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泰晤士报》

Jade Goody

2009-03-23ok

Jade Goody 在母亲节去世,今天英国的小报几乎都在头版刊登了她的照片,《太阳报》不仅用了前8版报道她去世的消息,还奉送14页的专题增刊。今天早晨在BBC Radio 4 的 Today 上听到有人说她是“穷版的戴安娜”(Princess Diana on the wrong side of the tracks)。

连《卫报》的头版也是Jade Goody的照片,还在头版刊登了 Lucy Mangan 的长文,角度是现代媒体如何造就了 Jade Goody。她自从2002年参加 Big Brother 以来,小报媒体骂她、讽刺挖苦她、捧她、接着又骂她、然后又重新接纳她、捧她,一个“15分钟风光”成为7年的小报好素材,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英国版的《OK!》杂志甚至在上周她仍未去世时,就已经把定名为“Jade Goody 纪念专刊”的第666期出版了

Jade Goody 为什么会红,已经有不少人分析过。Lucy Mangan 的这篇文章做了系统的回顾。对于她,我所联想起的,是最近大红的 Slumdog Millionaire:一个出身贫寒、一无所有、被压在社会底层的人,如果要扬眉吐气,或是摆脱困境,或是赢得自尊,最快的途径,似乎就是从事某种娱乐活动,一举成名。

Slumdog Millioaire 中的男主角靠参加《百万富翁》的游戏摆脱贫民窟。Billy Elliot 中的男主角 Billy靠跳芭蕾离开贫困落后、毫无前途的煤矿区。Calendar Girls 中的乡村家庭妇女,靠拍裸体年历实现为当地医院捐款的目标。Full Monty 中失业后如丧家犬般的钢厂工人,也是“一脱成名”,靠表演脱衣舞赢回自尊自信。不需要有才能,只要成为“名人”(celebrity),就打开了成功的大门,Jade Goody 真正地实现了这一人生理想。

英国报业的转型阵痛

《南风窗》

俄罗斯亿万富翁亚历山大·列别捷夫(Alexander Lebedev)最近以1英镑价钱买下了亏损严重的伦敦报纸《伦敦晚报》(Evening Standard)75.1%股份,把自己儿子派到伦敦打理,同时换了新主编。本来英国报纸并不限制海外人士的拥有权,但是列别捷夫不是一般的俄罗斯富翁——他年轻时作为克格勃特工,曾被派往苏联驻英大使馆,负责从英国媒体搜集情报。据他自己说,那段时间他每天阅读英国报纸,增加了对英国的好感。苏联解体后,他成为1990年代冒出的那批亿万富翁之一。

尽管列别捷夫背景特殊,此次《伦敦晚报》易手,却并没有在英国传媒圈引起波澜。应该说列别捷夫的公关做得不错,他在俄罗斯报纸《新报》(Novaya Gazeta)拥有股份,该报一直有着独立和反建制的声誉,2006年被刺的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娅(Anna Politkovskaya)就是该报的记者。《新报》主编在本次收购前接受英国媒体采访,大赞列别捷夫对编辑自主权的尊重,加上列别捷夫“亲英”的表白,消除了不少英国人的戒心。

英国媒体对本次收购的反应,更多的显示了转型期英国报业自身的困境:行业前景本来就不明朗,再加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的冲击,更使得报业转型的缓冲期大为缩短。濒临破产的报纸被“开明”的俄罗斯亿万富翁收购,哪怕他曾是克格勃特工,也应该是不错的归宿。

(更多…)

兽首考验中国寻回文物手段

经济观察网稿件

在佳士得拍卖的圆明园青铜兽头买家蔡铭超先生公开表示不会付款。不论蔡铭超是一时冲动,还是按计划行事,这都是一场成功的炒作。让这件新闻留在显著位置,让媒体和公众继续谈论,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我不熟悉法国的媒体在这件事情上的倾向性。法国的英语新闻频道 France 24报道了事件过程,并无评论。但观察英国媒体的报道,可以了解第三方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更多…)

不同报纸,同一角度

今天的英国报纸,大部份在头版刊登了卡梅伦和他昨天去世的儿子 Ivan Cameron 的照片,内页做详细报道。但是在翻阅今天的《卫报》和《泰晤士报》之后,发现两份报纸在版面编排和报道角度上,竟然有许多的相同之处。

两份报纸的头版,虽然采用了不同的照片,但照片的立意极为相似。应该是同一组照片中两张。

2009-02-26ivancameron1400

而两报内部的专题,同时出现在第6-7版。不仅采用了同一张大幅照片,而且位置相同。两报的专题主要文章,角度十分相似:强调的都是照顾儿子的经历对卡梅伦政治理念的影响,《卫报》的标题是《改变了卡梅伦和他的政治理念的男孩》( The boy who shaped Cameron – and his politics),《泰晤士报》的标题是《短暂而艰难的一生,这个孩子所受的磨难也许会改变英国》(Short, hard life of the boy whose suffering could change Britain)。在照片下方,两报的“议会写生”记者Simon Hoggart 和 Ann Treneman都一改平时的调侃口吻,对周三中午的“首相答问时间”(PMQs)作了肃穆地描述。同时在同一版面,两报都对Ivan Cameron所患的疾病和所需的护理做了背景介绍。

两份报纸做出如此巧合的安排,在设计上,可以说报纸的版面设计者有着相似的理念;在政治氛围上,可以说保守党领袖卡梅伦的形象转变已经完成--他已经从一个家境优裕、仕途一路顺利、不知人间疾苦的公子哥,变成了一个好丈夫好父亲、甘为家庭孩子吃苦耐劳、而且更重要的是切身体验了公共服务重要性的政客。

2009-02-26ivancameron2720

横看成岭侧成峰

奥巴马就任总统,这是英国媒体非常关注的新闻。这几天的报纸头版都是有关奥巴马。今天的《卫报》和《泰晤士报》头版,选择的都是奥巴马总统第一天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案头工作的照片。两份报纸选择的其实是同一幅路透社的照片,却采用了不同的裁剪,体现了头版设计者的用心。

《卫报》对照片进行了横向裁切,照片横跨头版的五栏,奥巴马的形象突出。《卫报》采用这样的裁剪,是因为《卫报》的“中报”设计 – Berliner 版意味着报纸在上架时需要折叠一下。对照片的横向裁剪保证了奥巴马会出现在报纸的上半部,即所谓“在折叠线以上” (above the fold)。

《泰晤士报》对照片进行了竖向裁切,更注重把奥巴马置身于椭圆形办公室的庄重的氛围中,突出历史感和权威感。由于《泰晤士报》版面是“小报”设计 – Tabloid,尺寸比《卫报》的 Berliner 小,没有折叠线,在上架时不需要折叠,适合竖长形的照片。

我的看法,横幅更直接,但竖长形的裁剪更有冲击了。但两份报纸的编辑,在裁剪照片时,都根据自己报纸版面的特点,花了不少心思。

孟买:Mumbai 还是 Bombay?

星期六《泰晤士报》的头版头条报道是印度孟买恐怖袭击终于结束,用的大字标题是 Bloody end to the siege of Bombay。以孟买恐怖袭击作为头条,几乎是当天所有报纸的选择,并不特别,然而《泰晤士报》头条的引人注目之处,是标题中的 Bombay。

英国几乎所有的报纸、电台、电视,在提到孟买的时候,用的都是 Mumbai。Bombay 是殖民地时期孟买的地名,印度政府已经正式将其改名为 Mumbai。这一举动在曾经是殖民地的国家并不罕见。英国媒体也顺理成章,接受了 Mumbai。所以《泰晤士报》独树一帜用 Bombay ,显得格外刺眼。英国的报纸有自己的《文字规范》(Style Guide),地名有标准写法。所以用Bombay 并不是个别记者编辑偷懒或者疏忽,而是报纸的政策。在星期五的《泰晤士报》上刊登了一则小小的启示,说本报将从下星期一起,正式改用 Mumbai 代替 Bombay。但是在星期六,《泰晤士报》负责读者反馈的编辑 Sally Baker 仍然觉得有必要再次出来澄清,解释说报纸用 Bombay 是因为大部份读者更习惯这个用法,绝无其它用意,而现在改用 Mumbai 是因为读者已经接受这个叫法云云。

一个地方的叫法,需要如此兴师动众,首先要赞一下《泰晤士报》的严谨,然而更值得回味的,是其背后的历史和政治渊源。印度是英国的前殖民地,《泰晤士报》坚持用殖民地时期的地名,难怪会遭人指责是对“大英帝国”时代念念不忘,Sally Baker 在她的文章中也承认了这一点。但她提出,地名写法的选择,是为了让自己的读者明白,并不一定要依照对方的标准。为支持自己的观点,她举例说法国报纸把伦敦叫做 Londres 而不是 London,英格兰叫做 Angleterre 而不是 England。

(更多…)

纪念我们的先辈

今天是英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Remembrance Day),1918年的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第二年这一天被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定为全国性纪念日,用于纪念一战中阵亡的军人和平民,以后成为纪念历次战争中阵亡将士的固定节日。

今年是一次大战停战90周年。法国最后一位参加过一战的老兵不久前去世,在英国也只剩下最后三位已经是百岁老人的老兵。一战已经真正成为存在与文字和影像记忆中的战争。

临近纪念日,街上多了许多佩戴红色罂粟花的人,电视上几乎每个上镜的人都戴着一朵,表示对阵亡将士的纪念。在上个星期天的纪念仪式上,一队队老兵们走过伦敦市中心白厅前的阵亡将士纪念碑,同样的列队游行也在英国各地同时举行。在这些队伍中,有时你能看到老兵的儿孙戴着先辈得到的勋章参加游行。星期一《泰晤士报》和《独立报》的头版照片,是一个穿着二战时英国特种部队SAS制服的6岁男孩,骑在父亲的肩头观看老兵游行,《卫报》网站上也有这张照片。让年轻人知道他们的父辈为他们做出的牺牲,正是这些活动的目的之一。

(更多…)

英国报纸如何报道美国大选

美国大选对英国的读者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也是英国报纸报道的重点。然而这些报纸面临着一个最大的敌人――时差。

英国时间比美国东海岸时间早5个小时。所以当美国东部各州投票站关闭,预测结果出来时,已经是英国的午夜,如果候选人在东海岸的几个州未分胜负,需要等待西海岸的结果,那么要到早晨4-5点钟才会有结果。报纸是要在午夜前截稿付印的,等第二天报纸送到读者手中时,读者已经知道了选举结果,报纸上却还是“预测”、“可能”,完全暴露了报纸的弱点。

于是报纸一般采取两种手段应付。第一种办法是猜测选举结果,在头版上加上语义模糊的头条。今天所有英国报纸的头版,都是奥巴马的照片,《卫报》和《每日电 讯报》采用的是同一张拍摄于奥巴马参加投票后的照片,其它报纸有的采用神采飞扬的奥巴马,有点采用做深思状的奥巴马(《独立报》),或者是各地投票站的投 票人群组合(《金融时报》)。标题大都采用“历史性的”、“等待中”、“决定”、“新的黎明”等暗示语。所有媒体都猜测奥巴马会赢。当然这种做法,一旦猜 错,会搞得自己很难看。在民主党新罕布什尔州初选时,《独立报》就在头版放上奥巴马大幅照片,结果是希拉利胜出。

报纸还可以采用出版“延迟版”(late edition)的办法。先出一版,然后在选举结果出来后出第二版。不过这种做法成本比较高,而且什么时候能得到选举结果也是个未知数。所以报纸只有在美 国大选日才会采取这种做法。幸好昨天的选举,很快分出胜负,到凌晨三点,报纸编辑已经可以确定选举结果。所以今天的好几份报纸,在出第二版时,不仅改动了 头版标题,而且很骄傲地在头版打上“凌晨3点钟版本”(3am edition)。

但是即使功夫做足,第二版报纸也未必能送到读者手中。今天我在爱丁堡浏览了几家报摊书店,发现“大报”的第二版全无踪影,“小报”在发行上做得好得多,我买到的《太阳报》是“凌晨5点钟版本”(5am edition),头版是做超人状的奥巴马,大字标题是模仿第一个踏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的话“人类的一大步”(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可能在伦敦发行状况会好很多,但至少在爱丁堡,我只能买到头版标题是“美国的历史性抉择”(America’s historic verdict)的《卫报》,而不是标题是“奥巴马总统”(It’s President Obama)的第二版。

(更多…)

令人失望的《泰晤士报》

昨天弗吉尼亚理工(VT)发生枪击案后,据在场的人士的描述,凶手为“Asian male”,我有些担心(美国和英国的 Asian 概念大为不同--英国人使用的 Asian 是个扭曲的概念--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接着就在英华论坛上看到“枪手来自中国”的消息,来自一些中文媒体的辗转报道。其实稍作搜索,就会发现所谓“枪手来自中国”的谣言,其实只有一个来源,即 Chicago Sun-Times 的专栏作者 Michael Sneed 在网站上的文章。今天中午2点我在看各家网站的新闻,看了 BBC,《卫报》(Guardian),《每日电讯报》(Telegraph),CNN,《泰晤士报》(Times),和《独立报》(Independent)的网站,除了《泰晤士报》之外,以上媒体都没有报道这一消息,都只说“Asian male”,只有《泰晤士报》网站的头条是“Chinese student blamed for killing”,内文引的仍然是Michael Sneed的消息来源。到了 2点48分,BBC,《卫报》等网站已经报道凶手身份了(当时VT在开新闻发布会),《泰晤士报》的头条忽然改了一个字,变成了“Korean student blamed for killing”,内部文字也改了。

《泰晤士报》先是引用单一而且并不可靠的消息来源并放上头条--稍微查一下 Michael Sneed 就能找到对其“报料”作风的批评--被证明错误之后又悄悄地消除痕迹,实在不是一个负责的媒体,一份“大报” (quality daily) 应该有的作风。在《泰晤士报》把报纸印刷版从“大报” (broadsheet) 改版成“小报” (tabloid)时,我就听到一种说法,说版面成为“小报”后,作风也会“小报化”。这件说来是小事,在我看来,却是其质量下滑的例证。

回过头来说,我不希望凶手是中国人,但我也不希望凶手是韩国人,我希望这件事没有发生。说到底,这种没有前科,看上去正常的人忽然持枪大开杀戒,其实是一种“美国病”,不论是在美国人,还是在外国人身上,都可能发生。卢刚事件已经过去十多年了,根据这一事件改编的刘烨主演的电影 Dark Matter 刚完成不久,似乎还未公映,现在这种情况,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在美国公映了。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