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原貌:一个虚构的概念?

大火中的巴黎圣母院
大火中的巴黎圣母院

在电视上看到巴黎圣母院陷入熊熊烈火之中,非常痛心担忧。万幸的是虽然屋顶被烧毁,但是建筑结构并无大碍,北墙巨型的彩绘玻璃窗也完好无损。法国总统马克龙誓言到世界各地找来最好的专家,请全体法国人同心协力修复这座标志性历史建筑。这一点,我相信法国人能够做到。

其实,巴黎圣母院如果能得以修复,那将不是它历史上的第一次。现在的巴黎圣母院,是一座挺拔而又轻巧的哥特式风格建筑,但这实际上是19世纪中期大规模修复的结果。例如位于教堂中央位置、在此次大火中坍塌的93米高尖顶,就是那时完成的。原来的尖顶已经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被拆除,其中的铅被融化铸成了子弹。

而当年的修复,是出自法国社会对巴黎圣母院在大革命期间遭受的摧残以及前后几十年胡添乱改的一种心理反应。在19世纪早期,这座建筑不仅尖顶被拆、外墙浮雕被砸、玫瑰花窗空空如也,而且原本的天主教堂被改造成献给“理性女神“的神庙,内部各种后来添加的装饰空虚艳俗,看上去就像是凡尔赛宫内金光闪闪的沙龙或是歌剧院的布景。1830年,年仅28岁的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做出了一个决定:如果历史无法保护巴黎圣母院,那么只有靠他的小说来完成这一任务了。第二年,《巴黎圣母院》出版,在法国引起轰动。

小说讲述的是吉卜赛舞女和钟楼怪人之间的故事,但也是一首为那座早已逝去的建筑所写的挽歌。众多读者来到小说中故事的发生地点,在心中重构小说中的画面,想象巴黎圣母院因为“时光的盲目和人类的愚蠢“而被掩盖的华美。不久之后,巴黎公众开始要求修复这座教堂,甚至要和雨果小说中所写的一样。于是在1845年,两位建筑师维奥拉—勒—迪克(Viollet-le-Duc)和拉叙斯(Lassus)受命修复巴黎圣母院。

摄于1847年,巴黎圣母院修复刚开始的时期
摄于1847年,巴黎圣母院修复刚开始的时期

问题在于:修复成什么样子?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几百年间经历了无数次改造,哪个版本才是“真正“的、未经破坏的巴黎圣母院?两位建筑师非常清楚自己的任务:修复工程并不是刻板地恢复历史,而是依照一个浪漫的想象,试图在时光长河中为一座建筑找到一个固着点,将它恢复到一种“过去无法达到的完整状态”。

1860年代的巴黎圣母院
1860年代的巴黎圣母院

例如巴黎圣母院的外墙就是一种对过去改造的继承和妥协,在中央区域,即尖顶正下方,两位建筑师采用了最初的厚墙小窗风格,显得庄严凝重,但是两侧墙壁的其余部分,则继承了过去许多代石匠们的改造,通过“拱弧”结构,即现在我们看到的一排排伸出墙外的桥梁式结构来承重,保证可以在外墙上开出大窗嵌上彩绘玻璃。
正如爱德华霍利斯(Edward Hollis)在《建筑的前世今生》中所指出的,建筑的“原貌”只是一个虚构的概念,“复原”后的巴黎圣母院是科学与浪漫的结合,所展示的,与其说是一部历史画卷,不如说是其当时身处的时代。

相信未来法国政府从世界各地请来的修复专家,尽管有现代科技手段支持,依然要在“应该修复成什么样”这一问题上作出选择,希望在他们手中修复的巴黎圣母院,同样能反映我们身处的时代。

《看世界》稿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