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爱丁堡的一则本地热门新闻是“粉门女子”(Pink Door Woman)与市政府的对峙。“粉门女子”这一称号源自BBC去年的一则新闻,一位名叫米兰达·迪克逊(Miranda Dickson)的女子前年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栋位于爱丁堡市中心“新城”(New Town)的三层高连栋房屋,花了一年多时间对内部重新装修。据迪克逊说,她小时候父母不允许她穿戴任何粉红色的衣服,压抑许久造成了反效果,长大之后狂爱粉红色,屋子内部有多处粉红色装饰,甚至楼梯地毯都是粉红色,而且是电影《芭比》中的那种粉红,顺理成章地,她将原来白色的大门也刷成了粉红色。
(更多…)建筑
奥克尼群岛(一):北方之光
作者:朱珠
奥克尼群岛(Orkney Islands)是英国最北端的两座群岛之一,从英国主岛到奥克尼群岛,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是从阿伯丁(Aberdeen)到奥克尼群岛首府柯克沃尔(Kirkwall)的大型轮渡,行程约7个小时,这也是我们8月份去奥克尼时选择的方式。
(更多…)乡村小屋:从穷人家到抢手房
上次提到英国的国家托管会(National Trust)拥有4500处住宅对外出租,这些房产大部分是“乡村小屋”(cottage)。这个翻译还算恰当,但不完全准确。它通常会让人联想到两个特征,一个是地处乡村,另一个是个头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词所指的房屋在形式上发生了改变。
(更多…)林中的现代主义住宅
新版电视系列剧《马普小姐探案》中有一集《无尽之夜》(Endless Night),剧中一位年轻的建筑设计师为男主角设计修建了一栋住宅。男主角看中的地方是一片树林之中一座老屋的原址,建筑设计师把老屋完全拆除,按自己的想法修建新楼。当男主角和新婚妻子再次回到这片树林中时,看到的是一座全新的现代主义建筑,整幢房子以钢筋混凝土建成,上下两层,住宅区在楼上,巨大客厅的外墙整面都是玻璃,远远看去仿佛是悬浮在树林中的白色盒子一般。
(更多…)“小屋修缮”:古迹保护之普通民居篇
最近才知道爱丁堡附近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村卡尔罗斯(Culross),其独特的风貌吸引我一连去了好几次。村子座落在福斯河北岸,中心有个小小的广场,广场一角是赭黄色外墙的卡尔罗斯宫,一座建于16世纪私家大宅。几条狭窄的石巷,沿着山坡蜿蜒而上,两侧是白墙红瓦的住宅和商店。沿街的窗台上种着鲜花,在门楣或窗框之上,常常能找到刻着房子建造年代的石块,整座村子含蓄而古朴。
原貌:一个虚构的概念?
在电视上看到巴黎圣母院陷入熊熊烈火之中,非常痛心担忧。万幸的是虽然屋顶被烧毁,但是建筑结构并无大碍,北墙巨型的彩绘玻璃窗也完好无损。法国总统马克龙誓言到世界各地找来最好的专家,请全体法国人同心协力修复这座标志性历史建筑。这一点,我相信法国人能够做到。
(更多…)表亲之配的阿尔罕布拉宫
前两天读到本刊近期一篇有关西班牙的文章,其中提到由于历史原因,西班牙继承了大量的阿拉伯文化,其中包括建筑技术。这让我想起位于西班牙南部的阿尔罕布拉宫(Alhambra),一个欧洲大陆与阿拉伯建筑风格搭配共存的极好例子。
(更多…)对粗野主义建筑的爱与恨
最近电视连续剧《贴身保镖》(Bodyguard)在英国大受欢迎,有关这部电视剧的情节、演员和场景都成了热门话题。有眼尖的观众注意到剧中男主角住在一栋著名的粗野主义风格公寓楼里,建于1970年代,位于伦敦北郊。
这座名为维庭顿(Whittington)的四层公寓楼有着典型的粗野主义建筑特色:钢筋水泥结构、简洁的线条、外观上通过小结构单元的重复排列产生格局上的美感。粗野主义(Brutalism)之名来自法语的“粗”,用来形容这类风格建筑惯常采用的不加饰面的水泥外墙。英国二战之后的重建时期,在政府主导下兴建了大量的公用建筑和居屋工程,在设计上受到当时盛行的现代主义理念的影响,而粗野主义受到当时建筑师们的钟爱,因此出现了一大批这类风格的建筑,粗野主义这一称号也是在英国建筑评论家瑞纳·班纳姆(Reyner Banham)1966年出版了《新粗野主义》(The New Brutalism)一书之后正式确立的。
尽管英国粗野主义已不再流行,但建筑设计圈对这类风格建筑依然充满感情,也许是怀念与之联系在一起的大手笔规划与建设的时代。然而粗野主义建筑风格似乎从未能真正征服英国公众,英国人对这类建筑的心情大概可以用又爱又恨来形容。
粗野主义风格的维庭顿公寓楼现在是很抢手的房子,伦敦另一座粗野主义建筑、一度是伦敦最高建筑的巴比肯楼群(Barbican Estate)里的公寓更是大受欢迎,其建筑风格正是吸引买家的原因之一。但是另一些粗野主义建筑就没有那么好命,伦敦东部大型政府公屋、粗野主义风格的罗宾汉花园(Robin Hood Gardens)就在最近遭遇被拆除了。
在伦敦以外,粗野主义建筑的命运也天差地别。谢菲尔德火车站旁边山丘上著名的粗野主义风格公屋群“公园山”(Park Hill),曾是二战后英国大型居屋工程的典范,后来逐渐失修败落,但在1998年被授予二星级保护建筑资格,不允许拆除,而是进行彻底的改造,其改造工程还曾被提名英国皇家建筑协会的斯特灵奖。
英格兰东北城市、与纽卡斯尔隔岸相望的盖茨亥德(Gateshead)曾有一座巨大的停车楼,建在一座购物中心之上,本身就有七层楼高,这座粗野主义风格建筑在周围低矮的楼群中显得格外突兀。它因为出现在1971年的英国电影《复仇威龙》(Get Carter)中而名声大噪,但在当地却多次被居民票选为“最丑陋建筑”,终于在2010年被拆,即使是它的“电影史地标”的地位也没能挽救其命运。但是如果它还能再坚持几年,也许结局大不相同:同一时期在英格兰西北普雷斯顿(Preston)兴建的粗野主义风格的汽车总站和上方的大型停车场,就在2013年被授予二星级保护建筑资格而被保留了下来。
英国人热爱旧建筑是出了名的,对刚建了几十年的粗野主义建筑进行大规模拆除,可见其憎恶之情,但是人的口味是会变的,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出要保护粗野主义建筑。谁知道呢,也许再过几十年,粗野主义又会成为人们的心头好。
威尔士山里的手工艺中心
今天去了威尔士北部小城里辛(Ruthin),上次去里辛是由我当时的上司开车从莫尔德(Mold)过去的,原来打算在那里的印刷店取货后直接去伦敦,结果在询问了店员之后,得知最佳路线是先返回莫尔德再上大路。
里辛就是这样一个山里的镇子,虽然人口超过5千,规模在英国也不算小了,但是交通不便,不通铁路,从里辛外出,去莫尔德的公路是状况最好的,却还是坡陡弯大的单车道公路。不过山路上,沿途的景色真好,上次坐车上,就想着下次有机会再来。
想去里辛的另一个原因是想去看看里辛手工艺中心(Ruthin Craft Centre),在《迷失的建筑帝国》一书中迈尔斯·格伦迪宁(Miles Glendinning)以它为例子,在赞扬了它“外部细微含蓄,内部规模比例优美”之后,批评其“解构主义的形变、畸变和错位”,和其它许多现代建筑一样,追求对周围环境的“隐喻”。
我基本同意他的观点,我喜欢它的庭院式的设计,既有一个整体感,中心的各个工作室和展览厅之间又有一种交融感。对周围环境的“隐喻”也很容易体会出来:里辛位于山谷中,不规则起伏的屋顶,显然是对里辛周围山峦的“隐喻”。这样的做法确实一度非常流行,想象一下苏格兰新议会大厦层出不穷的各种有“隐喻”的形状,设计书似乎认为有了形似就会有神似。这种做法一旦过于张扬,就显得舍本求末、故作姿态。应该说里辛手工艺中心设计得还比较含蓄,但确实这种“形变、畸变和错位”在很多设计中,要么反映了设计师的自我膨胀、要么只是人云亦云成为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