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逛书店

英国新书(112):欧洲语言之旅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英语和汉语都不难学

书名:《语言》(Lingo) 作者:加斯顿•多伦(Gaston Dorren) 出版社:Profile Books 出版日期:2014年11月

书名:《语言》(Lingo)
作者:加斯顿•多伦(Gaston Dorren)
出版社:Profile Books
出版日期:2014年11月

有一年的夏天我和朋友一起到苏格兰珀斯北部的一个小镇去看苏格兰传统节目高地运动会(Highland Games)。站在围栏外观看苏格兰大汉扔铁锤比远的时候,身边站着三个女子,看上去像是一位妈妈和她的两个十来岁的女儿,三人似乎在争执中,好像是妈妈命令小女儿去干什么,小姑娘很不情愿,最后还是姐姐听话,带着妹妹去了。这些情节我完全靠猜,因为她们三个说的话我一点不懂,不过因为平时看电视时偶尔会转到BBC的盖尔语频道,所以能大概猜出来她们说的是苏格兰盖尔语(Gaelic)。

听着她们的对话,我心里有一丝感动,虽然英语已经成为标准用语,但是还有人执着地使用自己的语言。即使苏格兰政府大力推广,今天说盖尔语的人数也已不太多了,当然说的人更少的是苏格兰语(Scots),几乎可以算是濒危语种了。

在语言多样化上,苏格兰可以说是欧洲的一个缩影。语种繁多、历史丰富是欧洲语言的特色。最近的一本新书《语言》(Lingo)的主题就是欧洲语言,书名虽然看去上很正式,但是本书的荷兰语原版《语言旅游》(Taaltoerisme)更能体现这本书的特色,在书中作者带领读者周游欧洲列国,介绍各种语言的历史渊源、相互关系、语法结构、词汇发音等等,信息丰富却又轻松有趣。

(更多…)

绿色的文化历史

《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绿色的历史

前些日子去了一趟大英博物馆,再次参观了馆中珍藏的雅典帕特农神庙上的石雕。有关这些石雕的来路,多年来争论不断,希腊人说的是被英国人“偷”走的,英国人说当年额尔金勋爵是得到奥斯曼帝国官员同意“运走”的,但是不管是怎么来的,英国人对着这些石雕的珍视爱护是值得称赞的,所有石雕都放在一个专门的大厅里,大致按它们在帕特农神庙原来的位置陈列。虽然许多已经不再完整,但石雕的残破似乎反而突出了它们的价值,仿佛历史都积淀在白色大理石的缺口和纹理之间了。

原色的白大理石雕塑有一种特别的庄严肃穆之感,因此长期以来大部分人都以为帕特农神庙上的大理石雕塑一直都是原色的。其实不然,帕特农神庙刚刚建成时,上面的石雕涂满了各种鲜艳而对比强烈的颜色。当然经过几千年的风霜,这些颜色早已消褪殆尽,留下的反而是更美的原色。

这些大理石雕塑上原来到底涂的是什么颜色,考证起来比较困难。在过去,要研究古希腊人对颜色的运用,主要通过分析古希腊文献中对颜色的表述。研究者发现古希腊人有关颜色的词汇比较单调,只有白色、黑色和红色,其它和颜色相关的词汇往往含义模糊多变,对蓝色和绿色的描绘更为缺乏。以致于在十九世纪一些历史学家和眼科医生认为古希腊人可能有某种视觉缺陷,对蓝绿色不够敏感,甚至有人认为古希腊时期人眼还没有完全进化。这个观点到二十世纪初已不再流行,然而纳粹德国在宣传人种优越论时再次把这个观点拿出来作为证据,因为在古日耳曼语中有大量对蓝色和绿色的描述,以此推导出日耳曼人比古希腊人“进化程度更高”。这些观点一直受到许多人批评,简单地把文字中对颜色的描述与社会甚至人种的“进化”程度联系在一起是错误和片面的,因为对颜色的描述,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光反映了人们看到了什么,更代表了当时社会中颜色的文化地位。

书名:《绿色的历史》英文版(Green: The History of a Color) 作者:米歇尔•帕斯图罗(Michel Pastoureau) 英文版出版社: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书名:《绿色的历史》英文版(Green: The History of a Color)
作者:米歇尔•帕斯图罗(Michel Pastoureau)
英文版出版社: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8月

法国学者米歇尔•帕斯图罗(Michel Pastoureau)在他的新书《绿色的历史》(Green: The History of a Color)中重申了颜色的地位与意义是由社会给予的这一观点,在他看来,之所以在古希腊文字中缺少对蓝色和绿色的描述,是因为这两种颜色在当时不受重视,属于“二等颜色”,而不是因为古希腊人眼睛有什么缺陷。

(更多…)

英国新书(111):从棉花糖看人生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从棉花糖看人生

书名:《棉花糖测试》(The Marshmallow Test) 作者:瓦尔特•米舍尔(Walter Mischel) 出版社:Bantam Press 出版时间:2014年9月

书名:《棉花糖测试》(The Marshmallow Test)
作者:瓦尔特•米舍尔(Walter Mischel)
出版社:Bantam Press
出版时间:2014年9月

中国有一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但是看小孩子的举止,真的能预测未来?从心理学家瓦尔特•米舍尔(Walter Mischel)著名“棉花糖测试”来看,似乎还真有点道理。

“棉花糖测试”是米舍尔在1960至1970年代在斯坦福大学内的幼儿园做的实验,每次实验时,屋子里只有一名学龄前儿童和一名实验者,孩子坐在小桌子前,桌子上只有一个盘子和一个摇铃,盘子里有一块棉花糖。实验者对孩子说自己要到隔壁屋子“干活”,如果孩子想吃这块棉花糖,就摇铃,实验者马上会回来,孩子就可以把棉花糖吃掉;但是如果孩子能忍住不吃,一直等到实验者“自己回来”,那么孩子可以吃两块棉花糖。当然实验者其实是在隔壁通过单向玻璃观察这个孩子独自面对棉花糖的诱惑时,如何在“立刻满足”和“延迟回报”之间选择。

(更多…)

国家与记忆

《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国家与记忆

25年前,一座分隔东西柏林的高墙倒下了。在阅读许多纪念柏林墙倒下的文章时,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德国电影系列《故土》(Heimat)。《故土》被称为德国“普通人的历史”,以莱茵地区农村一户人家及其后代为主角,共有三个系列,第一个系列跨越了一战结束到二战战败之间的历史,第二个系列以1960年代的慕尼黑为背景,第三个系列的开头正是1989年柏林墙上的关卡被打开的那一个晚上,男主角走在街上,一个满眼泪花的陌生中年男人忽然和他拥抱了一下,走开时还在喃喃自语:“从没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今天”,那一晚分别多年的男女主角偶然相遇、决定重新走到一起,俩人一起见证了德国统一之后的社会经济变迁。

《故土》以柏林墙倒下作为第三系列的开始,因为那标志着一个“新”的德国的开始。如果说德国是欧洲最年轻的国家之一,许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25年之前,当时的东西德国在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上是两个很不一样的国家,统一后的德国,不仅经历了一场政治架构的重组、经济的整合,同时作为国家重建的一部分,德国人还必须再次构建一个可认同的国家身份,这一过程所依赖的,是德国人共同拥有的文化历史,也就是一个民族共同拥有的记忆。

书名:《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Germany: Memories of a Nation) 作者:尼尔•麦克格雷戈尔(Neil MacGregor) 出版社:Allen Lane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书名:《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Germany: Memories of a Nation)
作者:尼尔•麦克格雷戈尔(Neil MacGregor)
出版社:Allen Lane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共同的“记忆”在构建国家身份中的关键意义,正是《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Germany: Memories of a Nation)一书的主题。该书的作者是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克格雷戈尔(Neil MacGregor),这本来是他为BBC电台4台主持的一个系列广播节目,分30集,每集15分钟,选择一个事物作为德国国家记忆的象征,围绕这个事物讲述德国历史的某一个片断,以及这个片断对德国、德国人的意义。这个节目在今年下半年播出,同时在大英博物馆举行同名的专题展览,展出这个系列中提到的物品。

(更多…)

英国新书(110):俄罗斯帝国的崩溃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俄罗斯帝国的崩溃

书名:《帝国的崩溃》(Imperial Apocalypse) 作者:乔舒亚•桑伯恩(Joshua A. Sanborn) 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9月

书名:《帝国的崩溃》(Imperial Apocalypse)
作者:乔舒亚•桑伯恩(Joshua A. Sanborn)
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9月

去年年底,英国有一项公众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吸引了大批参观人群:在伦敦塔外的草地上,栽上了888246朵陶制的虞美人花,每一朵虞美人花代表了一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英国士兵,远远看去犹如血色的海洋一般,耀眼而肃穆。去年是一战开战一百周年,在今后四年时间内,英国和欧洲其它国家还会相继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不过这里的“欧洲国家”,大部分其实是西欧国家,即一战西线战场上的几个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等。有关西线战场的历史,既有详尽的学术研究,也有无数的文艺作品和个人回忆纪录。与此同时,规模同样巨大、战况亦极为惨烈、影响可以说更为深远的东线战场,却似乎已被人遗忘了。

这正是历史学家乔舒亚•桑伯恩(Joshua A. Sanborn)的观点,在新书《帝国的崩溃》(Imperial Apocalypse)中,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即使在俄罗斯,对东线战场的回忆也很模糊:近年曾有人想效仿西欧国家组织纪念活动,缅怀在一战中牺牲的俄罗斯人,结果他们选择了11月11日作为纪念日,问题是这个日子是西线战争停战日,东线战场的停战协议提前几个月就已经签署了。

(更多…)

英国新书(109):名画为什么值钱?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名画为什么值钱?

书名:《索斯比的早餐》(Breakfast at Sotheby’s) 作者:菲利普•霍克(Philip Hook) 出版社:企鹅出版社 平装本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书名:《索斯比的早餐》(Breakfast at Sotheby’s)
作者:菲利普•霍克(Philip Hook)
出版社:企鹅出版社
平装本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去美术馆看画,大概都会问两个问题:“我喜不喜欢这幅画?”和“这是谁的作品?”,但是如果你去商业画廊,估计还会问第三个问题:“这幅画值多少钱?”当然艺术品的价格实在难以捉摸,这第三个问题不是普通人能回答的了的。

《索斯比的早餐》(Breakfast at Sotheby’s)一书就是要帮你回答这个问题,或至少是让你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艺术品的价格。这本书的书名借用了电影《蒂芬尼的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的片名,片中的女主角隔着橱窗看珠宝,这本书的读者隔着玻璃看艺术品,大概都只能看看而已,能买得起的人很少,不过书中提到的不少历史渊源,趣味偏见以及艺术品拍卖中的隐秘,读起来十分有趣,也长了不少见识。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108):2014年读书回顾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2014年读书回顾

我的阅读兴趣比较杂,不过2014年读过的书主要还是集中在历史和科学两个方面,以下简单地回顾一下今年读过的一些优秀作品,在这里再次推荐。

今年阅读的的历史作品中,许多属于对著名历史事件的重新研究。有关荷兰画家梵高的生平,已经出过许多书了,马丁•贝里(Martin Bailey)的《向日葵是我的》(The Sunflowers Are Mine)仍然写出了新意,作者集中在梵高的名画《向日葵》系列上,前半部写梵高的创作生涯,在《向日葵》系列达到顶点,后半部写这七幅油画在世界各地流转的命运。书中还收录了作者在日本发现的被焚毁的第二幅《向日葵》的彩色印刷画。和《向日葵是我的》结构相似的是《日瓦戈事件》(The Zhivago Affair),由美国记者彼得•芬恩(Peter Finn)和俄罗斯学者佩特拉•库韦(Petra Couvée)共同创作,前半部描述苏联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创作《日瓦戈医生》的心路历程,后半部写的是这部小说在海外出版之后如何成了东西方冷战的工具。

书名:《长影》(The Long Shadow) 作者:戴维•雷诺斯(David Reynolds) 出版社:Simon & Schuster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书名:《长影》(The Long Shadow)
作者:戴维•雷诺斯(David Reynolds)
出版社:Simon & Schuster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书店里出现了大量有关一战历史的书籍,英国国际历史学家戴维•雷诺斯(David Reynolds)的作品《长影》(The Long Shadow)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讲诉一战是如何对以后几十年世界历史和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当代人对一战的想象,是和血红的“罂粟花”(其实是虞美人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英国历史学家尼古拉斯•桑德斯(Nicholas J. Saunders)在《罂粟》(The Poppy)中对罂粟花和虞美人花的文化历史作了回顾。荷兰历史学家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的《战后零年》(Year Zero)的主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关心的同样是战事结束之后发生的事情,从回归家园、恢复创伤到重建国家,1945年是二战之后的“零年”。

(更多…)

“黄祸”的起源

《经济观察报书评·“黄祸”阴谋的形成

Magic in the Moonlight

Magic in the Moonlight

在美国新片《魔幻月光》(Magic in the Moonlight)的开场戏中,一个身着清裝、留着长须、倒挂眉毛、名叫 Wei Ling Soo 的中国魔术师在舞台上演出,舞台布景也颇多“东方”元素,引起台下观众一片惊叹。等他回到后台,卸下头套和化妆之后,我们发现他其实是一个西方人、是由英国演员柯林•菲尔斯(Colin Firth)饰演的男主角。

这个假冒的中国魔术师在生活中是有原型的,他就是美国魔术师威廉•罗宾逊(William Robinson),二十世纪初他以“中国魔术师Chung Ling Soo”(程连苏)的身份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身着清裝,不说英语,交流必须通过翻译,声称自己在中国做过官,还受过慈禧太后封赏云云,总之功夫做足,直至在一次演出中失手丧生。罗宾逊采取这个策略是因为那个时代的观众把遥远的中国看作是一个神奇诡异、愚昧落后却又可能暗藏魔力的国度,正好可以给他的表演添加神秘色彩。

罗宾逊假扮中国人,以奇异取悦观众,在当时流行的杂耍剧场(music hall)和滑稽演出(pantomime)中,已算十分温和。在其它许多演出中,对中国人的丑化、夸张、嘲笑更加过分。杂耍剧场是英国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之间十分流行的娱乐形式,演出中常常把喜剧演唱、歌舞、笑话、杂耍、魔术混在一起,迎合大众的娱乐口味和价值观,从中也能看出当时英国公众对中国的观感的变化。

书名:《黄祸》 (The Yellow Peril) 作者:克里斯托弗•弗雷林(Christopher Frayling) 出版社:Thames & Hudson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书名:《黄祸》 (The Yellow Peril)
作者:克里斯托弗•弗雷林(Christopher Frayling)
出版社:Thames & Hudson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在新书《黄祸》(The Yellow Peril)中,作者克里斯托弗•弗雷林(Christopher Frayling)对英国的杂耍剧场进行了大量研究,指出从当时的演出内容来看,从19世纪开始,英国公众对中国的态度,已经从过去的惊奇景仰转变为一种居高临下的惊叹,到了19世纪末,已发展为公然的轻蔑鄙视。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107):怎样“看”一幅油画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怎样“看”一幅油画

书名:《仔细看一下》(Take a Closer Look) 作者:丹尼尔•阿拉斯(Daniel Arasse) 出版社: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书名:《仔细看一下》(Take a Closer Look)
作者:丹尼尔•阿拉斯(Daniel Arasse)
出版社: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把《仔细看一下》(Take a Closer Look)拿到手上,第一印象是它封面设计与众不同,整个封面几乎全为白色,在封面中下方印着青绿色小字体的书名、作者,除此之外,在封面最下方,有一只小小的蜗牛。

弗朗切斯科•德尔科萨(Francesco del Cossa)的油画《天使报喜》(The Annunciation)

弗朗切斯科•德尔科萨(Francesco del Cossa)的油画《天使报喜》(The Annunciation)

这是一只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弗朗切斯科•德尔科萨(Francesco del Cossa)的油画《天使报喜》(The Annunciation)中的蜗牛,《天使报喜》现藏于德累斯顿的一家美术馆内,常见的圣经题材,即天使向圣母玛利亚宣布她已经怀上耶稣的故事。画面上有丰富的人物、建筑、室内装饰和门外街道的景色,然而《仔细看一下》作者丹尼尔•阿拉斯(Daniel Arasse)想让我们看的,是在画面最下方的一个蜗牛。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106):另一种星际穿越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另一种星际穿越

今年有一部备受关注的电影叫《皮囊之下》(Under the Skin),片中由斯嘉丽•约翰逊(Scarlett Johansson)主演的外星人独自驾着汽车,在苏格兰街头路边搭载单身男人,在与他们搭讪闲聊之后决定是否将他们杀害,她的工作是把地球人做成食物运回自己的星球。这部片子的气氛、色彩、配乐等让许多人津津乐道,约翰逊的演出也很受好评。

这部情节奇特的电影改编自同名畅销小说,作者是米歇尔•法贝尔(Michel Faber),他的另一部小说《绛红雪白的花瓣》(The Crimson Petal and the White)也是叫好叫座的作品,讲的是维多利亚时代两个性格经历完全相反的女性的故事,2010年被BBC改编成同名4集连续剧播映。

法贝尔生活在苏格兰,不过说他是英国作家并不准确,他1960年出生在荷兰海牙,小时候随父母移居澳大利亚,在那里大学毕业后当了多年护士,1993年和妻子全家一起移民到了苏格兰。他在1980年代就开始小说创作,但从未发表,直到他在短篇小说比赛中获奖,这才引起出版社的注意,爱丁堡的一家独立出版社卡侬盖特(Canongate)与他签了约,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就是《皮囊之下》。有趣的是,法贝尔成名之后,苏格兰、澳大利亚和荷兰都把他算作是“本国作家”。

书名:《新鲜奇事之书》 (The Book of Strange New Things) 作者:米歇尔•法贝尔 (Michel Faber) 出版社:Canongate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书名:《新鲜奇事之书》 (The Book of Strange New Things)
作者:米歇尔•法贝尔 (Michel Faber)
出版社:Canongate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法贝尔刚刚出版的新作是《新鲜奇事之书》(The Book of Strange New Things),其主题可以说是另一种的星际穿越,但是和《皮囊之下》一样,作者并不关心其中的科幻“技术”问题。小说开始时,一名英国牧师彼得(Peter)正准备踏上星际旅行的征途。故事发生的时间不详,但似乎是在不远的未来,彼得离开的地球感觉和今天的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书中此时人类已经在另一个星系建立了基地,彼得是被管理这个外星基地的公司选中送到外星基地担任传教士。他的传教对象不是外星基地上的人类,而是外星上的“土著”——生活在那里、具有智慧的生物。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