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领使馆机密电讯”泄密事件,今天已是第6天,《卫报》的专题,已经从美国、英国、中国 v 北韩、俄罗斯、巴基斯坦、阿富汗、到中国 v Google,估计会延续到下周。
WikiLeaks 在公布 “阿富汗战争日志”和“伊拉克战争日志”时,选择的媒体伙伴都是《纽约时报》、《卫报》和德国的《镜报》周刊这3家。这次增加了法国的《世界报》和西班牙的《国家报》。但原来《纽约时报》这次并没有直接从WikiLeaks 那里得到文件,而是经由《卫报》转手。据《卫报》说,几个月前就得到了全部文件,而《纽约时报》则称“几个星期”前从一个匿名来源得到了文件,这个“匿名来源”后来证实是《卫报》。WikiLeaks这次没有找《纽约时报》,而是去和《华尔街时报》和CNN联系,没有官方的解释,各方的猜测似乎是 Julian Assange 对《纽约时报》对他个人报道的不满。但WikiLeaks联系的这两家美国媒体都拒绝与 WikiLeaks 合作,《华尔街日报》的理由是不愿意签署带赔偿条款的保密协议,CNN没有置评。据《卫报》说他们与 WikiLeaks 签署的协议仅仅是要求媒体必须在某个日期之后才可发表,不涉及媒体的编辑立场。本周三BBC Radio 4 的Media Show上主持人 Steve Hewlett 就此事询问《卫报》网站主编 Janine Gibson,她只是回答5家媒体都参与了。
在报道上,5家媒体有自己的报道侧重,《卫报》上有一个每天各家报道内容的综合。
媒体的自我删节
我不清楚《明镜》周刊、《世界报》和《国家报》的做法,但是《卫报》和《纽约时报》都在电讯原文上做了许多删节,理由是尽量避免对电讯中涉及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卫报》的评论员 Simon Jenkins 在今天BBC电视的 Dateline 节目称他的同事们花了很大的功夫努力保证不会有人因为这次报道而在生命安全上受到威胁。《纽约时报》还联系了美国政府,获得了一些新删节的建议,但是《纽约时报》说他们“不会完全依照政府建议做删节”。
两家媒体在各自做了删节之后,又互通信息,最后还知会 WikiLeaks建议他们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这批文件前也要做同样的删节。
这种删节是值得称道的,但是另一个删节就涉及新闻立场问题。美国记者和历史学家 Gareth Porter在这里的一篇文章中指责美国媒体参与隐瞒 WikiLeaks 泄密电讯中不利于美国政府的内容,他举的例子是伊朗拥有射程覆盖欧洲的弹道导弹的说法,虽然俄罗斯专家坚决反对,但美国政府仍然坚称此事属实。《纽约时报》在这次的报道中,明知这些情况,但在奥巴马政府的要求下,选择不发表这部份内容。
2009年度Webby 奖:分类奖项
网站评奖需要吸引公众注意,但如果放手让公众投票决定奖项,又往往造成恶性拉票。做了10多年的Webby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几个最引人注入的“头条奖项”当然都是由评委选出,至于70多个分类奖中,则每个类别都有一个评委选出的获胜者,和一个公众投票奖(People’s Voice)。
在报纸网站分类上,获奖者是英国《卫报》网站(guardian.co.uk),获得公众投票奖的是《纽约时报》网站(nytimes.com)。英国的《独立报》和《泰晤士报》网站都获得了提名。《卫报》网站的播客(podcasts)同时获得了最佳播客奖,(guardian.co.uk/audio),获得公众投票奖的是美国的公共广播网络(NPR)。《卫报》网站的宗教主题评论栏目(Comment is free: belief)还获得宗教类最佳奖,这个栏目的编辑是 Andrew Brown,他的小说《垂钓乌托邦》(Fishing in Utopia) 刚刚获得英国最有影响的政治写作奖:奥威尔奖。
在照片使用类别中,获胜者和公众投票奖都被《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al)网站的“大图片”(The Big Picture)――新闻图片栏目,混合新闻、图片与博客,由 Alan Taylor编辑。《波士顿环球报》是美国遭遇财务困境的报纸之一,这个栏目正是这份报纸困境的写照:非常受欢迎,需要花钱从通讯社或图片社购买使用版权,需要专人维护,但是能做广告的空间却十分有限。我很怀疑这个栏目本身能够获得足够广告收入支持栏目运行。
在录像视频使用类别中,获胜者和公众投票奖都是 TED,TED以组织会议起家,但这个网站 ted.com 是以播出他们组织的会议演讲视频为主。这个网站成功的原因,应该是他们拥有的独家的内容,而且在视频的剪辑上,显然是通过专业人员之手处理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