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英国出版动态(19):关注中国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英文读物 关注中国现实

在本星期举行的伦敦书展上,中国是今年的主宾国。近年来西方媒体上中国新闻越来越多,在文化和出版上有关中国的题材也在增多。当然和其它地区和文化相比,有关中国的出版物相对还是少得多。在星期一BBC电台4台《一周之始》节目(《天南》杂志主编欧宁也是嘉宾之一)上,《鸦片战争》(The Opium War)的作者蓝诗玲(Julia Lovell)抱怨说,在英语世界中仍然存在着对中国文化的抵触,在她认识的高级知识份子中,对中国文化无知仍然是件无所谓的事,中国文化还不像俄罗斯、印度甚至日本等地的文化那样属于“应该了解”的范围。

她说得确有点道理,目前在有关中国的读物上,影响最大的还是时事评论类。不管是把中国当作机遇还是视作对手,读懂中国都是必需的事。最近英国记者专栏作家和历史学家乔纳森•芬比(Jonathan Fenby)出版了一本有关中国的新书《虎头蛇尾》(Tiger Head, Snake Tails),顾名思义,芬比的切入点是在中国强盛的外表之下,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个角度和另一本近年出版的探讨中国历史现状的《当中国统治世界》(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似乎正好对立。难怪《一周之始》的主持人安德鲁•马尔(Andrew Marr)要把这两人请上节目打对台了。

不管观点如何,这两位作者都可以称得上是中国通。记者出身的芬比,做过《观察家报》主编,在香港回归前后五年中是《南华早报》主编。过去就写过好几本有关中国历史的书包括一本蒋介石传记。《当中国统治世界》(中译本已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作者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也是记者出身,但他的经历更偏学术研究,分别在日本、中国和新加坡的大学里做过访问研究,现在是在伦敦政经学院(LSE)亚洲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尽管两人对中国的未来看法不一样,但那都是多年观察、深入体验之后的结果,而不像某些作者,写中国是为了赶这趟热闹,做个一年半载的研究,然后把自己的观点套上中国的现实。

应该说乔纳森•芬比的观点更为接近西方对中国所持的批评性视点,他在指出中国存在的问题,包括社会、经济、腐败、污染、贫富分化等各种难题时,分析得十分透彻,他试图向读者阐述的,是中国在经济高度发展的表像下面临的种种危机,认为如果不解决棘手的政治社会问题,中国不可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而马丁•雅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在外界眼中,中国似乎自80年代起就一直处于危机之中,但中国从未崩溃,尽管问题重重,但不能低估中国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必然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他认为西方对中国的误识,主要是不愿意接受中国会走一条不同于西方的道路。

正如蓝诗玲所说,中国国情之多样复杂,即使是相互对立的预测都可以找到合适的证据支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更多的人来研究中国,对中国和西方都是件好事。

One Comment

  1. 9W说道:

    你好!从1510看过你的文章,然后找到了这里,碰上感兴趣的话题,也说上两句。

    我也听了欧宁在BBC radio4的Start the Week,以及书展期间各个平面媒体关于中国主宾国的评论,感觉英国以及美国(比如纽约书评)的媒体,更多的还是关注政治或者言论监管,也没有人就出版或者文学就事论事。至于国内过来的20多个作家,就一律被贴上了官方背景的标签,您怎么看?

    最近5.10这期的LRB伦敦书评里也谈到了中国参加书展,甚至还请汪晖写了一篇关于重庆的毫无思想内容纯属政治八卦的文章。来英国后我发现,媒体谈起中国或者中国人的时候,永远都不会刨去政治这一层,无论这事是不是牵涉到政治。可能这就是政治正确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