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英国出版动态(67):让公共图书馆成为社区聚焦点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让公共图书馆成为社区聚焦点

本周二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的中央图书馆新馆正式启用,为新馆揭幕的是阿富汗女孩马拉拉,这位因为争取女孩读书的权利而遭塔利班枪击的16岁姑娘,已经在伯明翰安家,让她为这座公共图书馆揭幕,确实非常恰当。

许多报道重点关注的是新馆的设计和造价,新馆其实离原来的伯明翰中央图书馆只有一箭之遥,这座现代主义野兽派(或称粗野派,brutalist)风格的建筑,为伯明翰服务了近40年,将在新馆建成之后被拆除。新馆是由荷兰的梅卡努(Mocanoo)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反映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开放空间、自然采光、区域的连接性等等。外墙上的黑金白三色交错的圆环,据称是为了向伯明翰的历史致敬:这里曾有繁荣的煤矿工业和依然兴盛的珠宝加工业。

在英国公共预算紧缩的大环境下,这座新图书馆近1亿9千万英镑的造价的确引人注目。当然这个项目是在全球金融海啸之前就已经定下了,但是在这之后历届伯明翰市政府并没有削减预算甚至砍掉这个项目,可以说是很有魄力的举动。要知道在伯明翰新馆建成之际,英国的许多地方政府正在实施或是考虑减少图书馆开放时间,甚至关闭社区图书馆。
伯明翰图书馆开馆之后,将成为欧洲最大的公共图书馆,每天将有1万人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公共”二字,在英国,公共图书馆的预算是由地方政府提供的,而地方政府的收入主要来自中央政府拨款和直接向当地居民收取的市政税(council tax)。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面临着中央政府拨款减少和市政税上涨被抵制的双重压力,于是在治安、卫生、教育等“硬”项目需要保证的情况下,公共图书馆经费自然成了软柿子。

公共图书馆减少开放时间甚至被关闭,实在是件可惜的事。我还没有机会参观伯明翰的新图书馆,但是可以分享一下我在英国其它地方使用公共图书馆的感受。我的第一张公共图书证是在英格兰东北的纽卡斯尔申请的,当时申请的目的,完全和借阅无关,而是因为在纽卡斯尔市中心的艺术影院里,可以出示市图书馆的借阅证而获得10%的折扣。第一次来到纽卡斯尔图书馆,它的规模和热闹程度让我感到意外,更意外的是那里还有香港杂志和邓丽君的CD。可惜之后就再没有去过,我成了那些申请了图书证却从来没有借过书的人之一。

我体验比较多的,是爱丁堡的图书馆。爱丁堡旧城的乔治四世桥,其实是一条宽敞的街道,在这条街上,面对面的有两座图书馆,两种完全不同的气氛。街道东边的是苏格兰国家图书馆,规模大,藏书多,藏有许多发行量很小的专业书籍,但是没有借阅证就进不了阅览室,不能带包进阅览室,藏书闭架,需要填写一张卡片交给工作人员帮你找书,而且藏书只能在阅览室内阅读,换言之,这里感觉很像一座很传统的学术性图书馆。街道西边的爱丁堡公共图书馆气氛就完全不同,没有借阅证都可以随意进入所有的阅览室,在阅览室可以看书读报或是做自己的事情,藏书绝大部分开架,许多可以借出,大部分是流行小说、实用图书,还有电影DVD等,感觉是一个平民化的公共场所。

公共图书馆的平民化,是其关键,其社区聚焦点的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过去几十年欧洲“重建”旧市镇的浪潮中,公共建筑往往成为焦点,一度备受青睐的是博物馆和美术馆,其中最典型的是西班牙巴斯克地区首府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它的奇特的外形引来了大量的关注。然而渐渐人们发现,博物馆和美术馆的造价和使用率往往不成比例,如果要建立一个大部分当地居民可以经常使用的社区聚焦点,公共图书馆是更佳的选择。图书借阅只是图书馆的用途之一,学习、讲座、交流或者只是休憩、碰面等等,都可以作为图书馆的功能,一些地方甚至还鼓励居民自带午餐使用图书馆的一些公共空间。

当然,要让公共图书馆成为社区聚焦点,首要的不是高端,而是让居民感到亲切受欢迎,否则再漂亮的建筑、再新颖的技术,都不能保证让一座公共图书馆成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