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第四条时刻”-重点中学之争(2)

在我写重点中学之争(1)的时候,保守党党魁卡梅隆在党内的位置岌岌可危,当时的猜测是,保守党内部爆发的有关重点中学(grammar school)的争论有可能成为一个迫使卡梅隆公开表态,发布他的政策纲领的时刻--即所谓的“第四条时刻”(Clause Four Moment)。但是半年过去,卡梅隆不仅躲过了“第四条时刻”,而且还在民意调查中摇摇领先。与之相反的是工党首相布朗,在经历了一帆风顺的三个月之后,忽然从天堂掉入地狱,四处受袭,阵脚打乱,不仅面临自己的“第四条时刻”,而且还可能出现致命的政治生涯“引爆点”(tipping point)。

“第四条时刻”是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特有词汇,源起“新工党”诞生的时刻,现在已经引申为政客向选民表露心迹,公开与“旧势力”决裂的关键时刻。再向外延伸,在当今的西方民主生态中,每个有野心成为国家领导人的政客,都需要这样一个时刻,一个建立属于自己的“执政理念”(political narrative)的时刻。“第四条时刻”发生在布莱尔刚刚当选工党领导人之时。当时工党已经在野十多年,经历了4次失败的大选。在选民眼中,工党是一个死抱过时的教条、不值得投票的政党。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之后,布莱尔终于说服工党,废除了党章中的第四条,即“只有公有化才能让劳动者最大程度地享受工作的成果”这一条款。废除第四条,对于工党来说是个地震,工党内部,特别是有工会背景的左派对此是极力反对的,但在现实面前,不得不委曲求全,其中不少人现在仍然对此耿耿于怀。然而对于普通选民,特别是那些过去从来不投工党的英格兰地区的中产阶级来说,此举终于说服他们布莱尔这次是动真格的了。布莱尔成功地说服选民,在他领导下的“新工党”,可以接受市场经济理念;在“新工党”领导下的英国,可以做到“社会公义”和资本主义两不误。投工党一票,对于中产阶级来说,不再是匪夷所思的事,反而显示自己的观念在与时俱进。从此“第四条时刻”成为选民对以后的领导人的期望--即保持传统是不够的,需要有自己适应时代的“执政理念”。

选择“第四条时刻”,意味着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需要勇气和政治智慧。一旦计算错误,后果很可能是政治生命的终结,所以我们可以理解许多政客宁愿选择尽量拖延,见风使舵,讨好各方,期待对手出错。当“重点中学之争”发生时,卡梅隆刚当选保守党党魁不久,虽然以其年轻友善又环保的形象在普通选民中赢得好感,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要求他宣布自已的“执政理念”。“重点中学”是一个保守党的传统信念,卡梅隆也许可以借此宣布自己反对使用纳税人的钱来建设“重点中学”,选择这个时机实现自己的“第四条时刻”。卡梅隆选择了等待,结果布朗还真的出错,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忽出昏招,说要大选又不大选,之后是一步错,步步错,在选民心中形象一落千丈。卡梅隆不费吹灰之力,占尽上风,得到了第二个“政治蜜月”。

于是现在选择“第四条时刻”的压力从卡梅隆身上转移到布朗身上。目前布朗面临的危机,其根源在于他属于“扶正”,没有经过大选洗礼。他一再强调“变革”(change)和“远见”(vision),但现在已经有人,特别是在工党内部,指责他迟迟不愿意或不敢清清楚楚地阐述他的“远见”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清晰的“执政理念”。许多人说,在目前工党政府士气低落,民调落后的情况下,他必须站出来,告诉民众他到底要把英国带向哪里。

如果布朗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扭转颓势,那目前的时刻可能变成一个“引爆点” (tipping point)。也就是选民虽然还未作出决定,但下意识中,已经把他归入不值得信赖类别。这种“引爆点”往往在政府下台前几年就已出现,例如上一届的保守党梅杰政府的“转折点”是1992年英国政府宣布推出欧洲货币汇率机制的“黑色星期三”,自那以后,保守党政府仍然维持到1997年。但是布朗没有那么多时间,离下次大选最多还有两年时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