能制造2000个反物质氢离子,假设能提高到每秒2百万个,要生产20克得花100亿年,用量子物理学们的语言,这是“not trivial”,即不可能实现的。即使等得起,生产这么多反物质所需要的能量也早就超过一颗原子量的能量了。

2010-09-02.Massivem by Ian Sample

Ian Sample 的新书 Massive 是一部科学历史书,也是一本科普读物。所谓的 God Particle 是媒体给的名字,量子物理界被称为 Higgs Boson,其中的 Higgs 就是爱丁堡大学的荣休教授 Peter Higgs了,Ian Sample 讲述了他第一次来到爱丁堡采访 Peter Higgs 的故事。当然这个 Higgs Boson 的发现者其实同时有好几个,Ian Sample 一一追踪了这些科学家的故事。Higgs Boson 被认为在宇宙大爆炸初期出现,但从没有找到过。2008 CERN在日内瓦建造的地下环形加速器LHC第一次启动,吸引了大批媒体的关注,就是因为用这台加速器能在找到所谓的 God Particle。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