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Elizabeth Kolbert

2015年度图书推荐

去年年底《经济观察报·书评》邀请我参加推荐2015年度好书时,我从推荐名单中选了两本书,另外还推荐了两本不在名单里的书。这些都是我读过,并且已经出了简体中文版的书。

书名:《战后零年》(Year Zero) 作者: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 出版社:Atlantic Books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书名:《战后零年》(Year Zero)
作者: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
出版社:Atlantic Books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2016-02-25.YearZero

《零年:1945》(荷)伊恩•布鲁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零年:1945》选择了二战胜利后的“零年”,细致地展示了刚刚脱离战争苦海的欧亚大陆上各种各样的人的生活状态:有些人只期待平安温饱、找到一个栖身之地,另一些则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财富地位;有些怀着复仇的渴望,另一些则期待尽快忘记自己肮脏的过去;有些保持着重建家园的愿望,另一些则有着改变社会的雄心。许多年来,我们接触到的许多都是简单化、概念化的历史,读一读《零年:1945》,让人感叹胜利永远不会彻底、正义难以完美实现。今天世界的格局,许多源自当年“永不重演”的强烈愿望,“零年”是一个满目疮痍的世界,也是一个满怀希望的年代。

2012-09-05. Why Nations Fail

书名:Why Nations Fail 作者:Daron Acemoglu & James A. Robinson 出版社:Profile Books 出版时间:2012年3月

2016-02-25.WhyNationsFail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美)德隆•阿西莫格鲁、(美)詹姆斯•罗宾逊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两位作者的雄心,是建立一套新的理论来解释国家的兴衰。他们提出的观点主要是“体制机构”上的差别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包容性”体制允许社会各阶层的成员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参与政治决策的过程,与之相反,“压榨性”体制让社会上少数精英垄断决策大权,独占社会财富。“包容性”体制下大部份社会成员的利益得到保护、创新和努力得到回报,而“压榨性”体制虽然可以通过强制分配社会资源获得经济增长,但对大部份社会成员缺乏激励机制,因此发展无法持续。当然,试图用一套理论解释国家与文明的兴衰,必然会有一些漏洞,但是不管赞同还是反对作者的理论,这本书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更多…)

2015年读书回顾:非小说类

历史题材:

The Rise and Fall of Classical Greece
在《古希腊的兴亡》一书中,斯坦福大学教授乔赛亚•奥伯(Josiah Ober)采用社会学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古希腊历史进行重新分析,论证为什么古希腊是一个“繁盛”,即经济发达、文化先进、社会福利高的社会,以及为什么内部动力是民主制度下的城邦竞争。本书方法新颖,但依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民主制度能在古希腊获得成功。

Imperial Apocalypse: The Great War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Russian Empire
在《帝国的崩溃》中,美国历史学家乔舒亚•桑伯恩(Joshua A. Sanborn)试图论证一战是一个东欧和巴尔干地区“去殖民化”的过程,必须把俄罗斯帝国的崩溃放在欧洲去殖民化的框架中来研究。除了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外,本书还非常关注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灾难。

Germany: Memories of a Nation
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克格雷戈尔(Neil MacGregor)再次采用选择特殊物件作为国家记忆象征的手法,围绕30个事物讲述德国历史的片段,以及这个片段对德国、德国人的意义。

Post-War Lies: Germany and Hitler’s Long Shadow
德国人继续对二战进行反省,这次的研究对象是“防空辅助员”这一代,这些人二战结束时年龄尚小,免于接受“去纳粹化”,但作为十几岁的少年,已经能够理解纳粹罪行,这些人在二战后期被拉入担任“防空辅助员”,战后成为德国重建的中坚。但是,这些人是否曾认真面对过去,还是压抑甚至忘却了这段记忆?读《防空辅助员》,令人感叹德国人自我追究的深入和执着。作者是德国记者马尔特•赫维希(Malte Herwig)。 (更多…)

人类世的大灭绝

《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人类世的大灭绝

 书名:《第六次大灭绝》(The Sixth Extinction) 作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Elizabeth Kolbert) 出版社:Bloomsbury 出版时间:2014年2月


书名:《第六次大灭绝》(The Sixth Extinction)
作者:伊丽莎白•科尔伯特(Elizabeth Kolbert)
出版社:Bloomsbury
出版时间:2014年2月

近几个星期以来,一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地质学论文在英国媒体上引起颇多讨论,两位英国科学家西蒙•路易斯(Simon Lewis)和马克•马斯林(Mark Maslin)用各种数据分析了一个以人类为主宰的地质年代:“人类世”(anthropocene)的起点问题,他们的结论是1610年最符合条件,因为在这一年,人类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的巨大冲击第一次被记录了下来。

他们提出的论据之一,是通过化石研究发现来自美洲的植物花粉1610年左右首次在欧洲出现,原因是美洲大陆被欧洲殖民者发现之后,通过往返大西洋的船只,欧洲的动植物被运到了美洲,而美洲特有的动植物,比如玉米,也被带回了欧洲,浩瀚的海洋已无法保证两大洲生态的隔绝。第二个也是更为关键的论据,同样和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入侵和开发有关。对生活在美洲大陆的原住民来说,欧洲殖民者的到来是一场灾难。殖民者们不仅残杀奴役原住民,抢夺他们的资源,还让原住民传染上了他们从未遭遇过、也没有免疫力的烈性传染病如天花等,在短时间内造成约五千万原住民死亡。大批农田被废弃之后重新被森林覆盖,造成了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明显下降。因为这些原因,在地层记录中,出现了一个被称为“金钉子”(golden spike)的断代界线,可以作为人类世的开始。

(更多…)

最近在看的书

最近在看的书

最近在看的书

Lingo
作者:Gaston Dorren
出版社:Profile Books
欧洲语言之旅。

Breakfast at Sotheby’s
作者:Philip Hook
出版社:企鹅出版集团
名画为什么值钱?这本书至少可以让你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艺术品的价格。

The Sixth Extinction
作者:Elizabeth Kolbert
出版社:Bloomsbury
地球历史上出现过五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人类活动是否正在导致第六次大灭绝?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