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2月, 2010:

简·奥斯汀产业

偶尔在BBC One 看到乡村旅游节目 Country Track 的一集介绍英格兰西南的Avonmouth。Avon 河流经的城市之一是 Bath,这个城市的许多建筑,现在已经被许多游客和简·奥斯汀联系在了一起。这个节目介绍了 Bath 每年九月份举行的简•奥斯汀艺术节(Jane Austen Festival),活动之一是男男女女们穿成乔治亚时代(Georgian England)最时髦的服装、帽子、遮阳伞,穿过Bath 市中心。

正如 Claire Harman 在她的新书 Jane’s Fame 所说,Jane Austen 已经成为一个品牌、一个产业。这个节目就引用了许多BBC改编的简•奥斯汀小说电视剧片段,用以展示当时的穿着、社交、舞蹈。自1990年代中以来,她的小说几乎每10年要重拍一次,最新的是2009年BBC重拍的《艾玛》(Emma),现在就剩下几篇未出版的小说还没被搬上屏幕,且不说还有许多受她的小说或是她的生平启发拍摄的电影电视。

2010-02-28. Jane Austen, the complete audio books

在小说方面,她的作品已经没有版权,所以各家出版社都可以再版,她的全套小说已经被出版社Naxos以 audio book 方式出版,包括未出版的小说,全部由英国女演员朗读(Juliet Stevenson、Emilia Fox、Anna Bentinck),一共69张CD。

2010-02-28. Pride and Prejudice enriched eBook

Penguin 在2008年,还出版了一套《傲慢与偏见增强版电子书》(Pride and Prejudice Enriched E-book),除了小说本身外,还包括了电视改编的资料、19世纪书评、简•奥斯汀菜谱、与简•奥斯汀小说和影视作品有关的旅游点、小说提及的地点地图、当时的时装、室内装潢、建筑和交通等等。

简•奥斯汀研究,从1870年第一本传记出版算起,已有140年,出书无数,总能找到新的研究角度。特别要推荐一下的,是BBC Radio 4最近这个小巧的节目 Jane Austen’s iPod

《苹果日报》“布朗打人”视频走红英国

上个星期的政治新闻是“布朗打骂下属”,这一风波的一个意外结果,是香港《苹果日报》制作的一个视频忽然在英国走红了,这个广东话报道、中文字幕的视频,同时被周四 BBC One 的时论节目The Week和周五 BBC Two 的 Review Show 选择播出。

事源上个星期天改版的《观察家报》上的一篇重头文章,记者 Andrew Rawnsley 新书的节选,其中提到说布朗曾嫌下属办事不力而“施以打骂”,以至内阁秘书(位置最高的公务员) Gus O’Donnell 要口头提醒布朗。在这之后是一串的否认、反驳、决不改口,各色人等都牵涉进来,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领袖顺便搭车踹布朗一脚,还有个脑子转得快的慈善机构主管向媒体爆料说唐宁街的职员曾打电话到她的机构救助,可惜目的太明显,第二天忽然发现自己成了媒体拷问对象。让布朗最受不了的,大概是看上去老实的财相达林也趁机来一闷棍,在电视采访时透露隔壁家(达林住在唐宁街11号)的狂怒如何地狱火一般。

2010-02-27.matt25022010_1585459b

不管是真是假,这一新闻会不会影响选民投票意向,因为反对布朗“打骂下属”而不投工党的票?估计不会,甚至可能有反作用,被看作是布朗具有“真性情”的表现。在电视、电台和 Twitter 上为布朗辩护的前副首相 John Prescott,在2001年竞选期间遭人扔鸡蛋,结果他当场向人出拳回击,政客和扔鸡蛋的扭作一团,这场闹剧的结果,却是 John Prescott 形象反而提升了。当然在英国 bullying 是个严重的指控,涉及人品和领导力,所以布朗不得不极力否认。

英国报纸一贯对政治人物十分尖刻,但是还没有象《苹果日报》这样在报道政治新闻时这么花哨,用这种电脑游戏式的动画来搞娱乐化的“重演”的。

BBC 的壮士断臂式自保战略

昨天BBC公布了1月份 BBC iPlayer 的点播次数,跨平台总计达1.2亿次,比去年12月增加了550万次。BBC 去年11月份曾透露 BBC  iPlayer 每周访问人数达500万。这是很让人佩服的数字,当然也是BBC自我宣传的一部份,但是放在目前BBC战略框架下,可以说是为了自保、为自己即将做出的“牺牲”姿态做一点铺垫。

2010-02-26. UK The Times

今天的《泰晤士报》头版刊登了据说是从BBC内部泄露出来的战略计划讨论方案。据《泰晤士报》说,在这份由BBC总监Mark Thompson 亲自主导的方案中,将提出多项削减经费计划,其中包括砍掉两个数字电台、减少50%的BBC网页等。BBC制订这项方案,是为了面对今年大选之后即将到来的削减经费打击,从《泰晤士报》的社论看(假定代表了默多克新闻集团的立场),如果保守党上台,即使BBC做出这些壮士断臂式的让步,也未必能满足新政府钳制BBC的胃口。

去年主管新闻集团英国业务(包括Sky电视台、《泰晤士报》系和《太阳报》系)的 James Murdoch 在爱丁堡电视节上强烈批评BBC“过于庞大”,提出必须“大大压缩”BBC的规模。在英国,不论谁执政,都会寻求默多克和新闻集团的立场,但是在保守党内部,显然有更多的人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或者是反对公营媒体、或者是倾向减税、或者是认为BBC被“左倾自由派”控制,都希望钳制BBC的扩张,而这正与媒体帝国新闻集团的利益不谋而合。

根据《泰晤士报》报道,BBC内部正在讨论的削减经费方案包括:关闭数字电台 BBC 6Music 和 BBC Asian Network;压缩BBC网页数量至现在的50%;砍掉针对青少年的BBC Switch和BBC Blast;出售BBC Worldwide 旗下的杂志业务;体育赛事转播预算封顶至3亿英镑;削减购买海外节目预算25%等。但在《泰晤士报》的社论,对此仍持批评态度,认为BBC应该卖掉BBC Radio 1,完全退出流行音乐广播市场。

英国报纸网站访问量排行

负责统计英国报刊发行量的ABC最近更改了网站访问量统计方法,《每日邮报》网站成为访问者最多的网站,2010年1月的每日平均浏览者超过215万。

ABC除了统计传统的报刊发行外,近几年开始统计网站访问量(称为ABCe)。原来的访问量是以“每月单独用户”(monthly unique users)作为最重要的统计数字,这里的“单独用户”(unique users)是以 IP 地址加上浏览器代码(user-agent),再加上Cookie,有时还加上登录用户等数据来定义。以“每月单独用户”数字排行,《卫报》自ABCe出现以来,绝大部份时间都名列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每日邮报》和《每日电讯报》的网站,这3家网站的访问量一直遥遥领先。

从2010年开始,ABCe 更新了统计方法,放弃了“每月单独用户”,改而采用“一个月内平均每日单独浏览器”(daily average unique browsers),即每天统计当天的“单独浏览器”,再做平均。把“用户”改成“浏览器”,是为了反映现在上网途径的多样化:电脑、手机、电视、游戏机、iPhone等。在这一新的统计方法下,2010年1月《每日邮报》网站平均每日单独浏览器数是215.6万,名列第一,《卫报》网站193.2万,名列第二,《每日电讯报》网站165.3万,名列第三。

如果采用旧的统计方法,《每日邮报》和《卫报》在上个月的“每月单独用户”数是一样的,都是3590万。

“每日平均”确实比“每月总数”更有意义,因为统计“每月总数”时,每个用户,不管在这个月内是访问一次还是反复访问,在统计上就只算一次。这样的统计方法,实际上是低估了访问量,难怪新的“每日平均”数,如果乘以31,几乎是“每月总数”的两倍。“每日平均”也能更好地反映重大新闻和访问量变化之间的联系,现在新闻更新得很快,需要一个更能反映访问趋势的统计数字。

2010年1月英国报纸网站的每日平均浏览器(daily average unique browsers)

MailOnline (《每日邮报》+《星期日邮报》) 2,156,077
Guardian (《卫报》+《观察家报》) 1,931,826
Telegraph (《每日电讯报》+《星期日电讯报》) 1,652,783
The Sun (《太阳报》+《世界新闻报》) 1,263,809
Times Online (《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 1,143,708
Mirror (《每日镜报》+《星期日镜报》) 491.752
The Independent (《独立报》+《星期日独立报》) 432,127

英国电影学院奖结果影响奥斯卡奖吗?

经济观察网 英国电影学院奖:《拆弹部队》打败了《阿凡达》

今年英国出了几部颇受好评的电影,但是上个月英国电影学院奖 (BAFTA 奖)提名一出,竟然与奥斯卡提名十分相似,以美国片为主,引起了一些议论。特别是今年美国电影并没有许多特别优秀的作品:《阿凡达》(Avatar)虽然打破了各种票房记录,在影像上是一种奇观,但是创意都花在了制作上,剧本简单牵强;唯一在各方面都比较突出的,就只有《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了;其它一些影片,如《珍爱》(Precious)、《无耻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 等等,只能说在某方面较有特色。在这种形势下,这个英国电影业内奖项竟也忽视本国电影,不免让一些英国电影人感到气馁。

好在BAFTA成员最终选择了把两个最重要的表演奖授予了英国演员,其中一部电影还是英国片。Colin Firth 在《单身男人》(A Single Man)中饰演一个1960年代的美国教授,把这个角色在失去同性恋情人之后的痛苦展示得刻骨铭心,获得最佳男主角奖。年轻女演员Carey Mulligan 在主演了英国电影《一种教育》(An Education)之后,立刻成为最受青睐的女星,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不过在前天的BAFTA奖颁奖礼上,最重要的新闻,是小成本制作《拆弹部队》全面打败了巨片《阿凡达》,获得6项大奖,不仅为导演 Kathryn Bigelow 赢得了最佳导演奖――这是意料之中的,而且拿到了最佳电影奖。相比之下《阿凡达》只获得了最佳视觉特效和最佳造型设计2个技术奖。

今年的BAFTA奖颁奖礼,好莱坞照例来了大队人马,只有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的Mo’Nique 缺席。但是BAFTA奖选择了《拆弹部队》,会影响奥斯卡奖投票人的选择吗?

(更多…)

The Execution of Lady Jane Grey

伦敦的国家美术馆明天开始的最新展览是 Painting Histories: Delaroche and Lady Jane Grey,其中的明星展品是法国19世纪画家Paul Delaroche 的巨幅油画 The Execution of Lady Jane Grey。这是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其中的人物位置、色彩、光线的对比,有着很强的戏剧性和电影感,在国家美术馆网站上,可以自由放大观看

2010-02-23. Delaroche. Lady Jane Grey

Lady Jane Grey 是英国历史上的“9日女王”。在都铎王朝期间,亨利八世(Henry VIII)的儿子爱德华六世(Edward VI)在位7年之后,于1553年7月生病去世。本来在他之后,最有继位权的是他同父异母的姐姐玛丽(Mary),但当时野心极大的John Dudley (Duke of Northumberland) 在爱德华六世去世前,怂恿他修改了遗嘱,把王位交给了他的外侄女、John Dudley 的儿媳 Lady Jane Grey。Lady Jane Grey 的皇家血统来自她的外祖母、亨利八世的妹妹 Mary Tudor。

当时才17岁的Lady Jane Grey 虽然登了基,但是她的王位合法性受到许多人的挑战,在这之后的几个星期发生的事件具有高度戏剧性。Tracy Borman 的新书 Elizabeth’s Women 没有对 Lady Jane Grey 做直接的描述,但把重点放在了两个都有王位继承权的姐妹玛丽(Mary)和伊莉莎白(Elizabeth)身上。

玛丽在得到这一消息后,知道留在伦敦凶多吉少,连夜逃离伦敦。在逃到伦敦西北的诺福克(Norfolk)之后,开始召集支持她的兵马和贵族,准备打回伦敦。Tracy Borman 评论道:“此时玛丽的倔强执拗为她赢得了胜利”,她坚定地认为自己才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与此同时,伊莉莎白则躲在伦敦城北的 Hatfield,不公开表态,静观事态进展。

(更多…)

英国新书介绍 #36 (2010年2月22日) The Man From Beijing

2010-01-30.The Man From Beijing, by Henning Mankell

The Man From Beijing
作者 Henning Mankell
翻译 Laurie Thompson
出版社 Harvill Secker (精装本2010年1月28日出版)
定价 £17.99
页数 368页
ISBN 978-1846552571

翻译小说在英国一向市场不大,能成为畅销书的更少,但近两年来,两位瑞典作家的小说在英国大受欢迎。一位是 Stieg Larsson,他的《千年三部曲》在英国引起了轰动,曾出现3本同时出现在精装本和平装本排行榜前10的情况,根据其中第一部 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 改编的同名电影3月份就将在英国公映;另一位就是 Henning Mankell 了,他的 Wallander 侦探系列在英国很受欢迎,BBC不仅引进了以Wallander为主角的瑞典版电视系列剧,而且自己开拍 Wallander 系列,已经拍摄放映了2季共6集,还将投资再拍6集。

Henning Mankell 除写了Wallander系列9本小说之外,还同时写作其它犯罪悬疑小说。他的小说《中国人》(Kinesen)写于2007年,今年年初英国出版了英文版,改名为 The Man From Beijing。根据这本小说改编的电影目前正在拍摄中,估计今年或明年就会在瑞典播出。

本书一开始就让人觉得北欧的寒冷,冰雪覆盖的平静安详下,随时可能掩藏着恐怖。一桩惨绝人寰的连环谋杀案,发生在瑞典北部一个偏僻的村庄,被一名摄影师无意发现。在随之而来的紧张和混乱中,一位居住在南部城市Helsingborg的中年女法官被新闻报道中的一个细节所吸引,开始了她个人的调查历程,她一开始只是想理清自己的家族历史,却不知不觉中卷入了追查凶手的过程,甚至让她自己也置于危险之中。

(以下略有情节透露)

(更多…)

冬奥会冰壶比赛

因为英国的女子冰壶队水平不错,是2002年冬奥会的冠军,所以这次BBC转播温哥华冬奥会,播出了许多冰壶比赛。本来还可以用Red Button选其它比赛,过去的奥运会和温布尔顿比赛,BBC会同时提供3个以上比赛转播。但是这次情况不同,BBC同时用HD转播比赛,对我这样只有Freeview,用常规电视天线接受信号的,就很不利了,因为HD占用了太多信号带宽,BBC就在Freeview上砍掉了普通分辨率的信号通道,最多只同时转播2个比赛。要享受BBC的多通道冬奥会转播,必须安装卫星接受器或是有线电视才行。另外可能因为英国人不关心冬奥会,BBC把网站视频直播也砍了。

Vancouver Olympics Curling, Eve Muirhead

所以转到冬奥会直播,经常都是冰壶比赛。有趣的是,冰壶这种看上去挺文静、慢悠悠的运动,运动员们却喜欢大呼小叫,比赛激烈程度可以根据喊叫声来判断。苏格兰女队的19岁队长 Eve Muirhead 是个大嗓门,每次把冰壶推出去,就两眼一瞪,扯着嗓子大喊,加上一头金发披散开,看上去象个母狮子似的。

而且现在场上队员似乎都配备了无线话筒,喊叫声被放大了,一切战术讨论也听得清清楚楚。每次比赛中,对手之间通常说着不同语言,喊叫的方式也不同,大概是看转播时最有趣的地方了。

中国女队与苏格兰对比赛,中国队喊的是普通话夹杂着英语,原来中国队的教练是加拿大人,苏格兰队说的苏格兰口音的英语--英国只有苏格兰才玩冰壶。瑞士女队队员之间说的是德语,但是与教练对话,确是说的英语,难道她们的教练也是加拿大人?

上周英国畅销书排行榜 #36 (2010年2月21日)

在上周非小说类精装本排行榜上,没有热门的明星传记,有人预测从2010年开始,明星传记热潮将开始降温,不知道这个趋势是否已经开始了。

2010-02-22. Mum Knows Best, Hairy Bikers' Cookbook

同时实用类图书已经是精装本中卖得最好的。由 Dave Myers 和 Si King 创作的 The Hairy Bikers 系列新书 Mum Knows Best 上周就卖出了超过1万4千本。The Hairy Bikers 系列用的是“两个胡子拉碴的大老爷们骑着大摩托到各地寻找有趣的菜式”这个模式,拍成了 The Hairy Bikers’ 电视系列在BBC上播出,同时又把节目编成书一本接一本出版。

在非小说类平装本排行榜上,销售数字有所上升,儿童受虐回忆录 How Could She?依然稳居榜首,销量超过8千7百本,排名第2的另一本儿童生活回忆录 Gypsy Boy

2010-02-22. Ground Truth, by Patrick Bishop

排行榜上的一本新书是由Patrick Bishop的 Ground Truth,写的是英军第3空降团在阿富汗作战的故事,与另一本曾上排行榜前10名的 Real Heroes 稍有不同的是,除了实战经历外,这本书还有一些对阿富汗战略的反思,但这些书籍的基调都是赞扬英军作战英勇、描述战斗环境艰苦,是给那些爱看战斗故事的读者写的。

(更多…)

2010年 BAFTA奖颁奖

今年的BAFTA奖,虽然提名名单奥斯卡提名十分相似,但终于还是选出了一个有自己特色的获奖名单,男女主角奖都给了英国演员(Colin Firth 和 Carey Mulligan),更重要的是把最佳电影奖给了 The Hurt Locker,让这部电影在BAFTA奖上全面战胜了 Avatar。

如果说今年最好的片子其实都在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名单内,我觉得并不过分。

今年的获奖人似乎都比较平静,最感人的获得 BAFTA Fellowship 的 Vanessa Redgrave 的致谢辞,她是经验丰富的老演员了,而且事先有心理准备和讲稿,竟然也说得近乎流泪。一个谁也没有提及的细节,是在颁奖礼上的“纪念故人”的短片中,有她的女儿、去年意外去世的 Natasha Richardson,也许是这个原因才让她这么动感情。

2010年BAFTA奖获奖名单:

终身成就奖 ACADEMY FELLOWSHIP
VANESSA REDGRAVE

杰出贡献奖 OUTSTANDING BRITISH CONTRIBUTION TO CINEMA
JOE DUNTON

最佳电影 BEST FILM
AVATAR – James Cameron, Jon Landau
AN EDUCATION – Finola Dwyer, Amanda Posey
THE HURT LOCKER – Kathryn Bigelow, Mark Boal, Nicolas Chartier, Greg Shapiro
PRECIOUS: BASED ON THE NOVEL PUSH BY SAPPHIRE – Lee Daniels, Sarah Siegel-Magness, Gary Magness
UP IN THE AIR – Ivan Reitman, Jason Reitman, Daniel Dubiecki

最佳英国电影 OUTSTANDING BRITISH FILM
AN EDUCATION – Finola Dwyer, Amanda Posey, Lone Scherfig, Nick Hornby
FISH TANK – Kees Kasander, Nick Laws, Andrea Arnold
IN THE LOOP – Kevin Loader, Adam Tandy, Armando Iannucci, Jesse Armstrong, Simon Blackwell, Tony Roche
MOON – Stuart Fenegan, Trudie Styler, Duncan Jones, Nathan Parker
NOWHERE BOY – Robert Bernstein, Douglas Rae, Kevin Loader, Sam Taylor-Wood, Matt Greenhalgh

最佳英国编剧、导演、监制 首作奖 OUTSTANDING DEBUT BY A BRITISH WRITER, DIRECTOR OR PRODUCER
LUCY BAILEY, ANDREW THOMPSON, ELIZABETH MORGAN HEMLOCK, DAVID PEARSON Directors, Producers – Mugabe and the White African
ERAN CREEVY Writer/Director – Shifty
STUART HAZELDINE Writer/Director – Exam
DUNCAN JONES Director – Moon
SAM TAYLOR-WOOD Director – Nowhere Boy

最佳导演奖 DIRECTOR
AVATAR – James Cameron
DISTRICT 9 – Neill Blomkamp
AN EDUCATION – Lone Scherfig
THE HURT LOCKER – Kathryn Bigelow
INGLOURIOUS BASTERDS – Quentin Tarantino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