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病毒全球化传染 也须全球化抵御

经济观察网

正如张宏在前两天评论中所说(《无辜的猪与“猪流感”》),猪流感疫情的发生,猪不是元凶,是受害者。其实流感病毒一直存在于人类和多种动物身上,“普通”的人类流感病毒每年都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几十万人死亡。流感病毒本身具有频繁突变的特点,由此产生的抗原漂移(drift)往往造成已有疫苗失效,每次流感爆发都必须重制疫苗,在流感爆发到疫苗制成之间的间隙就是最危险的时刻。如果从其它物种(禽流感、猪流感)“跳转”到人身上,则说明病毒基因突然发生了较大的抗原变异(shift),可以想像,如果这种抗原变异后的流感病毒能在人群间快速传播,将大大增加抵御难度。

这种抗原漂移和变异一直都在发生,但是全球化下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特点,是否加剧了这一过程?

在全球化的今天,频繁的跨国旅行,人员交流,造成各种病原体(病毒、细菌等)能在短时间内散播到世界各地,使控制传染扩散变得十分困难。各国政府采取的对策是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建立全球检控体系,及时通报疫情,发出警告。但是这一体系的成功,参与各国必须有足够的资源和强烈的意愿。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历史学教授,《门口的怪兽:禽流感的全球威胁》(The Monster at Our Door: The Global Threat of Avian Flu)一书的作者 Mike Davis认为WHO的全球监控系统跟不上猪流感疫情的发展。28日他在英国《卫报》发表评论,指责西方政府只顾在国内构筑传染病防护机制,却不愿意花力气援助发展中国家的防治工作,后果是当流感疫情发生时,象墨西哥这样的国家无法及时鉴别病毒株,需要把样本送到美国进行分析,延迟了警报的发出。

另一个更有争议的问题是,全球化下,以出口为导向的高密度农业畜牧业生产方式,是否加剧了动物流感疫情的发作?Mike Davis 援引一份由美国佩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去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高密度的畜牧业生产,意味着被饲养家禽家畜活动空间减小。当病毒感染发生时,就造成家禽家畜被反复感染,加速了基因突变,使得病毒发生抗原变异的机会增加,更有可能出现有向人类“跳转”能力的新病毒。代表英国绿党的欧洲议会议员Caroline Lucas 昨天也撰文支持这个观点,并认为这次猪流感的爆发,与过去禽流感爆发一样,都和大规模高密度的家禽家畜饲养有关。

这次猪流感疫情的源头,因为还没有足够数据,无法肯定。但是据今天《卫报》的报道,一位已确认是因感染猪流感病毒 H1N1去世的4岁男孩,就住在墨西哥一座工业化养猪场附近的村庄 La Gloria 中。在男孩发病期间,村中的许多人都有流感症状。拥有这座养猪场的美国公司已经否认与此有关。

可以说现代化畜牧业的高度密集化生产,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动物病毒的突变;经济全球化下人员和畜禽的频繁大规模流动,则加快了病毒传播的速度。这些都是人类现代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的副产品。

面对传染性病原体扩散的危机,最需要的就是全球性的合作。但是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却往往不愿意为建立一个高效的全球监控机制做出额外的贡献。这种犹豫不决和斤斤计较,其实同样发生在治理污染、减低碳排放等方面的全球合作上。这次猪流感疫情,是向我们发出一次警告,不管愿不愿意,全球化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大家都在一条船上,任何国家想独善其身都是不可能的。

One Comment

  1. […] 原文链接:http://taohuawu.net/2009/05/01/globalisation-and-swine-flu/ 2009年5月1日11:48 标签: Caroline Lucas, H1N1, Mike Davis, Pew Research Center, WHO, 《卫报》, 全球化, 墨西哥, 猪流感 订阅评论 发表评论 | Trackback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