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联合王国”的合与分》
前些天和一位英国朋友聊及苏格兰独立问题,今年9月份苏格兰将举行全民公决,确定是否独立。其间我们谈到英国公众人物中有许多是苏格兰人,从前首相布朗到BBC的著名主持到网球选手穆雷等等。她非常引以为自豪,因为她本人也是一位优秀的苏格兰人,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虽然她更认同苏格兰,但是和其他许多生活在英格兰的苏格兰人一样,在全民公决中她没有投票权。
这位朋友的心态,很好地体现了英国在身份认同上的现状:“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大不列颠”(Great Britain)等全国性的身份认同,远不及“英格兰”(England)、“苏格兰”(Scotland)、“威尔士”(Wales)和“北爱尔兰”(Northern Ireland)等地域身份认同来得强烈。我用了“等”字,是因为除了我们熟知的4个区域之外,还有对其它更小地域身份认同,比如英格兰西南角的康沃尔(Cornwall)、苏格兰东北外海的奥克尼(Orkney)和设德兰(Shetland)岛等。
英国不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国家”(nation state),虽然有通用的语言,却没有统一的“民族传奇”,长期以来英国人的两个身份认同:地域与国家之间,一直没有融合,而是随着社会、经济、宗教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迁而相互纠缠。这一观点,是琳达•科莱(Linda Colley)新书《合与分》(Acts of Union and Disunion)的主题。科莱是一位英国历史学家,现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她的作品《打造国家:1707-1837》(Forging the Nation: 1707-1837),是一部英国建国史,颇有影响。在苏格兰独立公决举行之前,BBC电台4台请她制作了一个15集的系列,分析是什么让英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又是什么让英国面临分裂的前景。这部新作就是这一系列的成果。
科莱指出,所谓的“联合王国”,其实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在英国这个地方,曾经存在着大大小小的许多王国(kingdom)的更小一些的公国(principality),这些国家渐渐合并,其过程往往相当曲折。在1536至1543年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英格兰与苏格兰正式合并是在1707年,英格兰与爱尔兰在1800左右合并,100多年后爱尔兰又从联合王国中退出,形成了今天的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在合并之前,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一直处于联盟、和平、战争的循环。都铎王朝时期,由于伊丽莎白一世无后,她的侄儿、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在1603年被请到了伦敦担任英格兰国王,完成了两国皇室的合并。但是两个国家的合并,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时期两国对外需要对付共同的敌人法国,在内部由于苏格兰宗教改革让它成了新教国家,与英格兰再无宗教矛盾,当然还因为两国合并在经济发展、对外殖民上都有好处,才使得苏格兰在1707年放弃自己的议会,正式加入了联合王国。在《合与分》中,科莱提到英国的殖民活动给苏格兰人带来了许多工作机会,许多海外殖民地的总督都是苏格兰人。
在二十世纪,英格兰与苏格兰的关系,呈现出在危机中走近,在繁荣中疏远的景象。两次世界大战中,“联合王国”的关系十分紧密,在战后的和平时期,贫富矛盾、南北矛盾、社会阶层矛盾一度取代了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矛盾,然而在整个过程中,英国并没有完成国家身份认同的融合,其分歧反而渐渐显露出来,苏格兰民族党(SNP)在1970年才第一次获得议会议席,到2007年已经是苏格兰议会中的多数党。
科莱的观点是,与其说苏格兰民族性重新抬头,不如说是苏格兰在寻求一种新的民族身份。在推动苏格兰独立的过程中,有一种说法是苏格兰必须从英格兰的“殖民”中解放出来,科莱认为这完全是瞎话,这种“殖民”言论,是在试图说服苏格兰人“大不列颠”或“联合王国”这个身份,禁锢了苏格兰的发展空间。但是也许大部分苏格兰人想要的是“平等”,即对苏格兰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有更多的发言权,而不是独立。
虽然在许多民意调查中,支持苏格兰独立的总是占少数,但是切不可低估SNP领导人萨尔蒙德(Alex Salmond)的政治手腕和领袖魅力,目前许多苏格兰人可能像我的那位朋友那样对独立持观望态度。对于观察者来说,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对这一事件的背景提供了清晰的解释。如果找不到这本书,这一系列节目还可以在BBC电台4台的网站上下载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