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英国出版动态(27):寻找新的角度看历史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寻找新的角度看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历史已经被研究了无数遍了,但是人们对它的兴趣似乎从未消褪。在过去几个月里我已经介绍了好几本二战题材的新作,包括以英国情报部门反间谍活动为主题的《双面间谍》(Double Cross)、以一名英军士兵真实经历为题材的《闯入奥斯威辛的人》(The Man Who Broke Into Auschwitz)、还有以普通人生活经历为视角重述二战历史的《天崩地裂》(All Hell Let Loose)等等。

这个月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比弗(Antony Beevor)又推出一本新书,书名就叫《第二次世界大战》(The Second World War),上周已经升至非小说类精装本的榜首,单周售出超过1万4千百本。比弗是二战专家,最著名的作品当属1998年出版的《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他的上一部作品是2009年出版的《诺曼底之战》(D-Day),以诺曼底登陆之后的两个月战事为题材,受到各方高度赞扬,他对盟军轰炸战略的批评还引发了一场辩论。在新书宣传的带动下,已出版2年的《诺曼底之战》平装本再次回升到排行榜前10名。

从书名即可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书野心颇大,意图覆盖整个二战历史。作者特别强调二战是一场全球战争,而欧洲人长期以来一直忽略欧洲以外发生的战事。在这本书中,二战的起点不是德军入侵波兰,而是1939年5月在满洲发生的诺门罕战役。而二战的终点也是在这里: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进军东北。书中描述了北非、太平洋、缅甸、以及中国的抗日战争中的种种历史,看来作者本身也希望自己能从熟悉的欧战历史中获得突破。

二战是比弗熟悉的题材,他来写这段历史再自然不过,不过有时候一些作者虽然对题材背景缺乏长期钻研,却也能写出像样的历史作品来。英国作家汤姆•赫兰(Tom Holland)承认,在开始写伊斯兰诞生史《剑影之下》(In the Shadow of the Sword)时,他对这段历史并不熟悉,然而在经过5年的研究之后,他推出的这部新作其野心却一点不小。

公元6世纪时,从东南欧到南亚的广大地区被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分别占据,然而这两个庞大的帝国都已处于末落时期,摇摇欲坠面临崩溃。这一时期被后世西方学者称为近古时期(late antiquity),各种各样的势力和王国相继涌现和消失,最后以罗马帝国的消亡和波斯帝国的分裂结束,在一片废墟上升起的是一个新生的阿拉伯帝国。

本书最富争议的话题,并非历史帝国的消失与兴起,而是宗教的起源。在这一历史时期内,基督教与犹太教正式分离,伊斯兰教诞生。而有关伊斯兰教的起源,本身说法不一,而且涉及宗教教义和当代政治,争执激烈,因此本书受到的各方攻击颇多。但是对于没有宗教立场,仅仅希望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来说,这确是一部简练易读之作。英国电视4台已经根据此书制作了电视专题节目,将会在今年稍后播出。

One Comment

  1. […] 确实在英语出版物中,过去对二战历史的研究确实欧洲中心论很强烈,仿佛在遥远的亚洲发生的战争,不过是二战历史上的一个注脚。近几年来这种现象已有所改观,在去年出版的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比弗(Antony Beevor)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The Second World War)一书中,二战的开始时间,不是欧洲人常用的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而是在这之前4个月发生在蒙古的诺门罕战役。前一阵子我在这里介绍过的何铭生(Peter Harmsen)的《上海1937》,详细讲述了1937年8-11月间的“八一三”淞沪会战,作者还将其比作“扬子江上的斯大林格勒”。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