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8月, 2009:

爱丁堡艺术节节目之十三:北京电影学院《仲夏夜之梦》

2009-08-18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Beijing Film Academy
McEwan Hall
14-23 August
£12
****/5

多年来,参加爱丁堡边缘艺术节(Edinburgh Fringe)的来自中国大陆的节目,《仲夏夜之梦》应该是规模最大的了。这是北京电影学院与爱丁堡大学的合作项目,演出地点独一无二地选在了爱丁堡大学的大礼堂 McEwan Hall 里。这座大礼堂是一座高大宏伟的D型建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每年爱丁堡大学的毕业典礼就在这里举行。礼堂内部在D型的直线部份,中央是一座巨大的管风琴,上方是代表科学、艺术、文学等的女神,在管风琴两边是整面墙高的壁画,画中的人物是代表智慧的雅典娜女神。

之所以需要交代大礼堂中的壁画,是因为这是演出的一部份。虽然北京电影学院带来的演员是在管风琴下的舞台上演出,但演出的真正主角,却是这些演员背后的高墙上的动画。演出中安装在二楼的强光投影器,向管风琴和两边高墙的壁画上投射高清晰度的动画视频。动画随着故事情节而变动,而不仅仅是活动布景。在演员与视频的巧妙配合之下,有时候观众会觉得是演员在通过自己的肢体指挥动画。

这个演出的亮点是这些动画视频,演出结束后我和视频导演杨庆(中文名不一定准确,他说没有名片)聊了一会,他告诉我这些动画视频是完全为这场演出而设计的,不仅配合故事情节,还需要配合大礼堂本身的内部结构。今年4月份北京电影学院专人派人来考察并带回的大礼堂内部结构图,然后他们在北京设计动画视频。所以说这场演出是世界首演,而且不一定会在其它地方重演,因为换个地方就需要重新设计动画视频。

演出开始时动画视频一出现,台下的观众就是一片赞叹之声,这确实是一场独一无二的体验。

与动画视频的高水平相比,演出的剧情故事就显得凌乱而缺乏焦点。显然导演希望给这个故事注入许多新鲜的想法,可惜热闹有余,剧力不足。

爱丁堡艺术节节目之十二:音乐 Schubert – Master of Song

Schubert – Master of Song
Lesley Bruce, Elizabeth Wooliven, Geoffrey Madell and Lewis Forbes
St Andrew’s and St George’s Church
15 August
£8
***/5

这个演出的场地是爱丁堡新城(New Town) George Street 上的 St Andrew’s and St George’s Church,这座18世纪末建成的教堂,高高的尖顶十分醒目,但是内部其实不大,是一座椭圆形的大厅,中央的座位可以坐约一百人左右,周围的固定座椅还能再坐两百人左右。因为是椭圆形的结构,观众离舞台――椭圆形一侧升高的部份――十分接近,既有良好的声音效果,观众与表演者的距离又很接近。董怡的演出就在同一地点。

我对西洋歌剧了解不多,这一小时舒伯特创作的歌曲中,我只知道一首女高音《圣母玛丽亚》(Ave Maria),但是很享受能在这样的小场地内欣赏现场演唱。看节目介绍,原来4位艺术家都是在爱丁堡大学拿了音乐学士学位的,女高音 Lesley Bruce 长得有点象自由民主党议员 Sarah Teather,男高音 Geoffrey Madell 长得有点象历史学家 David Starkey,3名歌手还都是同一个老师(Irene Drummond)的学生。

爱丁堡2009年8月20日 The Burns Banner

edinburgh 2009-08-2011024 The Burns Banner

在爱丁堡火车站南出口对面的墙上看到这幅巨大的画卷,叫做 The Burns Banner,是由苏格兰诗歌图书馆(Scottish Poetry Library)发起,配合2009年苏格兰“归乡” (Homecoming)的主题,选择两首苏格兰诗人 Robert Burns (今年是他诞生250周年)的诗 A Man’s a Man for A’ That 中的两段,号召世界各地的苏格兰后裔创作一个字母图案,然后由苏格兰诗歌图书馆选择排列而成

爱丁堡艺术节节目之十一:庄承颖游驿之声音乐会

Wandering Voices
Cheng-Ying Chuang – Countertenor, Chinese Lutes
Canongate Kirk
18 August
£10
****/5

2009-08-18 Wandering Voices

我很少有机会听中阮的演奏,没有听过柳琴,更是从未听过假声男高音,所以庄承颖的这场假声男高音、中阮、柳琴音乐会算是让我大开了眼界。听假声男高音演唱,刚开始可能有点不适应,不过几首曲子下来就习惯了。他能够演唱的曲目很广,有传统的欧洲歌剧剧目,也有现代流行曲――他唱了台湾流行歌曲《橄榄树》,还唱了《洪湖水浪打浪》,既有钢琴伴奏的独唱,也能用中阮边弹边唱。接着他又表演中阮独奏、中阮与钢琴小提琴的合奏、然后是用柳琴独奏山东民歌。总之演出曲目十分丰富,两个小时的音乐会,让人觉得还有更多的组合和乐曲。“游驿之声”实在是很切合的题目。

在Royal Mile 上的Canongate Kirk 这座“皇家教堂”听这场音乐会,优美的歌声乐曲显得格外悠扬。看来他唯一敌不过的,似乎只有晚上9点飞过爱丁堡市中心的军用飞机(Military Tattoo节目的一部份)带来的巨大噪音。

可惜这场演出事先宣传还是不够,观众人数不多,但是庄承颖还会在本星期六晚8点参加一场苏格兰中国民乐队的演出 Chinese Music – Old and New,地点仍然在 Canongate Kirk。

爱丁堡艺术节节目之十:董怡古筝演奏会

edinburgh 2009-08-142800 Dong Yi

Classical Chinese Zheng
Dong Yi
St Andrew’s and St George’s Church
14-15 August 21, 2009
£10
****/5

在英国要看高水平的中国民乐演出,机会不多。董怡从小接受古筝训练,是专业的古筝演奏家。她还是爱丁堡大学的校友,所以虽然现在的基地在伦敦,穿梭中英两地演出,但有机会还是会回爱丁堡来表演。今年的艺术节上,她演出两场,选择的曲目中,既有传统曲目,如《月儿高》、《汉江韵》和《寒鸦戏水》等,也有新编曲目,如何占豪作曲的《竹楼情》等。我觉得古筝是表现力很丰富的乐器,行云流水、轻缓急扬、引人入胜。古筝演奏本身也很优雅,难怪在国内成为如此流行的乐器。

在这两场演出中,观众席中坐着的,大部份还是西方观众。

edinburgh 2009-08-141800 Dong Yi

传统与现代交织:中华艺术进军爱丁堡艺术节

经济观察网 在今年的爱丁堡艺术节上,出现了好几个来自中华文化圈的艺术表演,其中体现出的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既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由带有活泼轻快的现代感,为爱丁堡艺术节的观众献上了一组精彩纷呈的节目。

作为全球最大的艺术节,爱丁堡艺术节一直是世界各地艺术家们献艺的舞台,但是来自亚洲的演出,至今仍占少数。前几年,来自日本和韩国的节目率先在艺术节打开了局面,日本的太鼓道(TAO)已经成为爱丁堡边缘艺术节上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近两年来自两岸三地以及新加坡等地的艺术家们也渐渐出现在爱丁堡艺术节,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更多的观众。

今年参加爱丁堡军事操演(Military Tattoo)的陕西《天地社火》表演,向艺术节的观众展示了难得一见的纯粹民间文化。这是来自中国大陆的节目第三次入选军事操演,是一项值得自豪的荣誉。

如果说《天地社火》是地道的传统艺术,那么北京电影学院在边缘艺术节(Edinburgh Fringe)上演出的《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则给观众带来的全新的现代艺术体验。取材于莎士比亚剧作,《仲夏夜之梦》是北京电影学院和爱丁堡大学孔子学院合作,专门为爱丁堡艺术节排演的全新制作。今年4月北京电影学院曾派专人到演出地点,爱丁堡大学的麦克伊文礼堂(McEwan Hall)考察。这座礼堂是一座著名的传统建筑,内部装饰华美,并有精美的壁画,是每年爱丁堡大学举办毕业典礼的场所。

2009-08-18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北京电影学院的《仲夏夜之梦》选择了爱丁堡大学古老的建筑作为舞台。

北京电影学院的制作者根据礼堂的内部结构,设计了背景投影动画方案,演出中采用强光投影机把动画投射到礼堂的墙壁上。演出中演员的动作变化和情节发展,与背景动画密切配合。由于设计的精巧用心,连礼堂壁画上的人物、礼堂内巨大的管风琴,都成了演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观众们彻底被动画所折服,演出中常常可以听到来自观众席中的惊呼和赞叹之声。

(更多…)

爱丁堡艺术节节目之九:儿童剧 Rapunzelstiltskin

Rapunzelstiltskin
C Theatre
C +1, Chambers Street
£6.50-8.50
5-31 August
***/5

edinburgh 2009-08-161500

这是在今年的爱丁堡艺术节上第二次看儿童剧。说是儿童剧,其实演员都是看上去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不过演得很投入,也很能调动观众情绪,鼓励观众参与,所以观众特别是其中的小孩子看得乐呵呵开心极了。

剧情是把两个格林童话合二为一。Rapunzel (《莴苣姑娘》)的故事是女主角 Rapunzel 被囚在高塔上,每次放下用自己的金色长发编成的辫子让囚禁她的女巫爬上来,直到有一天王子到来。Rumpelstiltskin (《侏儒怪》)的故事是一个农民向国王吹牛说自己的女儿能把稻草纺成金子,于是国王把她囚禁起来,如果不能把稻草纺成金子就要杀了她。农民的女儿得到一个侏儒怪的帮助,把稻草变成了金子,但是侏儒怪要求她把第一个孩子送给他。当她后来嫁给国王,生下孩子后,侏儒怪就回来要这个孩子了。

两个故事略有相似之处,在改编中,当然没有原著那么复杂,特别是 Rumpelstiltskin 的故事简略了许多,国王也变成了海盗,剧中两个女主角相互给对方支招的情节很有趣。全剧一共3个女演员、2个男演员,倒是演得热热闹闹,剧中当然充满童趣,但是也有些对童话原著情节的后现代诠释,让大人也看得会心一笑。

edinburgh 2009-08-162500

英国新书介绍#10 (2009年8月17日) A Certain… Je Ne Sais Quoi

2009-08-18 A Certain ... Je Ne Sais Quoi

A Certain … Je Ne Sais Quoi: The Ideal Guide to Sounding, Acting and Shrugging Like the French
作者 Charles Timoney
出版社 Penguin (平装本2009年8月6日出版)
ISBN 978-0141041674

Je ne sais quoi 直译成英文就是 I know not what,用来描述某种无法言语的特质,比如说某人身上有种特别的、说不清楚的东西,让你喜欢/讨厌。我在网上找到的例句是 “She has a certain je ne sais quoi about her”。

之所以要引英文例句,是因为这是一本由一位英国人所写的,有关法国人和法国社会的书。英国人其实颇为喜欢法国,但又总觉得法国人古怪难以理解(法国人对英国人也是彼此彼此)。作者 Charles Timoney 20年前因为被裁、于是和他的法国太太移居法国,原来是准备呆一年看看情况,结果20年后依然生活在那里。他的前作 Pardon My French 和这本 A Certain … Je Ne Sais Quoi 都是为了向英国人解释法国和法国人的种种生活细节,免得读者重蹈覆辙。

正因为是外国人,作者对种种疑团解释得非常到位,从法国的各种风俗习惯、从正式场合到家庭礼仪都有涉及。对于中国人来说,看这本书几乎是“买一送一”:在了解法国的同时,也在了解英国。比如有一章介绍法国人对“生活”的理解:作者说法国人每天起来,第一件事是打开遮阳木窗(shutters),穿着睡衣在窗口展示自己的初醒模样,是一种生活态度。读到这里,你自然可以想像一下英国人的迥然不同的生活习惯。

作者的文笔风趣幽默,带着英国人的自嘲。这本书的装帧也很特别,不仅书角切圆,而且大小厚度合适放在口袋中,是可以随时掏出来读一读的轻松读物。

上周英国畅销书排行榜 #10 (2009年8月17日)

爱丁堡艺术节节目之八:剧场 Ophelia (Drowning)

Ophelia (Drowning)
Sweet Swimming Pool (Venue 16)
3 Bugs Fringe Theatre, Birmingham University
Apex International Hotel, 31-35 Grassmarket
£7-10
****/5

2009-08-14 Ophelia (drowning)

在进场之前,工作人员要求所有观众脱鞋。

原因是这场演出的地点,是爱丁堡旧城 Grassmarket 的一家旅馆内的游泳池。正在解鞋带时,一个穿着褐色衬衫的年轻男子走过来,递给我一小片药,压低嗓门说:“拿着,我能信任你吗?”把药塞到仍是一脸诧异的我的手中,又接着逼近周围那些“光脚的”,往每个人手中塞了一片药。

观众们就这样被引进“剧场”大门,旅馆中不过20米长的游泳池。我们被要求沿着游泳池的一条长边挤坐下来,离池边不过一米左右。游泳池的其它三条边,还有游泳池本身,就是表演的舞台了。

女主角 Ophelia 已经坐在池边,悲伤地向池中撒着花瓣,另一个女主角Gertrude 站在一边。观众挤挤挨挨坐下之后,一个穿着白袍的年轻女子从游泳池的对角走来,脱下白袍,跃入池中。穿褐色衬衫的年轻男子这是突然从门外走入,忽略门边的 Ophelia。池中的女子向他的方向游来,他跳入池中,和她在水中嬉戏亲吻。演出开始了。

(更多…)

上周英国畅销书排行榜#10 (2009年8月16日)

2009-08-17 The Storm of War

上周的非小说类精装本排行榜上,排首位的依然是 Rick Stein’s Far Eastern Odyssey,随后是两本 Michael Jackson 纪念图书、Antony Beevor 的 D-Day 等。在新入排行榜前十的精装本中,有一本是 Andrew Roberts 的 The Storm of War。Andrew Roberts 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记者,出过多本历史书,其中不少是英国和欧洲的军事历史书,不过他本人的历史观和政治立场曾受到一些人的批评。他的上一本书 Masters and Commanders 说的是二战期间盟军领袖制订战略的过程,这本 The Storm of War 是回顾二战中轴心国的战略。

在非小说类平装本排行榜上,Julie Walters 和 Dawn French 的两部自传依然排前两位,遥遥领先榜内其它书籍。排行榜中有一本是英国参加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名老兵 Harry Patch 的传记 The Last Fighting Tommy,平装本去年就已出版,Harry Patch 最近去世,他的故事又重新引起关注。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