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Blackwell 书店看到两部关于中国的新书。一部是关于上海的 Building Shanghai – The Story of China’s Gateway,另一部是Barbara Lloyd在中国各地的摄影图集 China: Travels Between Yangtze and Yellow River。
2月 16th, 2007:
The Times v The Guardian
今天看到《泰晤士报》(The Times) 和《卫报》(The Guardian) 的两篇观点相反的社评(editorial),觉得正好反映两份报纸以及他们代表的读者的立场。放在一起看,很有意思。
两份报纸的社评说的都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昨天发布的报告,公布发达国家(OECD国家)儿童生活状况排名,结果是北欧国家名列前茅,这点不奇怪,但英国和美国垫底,在英国引起不少议论。儿童保护组织指出英国政府和社会对儿童福利关心不够,英国政府则为自己辩护说报告所引数据较旧,儿童福利和权益近两年已经有大改善。
《卫报》的社评题目是 Face it – then fix it,同意报告没有引用最新数据,数据来自不同国家,比较起来处理手法不免粗糙,但基本同意报告结论,即英国的儿童福利和成长环境存在重大问题,原因则是公共福利(welfare state)多年来(在保守党管制下)被削弱,以及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状态的改变。社评还用可以理解为自豪也可以理解成自嘲的口气说《卫报》读者来信很可能将问题归咎于“贪婪和自私”的文化。
与此相反,《泰晤士报》的社评 Save the children (from nonsense) 则是全面抨击这份报告的可靠性,指其数据旧、 有主观性、数据处理不合理--特别举例“相对贫困”的不合理性。结论是这份报告是作者从其意识形态出发,为了论证“资本主义对儿童成长的恶性影响”这种左派观点,不惜把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经济(英美)描述成狄更斯笔下的儿童的地狱。
社评代表一份报纸的立场。对于这份报告的截然相反的评论,正好反映这两份报纸一左一右的政治立场,以及对社会问题的不同视角。如果需要用一句话概括,《卫报》是说“儿童健康成长,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泰晤士报》则说“经济发达才是硬道理,你再抹黑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