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新闻集团

默多克蒙羞触动媒体生态

这是前一阵为《南风窗》写的一篇文章,分析新闻集团因窃听手机留言案受挫之后的媒体生态。《世界新闻报》关闭之后,英国的星期天小报的销量因此受益,为争取原《世界新闻报》的267万读者,星期天小报还使出了降价或是奉送超市购物券等等促销手法。其中销量涨幅最大的是《星期日每日星报》(Daily Star Sunday),7月份的销量比上个月上涨了130%,达每期70万份。但销量上涨最大的是《星期日镜报》(Sunday Mirror),7月份每期上涨了70万份,达170万份,涨幅64%。在星期天小报中,《星期日邮报》(Mail on Sunday)成为销量最高的一份,达226万份,比6月份多卖了33万份左右。

默多克蒙羞触动媒体生态

默多克庞大的媒体帝国正遭受着最严重的挑战。英国《世界新闻报》窃听手机留言案的大爆发,导致两周内形势急转直下,新闻集团的英国分公司“新闻国际”首席执行官辞职并被警方拘捕、发行量最大的周日报《世界新闻报》被关闭、担任过首相新闻官的前主编被捕、英国职务最高的两名警官辞职。一时间,不仅默多克的媒体帝国有分崩离析之势,而且与之交情匪浅的首相卡梅伦都被牵扯进来。

事件的高潮是7月19日默多克和他的儿子、也是事业接班人的詹姆斯出席英国下议院文化、媒体与体育委员会的听证会。虽然听证会本身被默多克妻子邓文迪“出手救夫”的光芒掩盖了,但是许多人相信这次听证会将是这一事件的分水岭:有人说新闻集团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默多克在听证会上并未抖露出更多的丑闻,反而让普通人觉得这个令许多政客恐惧的媒体巨头并不可怕;也有人说这只是开始,接着警方要加强人手全力调查窃听手机留言事件,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头,随后还有一场由法官主持的公开质询,新闻集团的家底又会再次被晾出来。

其实听证会本身非常沉闷,除了默多克开头的那句“今天是我一辈子最蒙羞(humble)的日子”之外,实在没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对话。默多克说得最多的是“我不知道”、“我不认识这个人”。詹姆斯倒是侃侃而谈,但每次绕来绕去之后,结果还是“我不清楚谁应该负责”、“没人告诉过我”等等。委员会传唤默多克作证,是议会对媒体大亨的一大胜利,但议员们却没有提出什么有穿透力的问题,稍有针对性的提问,都被默多克父子耍太极挡回去了,难怪有人认为在这场听证会后,新闻集团的危机已经见底了。而英国媒体更为关注的是默多克的精神状态:这个曾经手段狠辣心思缜密、一手创建了媒体帝国、让许多政客胆寒的风云人物,在听证会上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老迈昏聩的国王,手下人在干什么,自己一无所知。

(更多…)

英国政客为什么怕默多克

为杭州《都市快报》写的有关政客与媒体关系的分析。文中的小标题是由编辑所加。

什么样的人看什么样的报纸

在英国电视喜剧系列《是的,首相》中有一段有关英国报纸的台词,大意如下:“读《每日邮报》的那些人自以为在打理这个国家,读《卫报》的那些人认为应该由自己来打理这个国家,读《泰晤士报》的那些人才真的是在打理这个国家,他们的太太们就读读《每日邮报》,读《金融时报》的那些人拥有这个国家,读《晨星报》的那些人认为这个国家应该由另一个国家来管,读《每日电讯报》的那些人认为这个国家确实在被另一个国家操纵着。”

那么《太阳报》呢?“读《太阳报》的不在乎谁打理这个国家,只要她的胸大就行。”

这种说法虽然简单,倒确实反映出英国的报纸有很明确的读者群。对于大报来说,虽然有政治立场,报道有自己的视角,但大部分时候能做到秉持公正和平衡。许多小报历史上曾是英国社会中下阶层的发言平台,但从1970年代开始走低俗路线,几乎是读者想看什么就登什么,明星秘闻、球队内幕,还有上面台词中“胸大就行”的“三版女郎”——这一风格正是在默多克买下《太阳报》之后开始盛行的。然而正是这些小报,对英国的政治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更多…)

不能让权力靠得太近

这是我为《南方都市报》写的有关窃听手机留言案的第二篇评论。第一篇评论在这里

手机留言窃听案爆发之后,媒体大亨默多克亲自到伦敦处理危机。本周二他和儿子詹姆斯一起到英国下议院文化、媒体与体育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作证。在这场受到极大关注的听证会上,除了面对泼奶油泡沫的示威者时还需要妻子邓文迪“出手救夫”之外,默多克并没有受到什么损伤。面对议员们咄咄逼人的提问,默多克几乎每次都是诚恳严肃地回答“我不知道”,詹姆斯则会在侃侃而谈一番后说“其实没有人告诉过我”。于是许多有关手机留言窃听的关键细节,依然是一个谜团。

但是这一听证会的象征意义是不可忽视的:这是两种力量的公开对峙,一方是媒体大亨手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是议员被民主制度所赋予的权力。正因为如此,默多克在听证会上的一番话就特别耐人寻味,2010年卡梅伦成为英国首相之后,默多克一家被邀请到唐宁街十号,“从后门进入”,接受新首相对他的谢意。大选期间,新闻集团旗下四份报纸为保守党提供了强大的舆论的支持。但是默多克紧接着补充道:他和前首相布朗也很熟,“我们两家的孩子常在一起玩。”

(更多…)

媒体监督政府 谁来监督媒体

手机留言窃听事件,这几天的发展急转直下。Andy Coulson 和 Rebekah Brooks 相继被捕(不过要注意的是英国的“被捕”在非刑事案件上,很多时候被捕对象很快被保释,警方的目的并非之后的“关押”,而是明确警方将被捕对象定位为“嫌疑人”,并可因此获得许可搜查扣押被捕对象的资料文件的权力,两人在警局都只呆了半天左右),Rebekah Brooks 辞去新闻集团CEO职位,默多克飞到伦敦处理危机。在短暂的抗拒之后,默多克父子与上周四答应参加下周二的英国众议院文化、媒体与体育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 。最新的发展是大伦敦地区总警司Paul Stephenson 在星期日宣布辞职,原因是伦敦警方(Met)在处理手机留言窃听事件上的失误,以及Met曾聘请了前《世界新闻报》副主编 Neil Wallis 作为媒体顾问。围绕手机留言窃听事件,在这两星期内的许多发展都出人意料,现在甚至有人声称首相卡梅伦都有辞职压力。

以下是为《南方都市报》写的有关这一事件的一则评论

媒体监督政府 谁来监督媒体

英国的手机留言窃听丑闻,两个星期内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这桩新闻两星期前还被许多主流媒体忽略,现在是每家报纸每天的头条。两星期前,媒体大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收购英国天空电视台(BSkyB)全部股份的行动已越过重重障碍,唯一的悬念就是出多少价了,本周新闻集团却宣布撤销收购计划。这一决定虽然做得突然,却并不出人意料。且不说英国议会三大党联合通过动议要求撤销收购,如果连新闻集团旗下的《泰晤士报》都在连续大篇幅报道窃听丑闻,那么对于新闻集团来说,现在收购确实属于“气氛不宜”。

(更多…)

《每日电讯报》、BBC、新闻集团、Sky News:Vince Cable 失言案中的几个角色

Vince Cable “失言录音”被公布一事,已经过去了两天, 他仍然是联合政府的内阁大臣,但地位大为削弱。相信你已经看过了相关报道,我在这里就不再重复,只是谈一谈这一事件中的几个角色。

Vince Cable――从英雄到狗熊

Vince Cable 曾经是英国政客中少有的一个既受爱戴、又让人佩服的议员,在 2007年Northern Rock 银行危机时他是最早呼吁国有化的,在金融海啸中,因为判断准确,被人戏称为“圣文斯”(Saint Vince)。他在代理自由民主党领袖时,议会辩论常有妙语,曾形容工党首相布朗“一星期内从斯大林变成了憨豆先生”。现在这句话回来送给他了,星期三《卫报》社论的题目是《从圣文斯到憨豆先生》(Dr Cable: From Saint Vince to Mr Bean)。

《每日电讯报》――成疑问的动机、有争议的手段

让 Vince Cable 变成 Mr Bean 的是《每日电讯报》,这份报纸的两名年轻女记者冒称自己是他选区的选民,诱导他谈论对联合政府运作的看法,特别是自由民主党的立场。毫无戒备的他在两名年轻女性听众面前变得格外夸夸其谈,却没想到所有对话都被秘密地录了音。

《每日电讯报》一向支持保守党,这次针对自由民主党的秘密行动,是否反映了这份报纸对联合政府执政的不信任?为什么针对自由民主党?他们会不会用同样手段去刺探保守党政府成员对自由民主党同事的私下看法?

说到手段,这种曝光议员与选民之间私下交谈的做法是有争议的,有人甚至说是违法的。许多人认同记者在报道新闻可以做违法的事,只要能用“符合公众利益”(public interest)为其结果辩护,否则就要面对法律制裁。诱导和曝光 Vince Cable的私下谈话是否符合公众利益?这一点是成疑问的。

BBC ――抢了《每日电讯报》的先

这一事件关键之处,是 Vince Cable 谈话中最具杀伤力的部份,不是《每日电讯报》选择发表的他自称有“杀手锏”(nuclear option),如果被逼过甚,他会通过辞职来“搞垮”联合政府云云,而是 BBC 抢先报道的他对关于新闻集团收购BSkyB的看法。

抢了这个先的是 BBC 的财经编辑、曾经担任过《星期日电讯报》财经编辑的 Robert Peston,他在当天下午卡梅伦和克莱格举行完联合记者招待会、宣布此时应“告一段落”之后,发布了爆炸性的独家新闻,说收到来自《每日电讯报》内部“揭发者”送来的 Vince Cable 谈话“完整”记录,在其中Vince Cable 声称他“对默多克宣战并会取得胜利”。Vince Cable 所指的是他作为商务大臣下令媒体监管机构Ofcom调查新闻集团意图全资拥有卫星电视台BSkyB的动作。据“揭发者”称,他对《每日电讯报》“扣下”这一段内容强烈不满。

默多克/新闻集团――复杂的媒体势力平衡

《每日电讯报》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又牵出一串新的角色,奇怪的是,BBC也在其中。今年年中,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宣布意图全资拥有卫星电视台BSkyB (目前拥有39%股份),一旦成功,新闻集团将全资拥有两份大报《泰晤士报》和《星期天泰晤士报》,两份发行量最大的小报《太阳报》和《世界新闻报》,再加上BSkyB,将会是一个运行资金比BBC还大、跨越电视和纸媒的英国最大媒体集团。这一举动立刻遭到其它媒体的反对,10月份在《每日电讯报》出版集团牵头下,《邮报》集团、《镜报》集团、《卫报》集团、Channel 4 电视台、英国电讯等机构共同签署了一份抗议信,认为此举将损害英国媒体的多元化环境,要求政府介入调查,签名者中包括了英国大部分的媒体机构。BBC总裁Mark Thompson都签了字,但后来在BBC Trust 的压力下为没有广泛咨询意见而道了歉。这封抗议信为Vince Cable 下令Ofcom调查提供了极好的理由。

Vince Cable 的立场和行动符合《每日电讯报》的利益,那么它们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故意扣下了Vince Cable的这段谈话?《每日电讯报》强烈否认,称只是发表顺序问题。BBC 发表这一新闻,最终对自己也不利,因为现在接替Vince Cable主管媒体事务的文化大臣Jeremy Hunt几乎是无条件地支持新闻集团全资拥有BSkyB,但是我们相信 Robert Peston 在拿到谈话全文时,没有去考虑这些后果。在他的博客上,他说“公布Vince Cable 关于新闻集团的谈话符合公众利益,这是直接明了、毫无疑问的。”

(更多…)

《泰晤士报》免费网站关闭 新闻集团要全资拥有BSkyB

《泰晤士报》的免费网站 TimesOnline.co.uk 今天已经关闭,访问这个网站可以看到今天的头条新闻和照片,但是任何链接都被引导到《泰晤士报》的收费网站 TheTimes.co.uk/tto。新网站目前还没有开始收费,只要注册就可以免费阅读网站,我还没有看到网站何时正式收费的消息。上个月起,《泰晤士报》网站已经退出了英国报刊网站统计(ABCe)

今天另一则有关新闻集团的新闻是新闻集团准备买下英国卫星电视 BSkyB 的所有股份,默多克是1989年 BSkyB 的创建者之一,目前新闻集团拥有39%股份。据称全资拥有 BSkyB 是商业决定,因为在近两年的经济衰退中,BSkyB 业绩十分出色,预计今后两年利润可达10亿英镑,新闻集团手中有大笔现金,而且目前英镑疲软。现在新闻集团和BSkyB处于侃价的过程中。

但是新闻集团全资拥有BSkyB,会不会在英国和欧洲的传媒监管机构上遭遇阻力?英国的新联合政府不会不做出干预姿态?至少从目前看,还没有政客和监管机构发出强烈反对的信号。

BBC 的壮士断臂式自保战略

昨天BBC公布了1月份 BBC iPlayer 的点播次数,跨平台总计达1.2亿次,比去年12月增加了550万次。BBC 去年11月份曾透露 BBC  iPlayer 每周访问人数达500万。这是很让人佩服的数字,当然也是BBC自我宣传的一部份,但是放在目前BBC战略框架下,可以说是为了自保、为自己即将做出的“牺牲”姿态做一点铺垫。

2010-02-26. UK The Times

今天的《泰晤士报》头版刊登了据说是从BBC内部泄露出来的战略计划讨论方案。据《泰晤士报》说,在这份由BBC总监Mark Thompson 亲自主导的方案中,将提出多项削减经费计划,其中包括砍掉两个数字电台、减少50%的BBC网页等。BBC制订这项方案,是为了面对今年大选之后即将到来的削减经费打击,从《泰晤士报》的社论看(假定代表了默多克新闻集团的立场),如果保守党上台,即使BBC做出这些壮士断臂式的让步,也未必能满足新政府钳制BBC的胃口。

去年主管新闻集团英国业务(包括Sky电视台、《泰晤士报》系和《太阳报》系)的 James Murdoch 在爱丁堡电视节上强烈批评BBC“过于庞大”,提出必须“大大压缩”BBC的规模。在英国,不论谁执政,都会寻求默多克和新闻集团的立场,但是在保守党内部,显然有更多的人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或者是反对公营媒体、或者是倾向减税、或者是认为BBC被“左倾自由派”控制,都希望钳制BBC的扩张,而这正与媒体帝国新闻集团的利益不谋而合。

根据《泰晤士报》报道,BBC内部正在讨论的削减经费方案包括:关闭数字电台 BBC 6Music 和 BBC Asian Network;压缩BBC网页数量至现在的50%;砍掉针对青少年的BBC Switch和BBC Blast;出售BBC Worldwide 旗下的杂志业务;体育赛事转播预算封顶至3亿英镑;削减购买海外节目预算25%等。但在《泰晤士报》的社论,对此仍持批评态度,认为BBC应该卖掉BBC Radio 1,完全退出流行音乐广播市场。

谷歌与默多克 谁也离不开谁

南方都市报 评论周刊》 星期二谷歌新闻(Google News)在官方博客上公布,对于采取收费模式的新闻网站,谷歌新闻将会提供一种合作方式,保证谷歌新闻继续收录页面,访问者如果点击访问的话,每天可以免费阅读最多不超过5个页面,之后才出现收费提示。

谷歌的这一行动,看来是针对几天前另一条新闻:默多克新闻集团,正在和微软谈判,商讨微软的搜索引擎“必应”通过向新闻集团付费,获得“独家收录”新闻集团网站页面权力的可能。

默多克与谷歌的对弈,引起了极大关注,许多人把这看作是新旧媒体观念之争、信息透明与新闻封闭之争。美国的评论网站Huffington Post创办人亨芬顿(Arianna Huffington)在同一天的公开演讲中,就抨击默多克理念过时,不理解新媒体这一公民参与、新闻免费的模式。亨芬顿自有她的出发点,但是把谷歌和新闻集团之争,看作是新旧媒体的对峙,没有太大意义。说到底,默多克首先是个精明的商人,而谷歌也需要保证自己在搜索上的地位。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场为新闻寻找商业模式的企图。

(更多…)

Google 将会配合新闻网站收费

Google 的商务产品高级经理Josh Cohen昨天表示,对于收费的新闻网站,Google将会提供一种合作方式,保证Google继续采集新闻网页,收费网站的内容仍然会出现在Google搜索结果中,访问者仍然可以点击访问,但是可以免费阅读的页面将会有次数限制(每天不超过5次)。

这一方案,其实与《泰晤士报》主编James Harding宣布网站明年上半年内开始收费时,提出的网站与Google的妥协意见很接近。

近来默多克对Google的攻击,常被一些媒体形容为默多克和Google“较劲”或“封杀”等,似乎是一场新旧媒体观念、开放与封闭之争,其中包括Huffington Post 创办人的一番颇为偏激的反击发言。其实默多克并非和Google或新媒体有仇,新闻集团旗下的MySpace.com网站上就有Google广告。这是一个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默多克决定网站收费,不管成功还是失败,至少他有资本做一次难得的尝试,而不是靠财政脆弱的地方新闻网站来做试验。新闻媒体当然急切地想知道结果,Google只要灵活地配合,也不会是输家。

“太阳”风暴 指向布朗

《南方都市报 评论周刊》 一封笔迹潦草的信,一个沉浸在丧子之痛中的母亲,一份具有强烈攻击性的报纸,上周在英国造成了一场媒体风暴,向我们展现了政客、媒体与民众之间的微妙平衡。

上周一,英国销量最大的报纸《太阳报》在头版以《真他妈可耻》(Bloody Shameful)为大字标题报道了一位阵亡士兵的母亲杰基·简恩斯(Jacqui Janes)的故事:她的儿子最近在阿富汗阵亡后,她收到首相布朗的亲笔慰问信,但是信件“字迹潦草”、“错字连篇”,甚至把她的姓都写错了,她指责布朗不仅把她的儿子派去阿富汗送死,似乎还特意写信来“污辱”她。

第二天,《太阳报》又公布了一段录音,原来布朗在星期天晚上得知此事后,特地给简恩斯打了电话试图解释。但她怒火未消,不仅在通话中继续指责布朗,而且随后还把通话录音交给《太阳报》。星期二的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布朗再次公开致歉,简恩斯这才接受了他的道歉。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