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英国出版动态(64):三个视点回顾淞沪会战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三个视点回顾淞沪会战

在西方人眼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是1939年9月1日,当天纳粹德国入侵波兰,英法等国随后对德国宣战,然而少为人知的是,如果从1937年芦沟桥事变算起,此时中日已经开战两年多,战火已经燃遍了半个中国。近年来有一些历史学家开始纠正这一欧洲中心的观点,英国著名军事史学家安东尼•比弗(Antony Beevor)在他去年出版的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The Second World War)中,将二战的开始定为1939年5月在满洲发生的诺门罕战役,结束则是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进军中国东北。

书名:《上海1937》(Shanghai 1937)
作者:何铭生(Peter Harmsen)
出版社:Casemate UK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但是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英文作品,依然非常稀少。这也是《上海1937》(Shanghai 1937)一书作者彼得•哈姆森(Peter Harmsen)的感叹。作为一名记者,他在东亚地区从事报道工作二十多年,包括在中国的十一年,现在是法新社台湾分社社长,有个中文名字叫何铭生。学历史出身的他,对东亚历史十分感兴趣,在亚洲呆了这么久,深切体会到日本侵华战争留下的伤痛至今没有消除,所以这段历史成了他研究的重点。

在这本新书中,他选择的是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会战。这是中日双方主力第一次大规模正面作战,对抗战局势影响巨大,而且据作者指出,这场战役在人口稠密的上海市区发生,是现代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都市战役,虽然时间上只有三个月,但是论战况的混乱惨烈、伤亡破环的严重程度,并不亚于以后的一些著名战役, 所以他给本书起的副题就是《扬子江上的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 on the Yangtze)。淞沪会战还有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由于上海租界的存在,有大批的目击者亲眼目睹了这场战斗,其中包括许多外国居民,在那一段时间,上海的战火是世界各地报刊的热点新闻。

这本书的特点是它的全面,采用中方、日方和上海租界三个视点交错的方式,叙述了淞沪会战的起因、蒋介石的决策、中国军队的主动出击、战事胶着、上海沦陷的过程。连书中选用的照片,也同时反映了交战双方的作战历程和上海居民的生活状态,分别选自美国的国家地理图书馆等地方的馆藏、日本《读卖新闻》资料库和作者自己的收藏等。书中除了采用中日参战人士的叙述、事发时的新闻外,还有许多外籍人士的回忆,这一点上比许多中文研究作品丰富,比如书中提到淞沪会战刚刚爆发时,美国总统夫人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正在上海,她给日本首相近卫文磨写信,指出由于日本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巡洋舰停泊在黄浦江边,造成中国空军轰炸时误伤了租界平民,要他采取措施云云。虽然没有任何回音,但第二天“出云”号就移到了黄埔江心,算是做了个姿态,但是对中国军队的炮击并未减弱。

中国军队就是在日本军舰的炮击、日本空军的轰炸下作战的,尽管参战官兵十分勇猛,高层也不惜投入,然而由于缺乏海空优势、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落后,加上日本守军的坚固工事和强大火力,中方的损失十分惨重,伤亡超过18万人,其中德械精锐部队损失最重。而日方也遭受严重打击,阵亡超过9千人,另有超过3万人受伤。

上海3个月的鏖战,令许多地方成了一片焦土,然而虽然这一切都被世人看在眼里,蒋介石试图说服国际介入、拖延日本大规模入侵、甚至吸引苏联参战的企图却完全失败了,当时国际上普遍的绥靖自保情绪,要到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之后才得以改变。而在那个时候,中国已经苦战两年了。

3 Comments

  1. […] 确实在英语出版物中,过去对二战历史的研究确实欧洲中心论很强烈,仿佛在遥远的亚洲发生的战争,不过是二战历史上的一个注脚。近几年来这种现象已有所改观,在去年出版的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比弗(Antony Beevor)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The Second World War)一书中,二战的开始时间,不是欧洲人常用的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而是在这之前4个月发生在蒙古的诺门罕战役。前一阵子我在这里介绍过的何铭生(Peter Harmsen)的《上海1937》,详细讲述了1937年8-11月间的“八一三”淞沪会战,作者还将其比作“扬子江上的斯大林格勒”。 […]

  2. […] 今年读过的非小说类图书中,几本有关中国历史的作品引人注目,牛津大学教授拉纳•米特(Rana Mitter)的《中日战争1937-1945》(China’s War with Japan, 1937-1945:Struggle for Survival)是难得的抗日战争史英文作品,以中国方面为视点,全面讲述了抗日战争历史,以及抗日战争对今后各方关系造成的影响,非常有价值。不过我更喜欢何培生(Peter Harmsen)的《上海1937》(Shanghai 1937:Stalingrad on the Yangtze),因为这部作品集中回顾1937年的“淞沪抗战”,提供了这场战役更多的细节,而且难得以中方、日方和上海租界的国际社会为视角讲诉全过程。 […]

  3. Jacques Jiang说道:

    您的这篇文章有一个小小的瑕疵。第二段,您将作者的名字直译为彼得•哈姆森,而在文末又署了他的中文名何铭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