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卫报》

BBC的诞生、挑战与未来

《经济观察报·书评·BBC与英国政府的“战争”》

BBC在伦敦市中心的总部大楼叫“新传播大楼”(New Broadcasting House),这座U字形建筑的底部和左臂是当今流行的玻璃幕墙结构,它的右臂却是一座二十世纪初装饰派风格(Art Deco)大楼,浅色石墙线条简约,庄重却无压迫感。这座建于1930年代的楼房才是真正的“传播大楼”,从1932年起BBC就在这里制作播出广播节目。BBC总部是可以让公众参观的,如果参加BBC游览团,讲解员一定会带你到传播大楼大堂,那里有一座2米多高的雕塑“播种者”,一个裸着上身的强壮男子站在田野中,左手扶着腰间的袋子,右手伸入其中,眼睛看着远方,准备播撒种子。

2015-09-15.BBCTour

Broadcast House 大堂中的“播种者”雕塑。

这座英国雕塑家埃里克•吉尔(Eric Gill)的作品为什么会出现在BBC总部大堂呢?原来“传播”(broadcast)一词过去就是“播种”的意思。播种时要将种子撒得远远的,日后才能获得丰收,这正符合BBC第一任总裁约翰•里斯(John Reith)对BBC使命的期待:借助电波,向更多的人们传播美德。在大堂墙上,你还能看到“祈祷洒下的种子能结出硕果”这样的句子。1922年BBC成立时,许多人还不太清楚“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中的“广播”到底意味着什么,倒是中文翻译将这个词的原意和新赋予的含义传神地联系了起来:这是一个向广大听众传播信息的工具。

里斯刚上任时,加上他自己BBC一共只有四名工作人员。今天BBC已有超过2万名员工,其中超过5千名是新闻工作者。BBC是英国最大的传播机构,全球知名品牌,英国“软实力”的体现之一。然而在90多年的历史上,BBC曾遭遇各种危险和挑战,争议与危机不断。今天BBC已是英国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问一下他们对BBC的看法,则从拥护爱戴到厌恶仇恨都有。今年英国大选保守党上台,负责主持2017年BBC将宪章重修(charter review)的新任文化大臣本人却对BBC资金来源有预设立场,曾公开反对征收电视执照费。与此同时,BBC的经费在过去五年已实际下降16%,还必须面对来自卫星电视、网络、手机的新挑战。这个机构将走向何处,一切似乎都很不确定。

书名:《新噪音》(This New Noise) 作者:夏洛特•希金斯(Charlotte Higgins) 出版社:Guardian Faber publishing 出版时间:2015年6月

书名:《新噪音》(This New Noise)
作者:夏洛特•希金斯(Charlotte Higgins)
出版社:Guardian Faber publishing
出版时间:2015年6月

在这样的气氛中,夏洛特•希金斯(Charlotte Higgins)的新书《新噪音》(This New Nosie)出版了。希金斯是英国《卫报》艺术版的首席作者,在本书前言中,她介绍说在2013年,主编艾伦•拉斯布里杰(Alan Rusbridger)让她暂停手上的工作,认真花功夫对BBC做一番全面的研究,然后为报纸写一系列长篇报道。当时的BBC士气十分低落,就在一年前,刚刚上任54天的总裁乔治•恩特威斯尔(George Entwistle)因为BBC新闻专题节目在报道名人性骚扰案上的失误而辞职。新任总裁托尼•霍尔(Tony Hall)上任后不久,就不得不宣布中止拖延已久的BBC数字媒体项目(DMI),损失近1亿英镑。

(更多…)

独立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本文略有删节的版本发表在了《欧洲时报》上。

9月18日,五百三十万苏格兰居民将走向投票站,参加苏格兰独立的全民公决。公投日期在去年11月就已公布,有关苏格兰独立利弊的各种讨论也早已经开始,但是直到今年8月5日,支持和反对独立的两大阵营代表:苏格兰国民党(SNP)领导人、现任苏格兰议会首席部长萨尔蒙德(Alex Salmond)与前英国财相达林(Alistair Darling)举行第一场电视辩论后,公投的紧迫感似乎才忽然来临,经过多年的酝酿,决定苏格兰命运的时候马上就要到来了。

Edinburgh Book Festival

Edinburgh Book Festival 2014

苏格兰独立也是今年爱丁堡图书节的一个重要话题。每年8月份,在爱丁堡市中心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新城”(New Town)西端的夏洛特广场(Charlotte Square)上,都会举办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图书节,近年来每次都有超过800名作家艺术家举办讲座和讨论会。图书节的主题有时会超越文艺与写作,涉及重大时事议题,今年的主题之一是“苏格兰的未来”,嘉宾之中,就有萨尔蒙德。

萨尔蒙德出席爱丁堡图书节,是来和爱丁堡大学历史学首席研究员汤姆•迪瓦恩(Tom Devine)对话,讨论苏格兰独立之路以及公投之后可能发生的变化。迪瓦恩是苏格兰现代史的专家,曾出版过三十多本专著。这场对话之后不久,迪瓦恩在接受《观察家报》采访时,宣布自己将在独立公投中投赞成票。他表示自己长期以来一直支持苏格兰留在联合王国内并同时拥有“高度分权”,但是在看到近年来苏格兰政府在经济管理上表现出的能力、以及苏格兰与英格兰两地在政治理念上的分歧之后,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转而支持独立。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97):无处可藏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爱德华·斯诺登的选择

书名:《无处可藏》(No Place To Hide) 作者:格伦•格林沃尔德(Glenn Greenwald) 出版社:Hamish Hamilton (企鹅集团旗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书名:《无处可藏》(No Place To Hide)
作者:格伦•格林沃尔德(Glenn Greenwald)
出版社:Hamish Hamilton (企鹅集团旗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我还记得去年6月在英国《卫报》上看到美国国家安全局直接从电话公司、网络供应商和大型网站那里大规模收取用户资料和通讯记录这一独家新闻时的震惊心情。当然过去许多人怀疑美国政府在暗中监控网络通讯,但是规模如此之大、覆盖面如此之广、与私营企业之间秘密合作如此深入,还是超出了大部分人的相像。另一方面,这一系列报道中披露的文件,显然属于高度机密,其来源很让人好奇。那些日子《卫报》每天都在头版刊登独家报道,每一篇都是重磅炸弹。接着更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泄密人、前中央情报局雇员爱德华•斯诺顿(Edward Snowdon)主动露面公布了自己身份,并阐述自己此举的动机。斯诺顿本人立刻成了国际新闻,“斯诺顿档案”所披露的美国政府机构大规模收集通讯资料的行为,引发了各界对政府权力、司法监督、民众隐私等议题的激烈辩论,其影响至今尚未消退。

(更多…)

坚守中立与独立 公共媒体的挣扎

《经济观察报·坚守中立与独立

几个星期前,在BBC星期日早晨的时事分析节目中,主持人安德鲁•马尔(Andrew Marr)正在采访苏格兰首席大臣、苏格兰民族党(SNP)领袖沙尔蒙德(Alex Salmond)。在这个直播环节中,马尔向沙尔蒙德提问说如果苏格兰独立,将如何解决苏格兰的欧盟成员国资格问题,在稍带火药味的对话中,马尔说道:“我得说(如果独立后的苏格兰被要求重新申请欧盟成员国资格的话),我觉得这会很困难。”沙尔蒙德当即插话:“等一下,这是你个人的观点,还是BBC的官方立场?”马尔答道:“都不是。我对此没有任何观点,BBC也没有任何立场。”

虽然马尔立刻澄清他的“会很困难”说法并非表达自己立场,而是在重复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José Manuel Barroso)的观点,但在节目过后,SNP发言人依然公开批评BBC偏袒,并要求BBC澄清其在苏格兰独立公投中的立场。这场全民公决在今年9月举行,将决定苏格兰居民是否支持独立,SNP是目前苏格兰地区的执政党,苏格兰独立一贯的积极倡导者,也是这场全民公决的发起者。沙尔蒙德指责BBC在报道中偏袒反方立场,他的理由不仅仅是BBC作为媒体有很强的影响力,更是因为作为一家公共传播企业,BBC不仅要提供公共服务,还必须在报道中保持中立。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82):英国议会的精彩速写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英国议会的精彩速写

2014-01-07.Guardian本周二英国《卫报》的头版照片是该报一位记者的肖像:西蒙•霍加特(Simon Hoggart)上周因病去世,终年67岁,其它媒体也纷纷报道了这一消息。霍加特是一位资深记者,分别在《卫报》和《观察家报》任过职,担任过驻北爱尔兰和驻华盛顿记者,但是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是20多年来所写的“议会速写”(parliament sketch)

“议会速写”是每份英国大报都有的一个栏目,由专门的“议会速写员”(parliament sketch writer)每天撰写,在短短几百字内,概括当天在议会内发生的事件。“速写员”是个奇特的职位,和跑议会新闻的记者不同,他们不负责挖新闻,而是描述在议会辩论大厅中、委员会质询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发生的故事,当然还包括著名的“首相答问时间”(Prime Minister’s Questions,简称PMQ),不需要全面平衡,但要栩栩如生、画龙点睛。当一个好的“速写员”,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幽默的文笔,这些都是霍加特的特长。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81):2014年图书出版展望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2014年英国图书出版展望

有关狄更斯的电影 The Invisible Woman

有关狄更斯的电影 The Invisible Woman

2013年10月份,前曼彻斯特联队主教练弗格森(Alex Ferguson)出版了《我的自传》(My Autobiography),出人意料的畅销,根据尼尔森图书统计(Nielsen BookScan),这本书在2013年在英国共售出近65万册,排名全年图书销售量首位,甚至超过了美国畅销小说作家丹•布朗(Dan Brown) 的小说《炼狱》(Inferno)。

不过尼尔森的这份统计数字,只计算了印刷版图书的销量。据另一家咨询公司的估计,英国的电子书出版增长迅速,已经达到英国图书出版总量的17%。然而电子书的销售却迟迟不能整合到图书出版统计中,最大的原因是亚马逊(Amazon)公司不肯公布从Kindle阅读器上下载的图书统计资料。Kindle占有下载图书量的79%,没有亚马逊的合作,电子书的下载排行就是个迷。

(更多…)

Simon Hoggart 去世

2014-01-06.SimonHoggart《卫报》记者Simon Hoggart上星期天去世了,终年67岁,非常令人惋惜。他在《卫报》和《观察家报》担任过多种职位,但最著名的,还是他“议会速写员”(Parliamentary Sketch Writer )的职位。“议会速写员”是份奇特的工作,在议会开会期间,每天要写一篇简短的议会“报道”:并非真正的议会新闻报道,而是描述议员的发言、辩论、委员会质询、当然还包括首相答问时间(PMQ)。写“议会速写”,必须笔调犀利、诙谐幽默,能用寥寥数语概括场景、人物、神态,当然还有议题。

我每次读《卫报》,都会读一下他的“议会速写”,常常感叹此人想像力丰富、比喻神妙,讽刺起人来极为优雅,我在写 Play With Words 这个博客时,多次引用他的文字。但读者其实能感觉到他文字下面对议会政治的深入了解和深厚感情。我记得有一年他写议会闭幕那一天,必须将本届议会通过的法案标题一一宣读,由两名议长助手执行,一名负责宣读标题,读完一个标题之后,另一名马上接口说:“女王御准!”。这时他接着写道,看到这滑稽的场景,他忽然有所感动,因为这一仪式实际上是在说“议会制定法案,不管女王准不准。”

我和他还算有一面之缘。上次参观议会,去《卫报》驻议会报道组的办公室坐了一会儿,见到了大名鼎鼎的Simon Hoggart。后来他来到爱丁堡图书节宣传他的新书,我去听了他的演讲。还记得他开场第一句话是“请不要关掉你的手机,我可不想你因为听我的讲座而误了重要来电。”(One thing about your mobile. Please switch it off. I don’t want you to miss that important call.)引起一阵笑声。他的演讲和他的文字同样风趣,那时我才知道原来他还当了10年的BBC Radio 4 的 News Quiz 主持人。

他一直工作到去年12月份,以他的干劲,至少还能工作10年,真是英年早逝了。

英国出版动态(72):英美情报机关的“特殊关系”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英美情报机关的“特殊关系”

书名:《我们信任间谍》(In Spies We Trust)
作者:罗德里•杰弗里斯—琼斯(Rhodri Jeffreys-Jones)
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自从今年5月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联合刊登了斯诺顿泄露文件中有关美国情报机构大规模监听网络通讯活动的新闻之后,许多被牵涉的国家,如德国、巴西、法国等,都对美国情报机构监听本国公民网络通讯的行为做出了高调抗议,有时候是直接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抗议,唯独英国政府,没有抗议也没有否认,却不断表示“一切都合法,一切都受到适当监督”云云,还试图对独家刊登这一系列新闻的《卫报》施加压力。据《卫报》主编艾伦•拉斯布里杰(Alan Rusbridger)说,一名白厅高级公务员多次联络他,声称代表首相府,给他两个选择:要么交出所有文件、要么自行销毁文件,并以上法庭来威胁。最后拉斯布里杰决定销毁文件,他邀请了这名“形色谨慎”的公务员来到《卫报》的地下室,当着他的面砸烂了一台存着所有文件的苹果笔记本。虽然拉斯布里杰一再解释被销毁只是一套拷贝,《卫报》将在纽约继续报道斯诺顿泄露的文件,但是这名公务员完全听不进去,满意地走了。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43):弊端重重的制药产业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制药公司的误导与坑害

Bad Pharma最近在BBC电台听到《卫报》专栏作家本•戈尔达克(Ben Goldacre)和英国制药工业协会(ABPI)CEO斯蒂芬•怀特黑德(Stephen Whitehead)的辩论,主题是制药企业在临床测试中是否存在隐瞒不利数据的问题。戈尔达克指出制药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有选择地发表有利于自己的临床数据,构成了对患者和公众的欺骗。怀特黑德则坚称这已是过去,现在制药企业都会向监管机构提供所有临床测试数据,但直接向社会公开还有待协商。原来戈尔达克正在宣传他的新书《小心坏药厂》(Bad Pharma),这本书出版之后,已经引起了不少反应。

(更多…)

《卫报》驻华记者华衷告别中国

今天的《卫报》副刊G2上,发表了《卫报》驻北京记者Jonathan Watts的长文,回顾他在中国10年的报道经历。我一直喜欢他写的报道,他离开中国,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很凑巧的是,我读到的他的第一篇文章,是2003年他被派往中国之前,从日本发回的最后一篇报道,当时他是《卫报》驻日本记者。相比于日本,中国的经济社会变迁的速度是惊人的,许多重大事件正在或即将在这里发生,这正是促使他来到中国的原因。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