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的反伦敦奥运广告

今天是伦敦奥运开始售票的第一天,《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选择了这个时候在伦敦地铁投放海报广告,以反对伦敦奥运为主题,广告标题是“举办奥运浪费钱财”,文字列举举办伦敦奥运的种种罪状:开支达90亿英镑,是预算的一倍;只有五分之一的工作机会给了伦敦奥运意图重建的伦敦东区;奥运过后伦敦接手是巨大的债务和没什么用处的场馆。

当然《经济学人》并非真的是反对伦敦奥运,而是借奥运门票出售的时机,以挑衅姿态吸引眼球而已,因为它同时还投放了支持伦敦奥运的海报,希望借此树立这本杂志认真严谨、敢于挑战任何权威或流行观点的形象。

《伦敦晚报》免费,《纽约时报》收费?

去年我写了一篇文章,分析英语报刊业面临财政困难时的两种不同的对策:《伦敦晚报》(Evening Standard)把自己变成一份免费派送的报纸,意图是扩大发行量,争取广告客源;《经济学人》开始对网站采取部份收费,文章发表90天后只提供给缴费用户阅读。

现在两种对策都有了新进展。《伦敦晚报》只用了2个多月就已经达到了预定的发行量目标:在去年12月份,这份报纸的发行量超过了每天60万份。《伦敦晚报》改免费的意图是争取伦敦的白领上班族读者--他们对广告商有吸引力,再拿出60万的销量数字,在拉广告上是个很好的筹码。原来的伦敦免费报纸 London Paper 已经停办了,现在和《伦敦晚报》竞争的,是全国性的免费报纸 Metro,12月份的全国发行量是每天133万份。

《伦敦晚报》主编 Geordie Greig 对这一政策高唱赞歌,甚至曾在 BBC Radio 4 的 Media Show 上声称有些报刊销售店(英国叫news agent)主动倒贴钱要求成为《伦敦晚报》派发点,但对报社的财政状况却避而不谈。我估计这一政策还是成功的,否则也不会有《独立报》可能改免费派发这样的谣言了。

在网站收费上,目前打头阵的是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的《泰晤士报》,但是自去年底宣布将在今年上半年实行收费以来,还没有出台具体方案。虽然一些专业型或地方性报纸已经开始收费,但是网站收费的成败,还是得在《泰晤士报》这样规模的综合性报纸上做试验才行。

这几天在大西洋彼岸有出现新的动向,据传《纽约时报》即将宣布网站收费方案。有人言之凿凿,称报社内部的辩论“已有定论”,估计是在本月底Apple Tablet 电脑公布之后,《纽约时报》将正式宣布“部份收费”。目前议论最多的还是采取何种收费方式,才能既让读者甘心交钱,又不会导致新闻影响力的下降,也许 Apple Tablet 就是一条可行的收费路径

2009年度Webby 奖:分类奖项

网站评奖需要吸引公众注意,但如果放手让公众投票决定奖项,又往往造成恶性拉票。做了10多年的Webby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几个最引人注入的“头条奖项”当然都是由评委选出,至于70多个分类奖中,则每个类别都有一个评委选出的获胜者,和一个公众投票奖(People’s Voice)。

guardian.co.uk

在报纸网站分类上,获奖者是英国《卫报》网站(guardian.co.uk),获得公众投票奖的是《纽约时报》网站(nytimes.com)。英国的《独立报》和《泰晤士报》网站都获得了提名。《卫报》网站的播客(podcasts)同时获得了最佳播客奖,(guardian.co.uk/audio),获得公众投票奖的是美国的公共广播网络(NPR)。《卫报》网站的宗教主题评论栏目(Comment is free: belief)还获得宗教类最佳奖,这个栏目的编辑是 Andrew Brown,他的小说《垂钓乌托邦》(Fishing in Utopia) 刚刚获得英国最有影响的政治写作奖:奥威尔奖

在照片使用类别中,获胜者和公众投票奖都被《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al)网站的“大图片”(The Big Picture)――新闻图片栏目,混合新闻、图片与博客,由 Alan Taylor编辑。《波士顿环球报》是美国遭遇财务困境的报纸之一,这个栏目正是这份报纸困境的写照:非常受欢迎,需要花钱从通讯社或图片社购买使用版权,需要专人维护,但是能做广告的空间却十分有限。我很怀疑这个栏目本身能够获得足够广告收入支持栏目运行。

ted.com

在录像视频使用类别中,获胜者和公众投票奖都是 TED,TED以组织会议起家,但这个网站 ted.com 是以播出他们组织的会议演讲视频为主。这个网站成功的原因,应该是他们拥有的独家的内容,而且在视频的剪辑上,显然是通过专业人员之手处理的。

(更多…)

《经济学人》封面:中国眼中的世界

2009-03-20economistcover2

最近一期(3月21日出版)的《经济学人》(Economist)封面是由爱尔兰插图画家 Jon Berkeley 的一幅作品《中国眼中的世界》(How China sees the world)。画面视角是从北京的西长安街向东看,下方一半左右空间是长安街,左边故宫,右边天安门。画面上方一半是“中国眼中的世界”,高楼林立的香港,插着一面红旗的台湾,建着一座中式牌楼的澳大利亚,南沙群岛,日本,都挤在窄窄一条的太平洋上。象是一座岛屿的“美国”上站着自由女神像,高举着“请慷慨施与”(Please give generously)的牌子。美洲的一角是拉丁美洲,一台挖掘机正在挖矿。再往上走,隔着小河般的大西洋,是欧洲,上方写着 Prada 和 Hermes;还有非洲,除了三座金字塔外,就是两座炼油塔。

2009-03-20economistcover1

这幅画显然是受漫画家 Saul Steinberg 为《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画的封面启发。Saul Steinberg 的这幅名为“从第9大街看世界”(View of the world from 9th Avenue)的作品,刊登在1976年3月29日的《纽约客》封面上。

2009-03-20steinbergnewyorker550

这期《经济学人》中有几篇分析中国经济、汇源收购、农业、生态、香港与澳门的文章,杂志的社论副题是“中国眼中的世界--以及世界眼中的中国”。但是中国公众对于世界的兴趣和了解,我相信多于1970年代美国公众对世界的了解。中国人并不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不只把欧洲与奢侈品联系在一起,中国人对非洲的了解也远远超过石油。这幅封面更确切的标题,也许应该是“世界眼中的中国是如何看世界的”。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