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文化点滴

英国文化观察点滴

威尔士山里的手工艺中心

今天去了威尔士北部小城里辛(Ruthin),上次去里辛是由我当时的上司开车从莫尔德(Mold)过去的,原来打算在那里的印刷店取货后直接去伦敦,结果在询问了店员之后,得知最佳路线是先返回莫尔德再上大路。

里辛就是这样一个山里的镇子,虽然人口超过5千,规模在英国也不算小了,但是交通不便,不通铁路,从里辛外出,去莫尔德的公路是状况最好的,却还是坡陡弯大的单车道公路。不过山路上,沿途的景色真好,上次坐车上,就想着下次有机会再来。

想去里辛的另一个原因是想去看看里辛手工艺中心(Ruthin Craft Centre),在《迷失的建筑帝国》一书中迈尔斯·格伦迪宁(Miles Glendinning)以它为例子,在赞扬了它“外部细微含蓄,内部规模比例优美”之后,批评其“解构主义的形变、畸变和错位”,和其它许多现代建筑一样,追求对周围环境的“隐喻”。

Ruthin Craft Centre

Ruthin Craft Centre

 

Ruthin Craft Centre

Ruthin Craft Centre

我基本同意他的观点,我喜欢它的庭院式的设计,既有一个整体感,中心的各个工作室和展览厅之间又有一种交融感。对周围环境的“隐喻”也很容易体会出来:里辛位于山谷中,不规则起伏的屋顶,显然是对里辛周围山峦的“隐喻”。这样的做法确实一度非常流行,想象一下苏格兰新议会大厦层出不穷的各种有“隐喻”的形状,设计书似乎认为有了形似就会有神似。这种做法一旦过于张扬,就显得舍本求末、故作姿态。应该说里辛手工艺中心设计得还比较含蓄,但确实这种“形变、畸变和错位”在很多设计中,要么反映了设计师的自我膨胀、要么只是人云亦云成为俗套。

(更多…)

古希腊的兴盛与衰亡

《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古典民主何以出现在古希腊

古希腊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源泉,不仅留下了许多建筑、雕塑、陶器,更重要的是其深远的文化影响,西方的哲学、数学、天文、宗教、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可以在古希腊文明中找到渊源,而民主制度就源自古希腊。回顾人类历史,当代人所享受的经济繁荣、生活富足、社会平等和民主制度等等,其实是一个特例,在二十世纪之后才渐渐成为常态。在这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世界各地的社会制度都极不平等,少数人掌握社会绝大部分资源,大部分人遭受盘剥奴役,仅仅能维持温饱,根据斯坦福大学教授乔赛亚•奥伯(Josiah Ober)的看法,古希腊是另一个特例。

书名:《古希腊的兴亡》(The Rise and Fall of Classical Greece) 作者:乔赛亚•奥伯(Josiah Ober) 出版社: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4月

书名:《古希腊的兴亡》(The Rise and Fall of Classical Greece)
作者:乔赛亚•奥伯(Josiah Ober)
出版社: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4月

奥伯认为,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人不仅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而且生活在一个富裕平等的民主社会中。为什么他们能够缔造一个富裕民主、经济发达、创造力旺盛的社会?古希腊文明并非昙花一现,而是持续了数百年,说明它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有强大的内在动力和特别的外部因素。他的新书《古希腊的兴亡》(The Rise and Fall of Classical Greece)就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更多…)

英国新书(123):英语口音的故事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英语口音的故事

刚来英国的时候,我喜欢听BBC电台5台的节目,这是一个新闻加体育节目为主的电台。很快我就发现,这个电台的主持人很多都不说我想象中的“标准”英语,似乎每个人都带一点口音,我以为这只是体育节目的特点。后来我听BBC电台4台更多,发现说标准英国的主持人多了,特别是准点的新闻播报员,都比较字正腔圆,然而虽然各档节目主持人说话更文绉绉了,但很多依然带明显的口音。再后来发现电视节目也是一样,比如BBC电视一台晚上六点新闻的主持休·爱德华兹(Huw Edwards)口音特别,很久以后我才知道他说的是威尔士口音。

在英国,口音是一个热门话题,而且人们依然在不自觉的以口音判断别人的背景身份,甚至决定是否值得信任。比如说苏格兰口音会和诚恳朴实联系起来,打电话到客服中心,如果接电话的带苏格兰口音,会让客服感到亲切友好一些。与之相对的是伯明翰口音,这是英国人耳中最糟糕的口音,往往和落后、愚蠢、狡诈、不可信任联系起来。这些联想不是随便猜测的,近些年有好几次调查都得出类似的结果,伯明翰当地一家电台还有一个节目叫《是因为我们说了啥吗?》(Was It Something We Said)让听众抱怨自己因为口音而得到的不公正待遇。这是为什么呢?

书名:《英语口音的故事》(You Say Potato) 作者:本•克里斯托(Ben Crystal)、戴维•克里斯托(David Crystal) 出版社:Pan Books 出版时间:2015年5月

书名:《英语口音的故事》(You Say Potato)
作者:本•克里斯托(Ben Crystal)、戴维•克里斯托(David Crystal)
出版社:Pan Books
出版时间:2015年5月

今年出版的新书《英语口音的故事》(You Say Potato: The Story of English Accent)中就谈到了这个问题。本书作者是父子俩,父亲是戴维·克里斯托(David Crystal)是英国语言学界的泰斗级人物,著述甚丰,我曾在这个专栏介绍过他的《一一道来:英语拼写的奇异故事》(Spell It Out: The Singular Story of English Spelling),但是这本新书儿子本·克里斯托(Ben Crystal)排名在先,他是一名莎剧演员,还兼做配音,这本书是由他起头,通过他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口音问题,请出老爸讲解。对话式的文字、幽默的笔调,让这本书读起来十分轻松。

(更多…)

绿色的文化历史

《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绿色的历史

前些日子去了一趟大英博物馆,再次参观了馆中珍藏的雅典帕特农神庙上的石雕。有关这些石雕的来路,多年来争论不断,希腊人说的是被英国人“偷”走的,英国人说当年额尔金勋爵是得到奥斯曼帝国官员同意“运走”的,但是不管是怎么来的,英国人对着这些石雕的珍视爱护是值得称赞的,所有石雕都放在一个专门的大厅里,大致按它们在帕特农神庙原来的位置陈列。虽然许多已经不再完整,但石雕的残破似乎反而突出了它们的价值,仿佛历史都积淀在白色大理石的缺口和纹理之间了。

原色的白大理石雕塑有一种特别的庄严肃穆之感,因此长期以来大部分人都以为帕特农神庙上的大理石雕塑一直都是原色的。其实不然,帕特农神庙刚刚建成时,上面的石雕涂满了各种鲜艳而对比强烈的颜色。当然经过几千年的风霜,这些颜色早已消褪殆尽,留下的反而是更美的原色。

这些大理石雕塑上原来到底涂的是什么颜色,考证起来比较困难。在过去,要研究古希腊人对颜色的运用,主要通过分析古希腊文献中对颜色的表述。研究者发现古希腊人有关颜色的词汇比较单调,只有白色、黑色和红色,其它和颜色相关的词汇往往含义模糊多变,对蓝色和绿色的描绘更为缺乏。以致于在十九世纪一些历史学家和眼科医生认为古希腊人可能有某种视觉缺陷,对蓝绿色不够敏感,甚至有人认为古希腊时期人眼还没有完全进化。这个观点到二十世纪初已不再流行,然而纳粹德国在宣传人种优越论时再次把这个观点拿出来作为证据,因为在古日耳曼语中有大量对蓝色和绿色的描述,以此推导出日耳曼人比古希腊人“进化程度更高”。这些观点一直受到许多人批评,简单地把文字中对颜色的描述与社会甚至人种的“进化”程度联系在一起是错误和片面的,因为对颜色的描述,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光反映了人们看到了什么,更代表了当时社会中颜色的文化地位。

书名:《绿色的历史》英文版(Green: The History of a Color) 作者:米歇尔•帕斯图罗(Michel Pastoureau) 英文版出版社: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书名:《绿色的历史》英文版(Green: The History of a Color)
作者:米歇尔•帕斯图罗(Michel Pastoureau)
英文版出版社: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法国学者米歇尔•帕斯图罗(Michel Pastoureau)在他的新书《绿色的历史》(Green: The History of a Color)中重申了颜色的地位与意义是由社会给予的这一观点,在他看来,之所以在古希腊文字中缺少对蓝色和绿色的描述,是因为这两种颜色在当时不受重视,属于“二等颜色”,而不是因为古希腊人眼睛有什么缺陷。

(更多…)

英国新书(109):名画为什么值钱?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名画为什么值钱?

书名:《索斯比的早餐》(Breakfast at Sotheby’s) 作者:菲利普•霍克(Philip Hook) 出版社:企鹅出版社 平装本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书名:《索斯比的早餐》(Breakfast at Sotheby’s)
作者:菲利普•霍克(Philip Hook)
出版社:企鹅出版社
平装本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去美术馆看画,大概都会问两个问题:“我喜不喜欢这幅画?”和“这是谁的作品?”,但是如果你去商业画廊,估计还会问第三个问题:“这幅画值多少钱?”当然艺术品的价格实在难以捉摸,这第三个问题不是普通人能回答的了的。

《索斯比的早餐》(Breakfast at Sotheby’s)一书就是要帮你回答这个问题,或至少是让你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艺术品的价格。这本书的书名借用了电影《蒂芬尼的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的片名,片中的女主角隔着橱窗看珠宝,这本书的读者隔着玻璃看艺术品,大概都只能看看而已,能买得起的人很少,不过书中提到的不少历史渊源,趣味偏见以及艺术品拍卖中的隐秘,读起来十分有趣,也长了不少见识。

(更多…)

“黄祸”的起源

《经济观察报书评·“黄祸”阴谋的形成

Magic in the Moonlight

Magic in the Moonlight

在美国新片《魔幻月光》(Magic in the Moonlight)的开场戏中,一个身着清裝、留着长须、倒挂眉毛、名叫 Wei Ling Soo 的中国魔术师在舞台上演出,舞台布景也颇多“东方”元素,引起台下观众一片惊叹。等他回到后台,卸下头套和化妆之后,我们发现他其实是一个西方人、是由英国演员柯林•菲尔斯(Colin Firth)饰演的男主角。

这个假冒的中国魔术师在生活中是有原型的,他就是美国魔术师威廉•罗宾逊(William Robinson),二十世纪初他以“中国魔术师Chung Ling Soo”(程连苏)的身份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身着清裝,不说英语,交流必须通过翻译,声称自己在中国做过官,还受过慈禧太后封赏云云,总之功夫做足,直至在一次演出中失手丧生。罗宾逊采取这个策略是因为那个时代的观众把遥远的中国看作是一个神奇诡异、愚昧落后却又可能暗藏魔力的国度,正好可以给他的表演添加神秘色彩。

罗宾逊假扮中国人,以奇异取悦观众,在当时流行的杂耍剧场(music hall)和滑稽演出(pantomime)中,已算十分温和。在其它许多演出中,对中国人的丑化、夸张、嘲笑更加过分。杂耍剧场是英国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之间十分流行的娱乐形式,演出中常常把喜剧演唱、歌舞、笑话、杂耍、魔术混在一起,迎合大众的娱乐口味和价值观,从中也能看出当时英国公众对中国的观感的变化。

书名:《黄祸》 (The Yellow Peril) 作者:克里斯托弗•弗雷林(Christopher Frayling) 出版社:Thames & Hudson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书名:《黄祸》 (The Yellow Peril)
作者:克里斯托弗•弗雷林(Christopher Frayling)
出版社:Thames & Hudson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在新书《黄祸》(The Yellow Peril)中,作者克里斯托弗•弗雷林(Christopher Frayling)对英国的杂耍剧场进行了大量研究,指出从当时的演出内容来看,从19世纪开始,英国公众对中国的态度,已经从过去的惊奇景仰转变为一种居高临下的惊叹,到了19世纪末,已发展为公然的轻蔑鄙视。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107):怎样“看”一幅油画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怎样“看”一幅油画

书名:《仔细看一下》(Take a Closer Look) 作者:丹尼尔•阿拉斯(Daniel Arasse) 出版社: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书名:《仔细看一下》(Take a Closer Look)
作者:丹尼尔•阿拉斯(Daniel Arasse)
出版社: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把《仔细看一下》(Take a Closer Look)拿到手上,第一印象是它封面设计与众不同,整个封面几乎全为白色,在封面中下方印着青绿色小字体的书名、作者,除此之外,在封面最下方,有一只小小的蜗牛。

弗朗切斯科•德尔科萨(Francesco del Cossa)的油画《天使报喜》(The Annunciation)

弗朗切斯科•德尔科萨(Francesco del Cossa)的油画《天使报喜》(The Annunciation)

这是一只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弗朗切斯科•德尔科萨(Francesco del Cossa)的油画《天使报喜》(The Annunciation)中的蜗牛,《天使报喜》现藏于德累斯顿的一家美术馆内,常见的圣经题材,即天使向圣母玛利亚宣布她已经怀上耶稣的故事。画面上有丰富的人物、建筑、室内装饰和门外街道的景色,然而《仔细看一下》作者丹尼尔•阿拉斯(Daniel Arasse)想让我们看的,是在画面最下方的一个蜗牛。

(更多…)

阵亡将士纪念日

11月11日是英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今天上午11点英国各地都有默哀2分钟的活动,不过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在上星期天已经举行了,伦敦是在白厅前的Cenotaph纪念碑前,爱丁堡是Royal Mile 上的 St Giles’ 大教堂。

这束花上的纸条上写着:“献给我们的叔叔罗伯特·摩尔,1918年10月2日阵亡。对他的记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这束花上的纸条上写着:“献给我们的叔叔罗伯特·摩尔,1918年10月2日阵亡。对他的记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英国阵亡将士纪念活动令人感动之处,还不是这些年度活动的庄重肃穆,而是对每个士兵的关怀。在英国的每个镇子的中心,你都能看到本地的阵亡将士纪念碑,规模并不宏大,但是碑上刻着每个阵亡的士兵军官的名字、军衔、阵亡的战役等等——一般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在纪念碑下,常常能看到新鲜的花束、或是纸做的虞美人花等等,并不只是阵亡将士纪念日才有。

村子里的阵亡将士纪念碑前,摆放着虞美人编成的花环。

村子里的阵亡将士纪念碑前,摆放着虞美人编成的花环。

我工作地点附近的村庄里的阵亡将士纪念碑是在一座花园内,打点得十分干净整洁,也是一个让人休憩的地方。

对阵亡将士纪念活动的细心认真,反映了这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珍视与自豪。

(更多…)

托马斯·科尔的《帝国兴衰》

创作《建筑师之梦》的画家托马斯•科尔(Thomas Cole)是19世纪著名的美国画家,他出生与英格兰西北的博尔顿(Bolton),少年时代随全家移民美国,成年后生活在纽约擅长风景画,画了许多美国的风景画。不过他最著名的作品,除了《建筑师之梦》外,还有五副油画构成的《帝国兴衰》(The Course of Empire)系列,以纽约的哈德逊河谷为灵感,展现了同一个地点五个不同时期的景象:《蛮荒时代》、《田园生活》、《辉煌成就》、《毁灭》和《荒芜》。在五幅画的背景中,你都能看到那座形状奇特的山丘。

《蛮荒时代》(The Savage State):沐浴在晨曦中的原始森林。

《蛮荒时代》

《蛮荒时代》

(更多…)

建筑师之梦

本文是《建筑的前世今生》的引言节选

建筑师之梦

《建筑师之梦》(The Architect's Dream),Thomas Cole 作品

《建筑师之梦》(The Architect’s Dream),托马斯·科尔(Thomas Cole)1838年 作品

从前,一位建筑师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富丽堂皇的客厅里,窗帘拉在一边,他自己斜躺在巨型圆柱的顶端,俯瞰海港。山丘幽暗的树林中,在尖尖的柏树之后清晰可见的是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尖顶。河对岸一座科林斯式的(Corinthian)圆顶建筑和罗马高架水渠正沐浴在金色的光芒中。高架水渠修建在一排古希腊柱廊之上,在柱廊前方,从河流岸边到一座精美的爱奥尼亚式的(Ionic)神庙之前是姿态各异的人群。远处,一座多利斯式的(Doric)庙宇伏卧在埃及式宫殿的脚下,而在两者的后方,却是一座巍峨的大金字塔,笼罩在一抹云烟之中。

历史在那一刻凝固。时空转换,种种建筑风格,从现代派客厅的窗帘,一直到遥远的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井井有条地一一呈现。欧洲中世纪的黑暗时代稍稍掩盖了古典的雄伟壮丽,古罗马的辉煌建立在对古希腊的诠释之上,而古希腊的建筑却又植根于古埃及的理念之中。这一系列的建筑呈现了建筑中的所谓正典,每一种风格都赋予人以灵感与启迪,却又从建筑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为出发点,给建筑师以警示。

历史上所有宏伟的建筑均在这一夜复活。一切崭新如昔,没有风霜的侵蚀,没有战争的破坏,也没有因为审美风格的改变而带来的创伤。一切的一切都体现了设计者的初衷:每一座建筑都是一部杰作、一件艺术品、一曲凝固的旋律,没有因为妥协、错误或者失望而带来的遗憾。增之一点则多,减之一点则缺。每一座建筑都是美的化身,在形式与功能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这梦中之景,曾经是,现在是,也应该是建筑师所追求的境界。然而,梦中的建筑师在醒来前的一瞬却意识到这仅仅是美梦一场而已,不禁喃喃念出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中反复无常的术士普洛斯彼罗(Prospero)誓言放弃魔法的句子 :

入云的高楼,富丽的宫殿,
庄严的庙宇,乃至地球本身,
对了,还有地球上的一切,
都必将像这毫无根基的幻象消逝,
并且也会如这刚幻灭的空虚戏景一般,
不留下一点痕迹。
我们原本也如梦境一般,短促的一生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