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 BBC 晨间节目 Breakfast上,BBC 2010 福尔摩斯探案集 Sherlock 的编剧 Steven Moffat 和监制 Sue Vertue (他们俩是夫妻档)在接受采访中明确表示 BBC 将投资拍摄 Sherlock 第二季,还没有确定是什么时候拍、拍多少集。
另外,Sherlock (2010)将在10月份在美国 PBS 频道播出。
newlight 的 Blog
在今天的 BBC 晨间节目 Breakfast上,BBC 2010 福尔摩斯探案集 Sherlock 的编剧 Steven Moffat 和监制 Sue Vertue (他们俩是夫妻档)在接受采访中明确表示 BBC 将投资拍摄 Sherlock 第二季,还没有确定是什么时候拍、拍多少集。
另外,Sherlock (2010)将在10月份在美国 PBS 频道播出。
(注意:有剧透)
其实不算是结局,因为虽然 Moriaty 在第3集最后终于亮相,但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 cliffhanger。也许是因为 BBC 还没有决定是否投资拍第二季,创作者干脆吊一下观众的胃口。以这部电视剧的受欢迎程度,排第二季几乎是肯定的了。如果 BBC 真的傻到不拍,那么这个结尾就成了意外的经典。
值得提一下的是 BBC 为这一剧集制作的几个网站。在第3集一开头,歇洛克和华生在拌嘴,他不高兴的是华生在博客上说他“对某些事情的无知令人吃惊”,比如他“不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后来苏格兰场的警探也当面嘲笑福尔摩斯,因为他们都读华生的博客。
福尔摩斯也有自己的网站,就是第一集中提到的“科学推理”,在第3集中一个未知身份的人劫持他人逼迫福尔摩斯破案,他就是通过这个网站的论坛与这个幕后黑手传达讯息的。
第3集播出之后,我们看到华生的博客已不再更新。华生的女友莎拉医生在华生的博客和福尔摩斯的“推理科学”论坛上到处留言,寻找华生,她甚至找到了暗恋福尔摩斯的女法医茉莉的网页(粉色的背景、天真烂漫的字体、猫),给她留言,期待能得到华生的消息。Molly则忙着找 Jim,她的这个被福尔摩斯一言断定是gay的男朋友。
这些网站是不是还会更新,那要看 BBC 的决定了。
今年5月 份有人通过《信息公开法案》要求BBC公布其注册的域名,BBC 公布了154个,都是已经建立了网站,配合BBC节目宣传的。但是 BBC 拒绝公布其它未建网站的域名,以防止他人搭车注册,或是透露出 BBC 的节目规划,想来以上的这些域名都在其中了。
上星期天BBC 的 Sherlock 播出第2集 The Blind Banker,故事中的一个线索是中国黑帮与文物走私。片中的中国黑帮似乎还是100年前的形象,装束神态怪异、在黑色中飘忽地行动、用古老的神秘符号联络等等,难怪 Anna Chen 要在她的博客中骂Sherlock 和编剧和BBC的监制们对于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19世纪的思维定式上。
这一集中的重要女配角是一个中国女孩,虽然这个角色还是“19世纪思维定式”的产物,而且如 Anna Chen 所言,她的命运也是早就注定了的,但是她至少是英国黄金时间电视剧中出镜较长、年轻、形象也好的中国人了。
演这个角色的 Gemma Chan,是近年来出现的年轻一代英国华人演员之一,从曝光度上看,也是比较成功的一个。虽然在Sherlock中她还得说带东方口音的英语,但其实她出生在伦敦,在牛津大学读法律毕业,在戏剧学校受专门训练,已是地道的英国演员。在她的演员专项技能介绍中,英语伦敦口音、英国标准口音(RP)和美国标准口音才是她的本色口音。
BBC 从上周德国站开始,在直播 F1 时,增加了一个 Driver Tracker 选项。这一选项只在网络直播时才能用,在赛道图上,实时显示每个车手的位置。现在直播时,已有车顶摄像头画面、电视/电台直播解说等选项。
这个画面是在 Webber 刚完成换胎,回到赛道时截的,可以看到每个车手的位置,已经退赛的车手在右上角显示。不过这一显示还是有一点不足之处,就是当车手进站时,他就从图上消失了。而今年匈牙利站的重要事件,恰好都是在进站时发生的。
BBC 的2010年版的福尔摩斯探案集 Sherlock 其实只是借了原著的角色与人物关系之后拍摄翻新的21世纪版侦探故事,电视剧的创作者是 Steven Moffat (作品有 Coupling 和 Doctor Who 等)和 Mark Gatiss,在片头字幕上,作者还是打上了“基于柯南道尔小说”字样。这一次新的改编一共只有3集,每集90分钟,就第一集的质量看,我希望BBC能继续拍下去。
华生还是医生,不过这次是一个在阿富汗战场上受伤退役的军医;福尔摩斯还是独行侦探,不过这次的头衔是他“自己发明”的“顾问侦探”(consulting detective)--还是著迷于根据蛛丝马迹分析背景和解开罪案谜团,闲来还更新着一个网站叫“科学推理”(The Science of Deduction)。我相信许多人象我一样去搜索了 Science of Deduction,有趣的是,这个显而易见的目标网站 www.thescienceofdeduction.co.uk 还不是搜索结果中排名第一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这一词组已经早就被人使用过了。如果你上这个网站,你会发现它真的是福尔摩斯编辑更新的网站,然后你不妨点击网页下方的 More Information。
星期天晚上的南非世界杯决赛,是在 BBC 和 ITV 同时直播的,同一个画面,两家电视台各有一套主持和解说班子,当晚实际上有4个电视频道同时直播:BBC One、BBC HD、ITV1、ITV HD。直播比赛的,还要加上 BBC 电台5台(5 Live),BBC 又有另一套主持解说班子,观众在用数字电视看 BBC 电视直播时,可以选择听电视解说还是 BBC Radio 5 Live 的解说。
BBC 和 ITV 联合投标世界杯转播权,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这一方式显然对双方有利,这两家最大的提供免费电视信号的电视台,可以同时声称自己直播世界杯,在购买转播权费用上还可以分担。每场比赛的转播权分配,是由 BBC 和 ITV 内部谈判的结果。这次世界杯,ITV 拿到了英格兰小组赛的前两场,BBC 就拿到了英格兰的最后一场小组赛和对德国那场。
两场半决赛,BBC 和 ITV 各转一场,决赛却由两家电视台同时直播。这场决赛的直播,在收视率上BBC 远远高于 ITV,在共1千8百多万的收视率中,BBC占了1510万,ITV仅占330万。决赛期间,有66%的电视观众在收看世界杯。
显然英国的电视观众,在看重大赛事的时候,如果有选择,还是喜欢没有插播广告的 BBC。
ITV 今年的世界杯直播颇为不顺,英格兰的第一场比赛,ITV HD 弄错了插播广告的时间,竟然错过了第一个进球。接着转播嘉宾 Robbie Earle 卷入荷兰某啤酒公司的“广告游击战”,被 ITV 炒了。ITV 拉上刚从 BBC 投奔过来的 Adrian Chiles 做主持,与 BBC 的莱茵克尔打对阵式。他的粉丝不少,不过碰上决赛这样的直接冲突,ITV 在收视上就完全不是对手。
第3版的 BBC iPlayer 今天开始测试。从 BBC iPlayer 的主页可以直接进入这个测试版。
这个新版的最大特点是引进了社会媒体功能,用户在注册一个 BBC ID 登录之后,除了可以给节目加星之外,还可以用“推荐”功能,向你的社会媒体圈内的朋友推荐,现在已可以自动向 Facebook 和 Twitter 推荐。根据你的观看、加星和推荐,BBC iPlayer 还会向你推荐你可能感兴趣的节目。你还可以看到你在 Facebook 和 Twitter 上的朋友观看和推荐的节目清单。
据 BBC 说,已经和微软谈妥,让用户可以一边看 BBC iPlayer 节目,一边在 MSN Live 上聊天,以后会与其它即时聊天服务合作。我还没有在这个测试版上看到这个功能。
另一个新功能,据报道是可以在 BBC iPlayer 上整合其它传播媒体的节目,如 ITV、 Channel 4 和 Five的节目。我还没有在测试版上看到这个功能,不知道会采用哪种方式,估计不会采用视频嵌入,而是用提供外部链接的方式。在BBC 网站上为其它商业媒体提供链接,引导用户访问外部网站,是BBC最新战略方案的一部份。BBC 还邀请了 Sky参与节目整合,但没有得到回应。
BBC iPlayer 虽然是以在网站上直接观看为主,但没有放弃下载模式,用户需要下载安装一个 BBC iPlayer Desktop 观看下载后的节目。
这篇文章,其实写于去年,但一直未发表出来。我在写“英国大选观察之三”时,想起了电视剧 Long Walk to Finchley 中撒切尔夫人成为议员的艰难道路。现在唐宁街10号中在13年后又出现了一位保守党首相,不妨重温一下对英国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前保守党首相。
撒切尔夫人的影响仍在
撒切尔夫人虽然已经离任近20年,在她对英国政治生活的影响力依然很大。如果今天你与英国人谈起她,会发现意见分歧依然十分清晰,反对她的人会把她与经济萧条、对工会的扼杀、公共事业特别是英国铁路的私有化、贪婪的资本主义、弱势群体福利的丧失、人头税联系在一起;支持她的人会说她把英国从穷途末路的高福利低产出中挽救了回来、确立了伦敦金融中心地位、与欧盟讨价还价毫不让步、打击工会势力提高了英国的竞争力。
她个人的经历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个小店主的女儿,在性别歧视公开化的五十年代,闯入英国政治,在七十年代成为保守党的第一位女领导人,接着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打赢了马岛战争,在两度连任后却在党内被自己人扳倒,其中的戏剧性发展成为影视改编的绝好题材。
撒切尔夫人多次出现在英国影视剧中,近几年比较出名的有写马岛海战的 The Falkland Play,有话剧、广播剧和电视剧多个版本;她还出现在 Alan Clark’ Diaries,Jeffrey Archer: The Truth 这些以前内阁成员为主角的电视剧中。但撒切尔夫人银屏形象中最出名却是ITV1984年播出的木偶剧 Spitting Image,其中的公共人物都是经过夸张了的,但却反映了公众对角色的看法――有时确实是偏见,但偏见往往比现实更深入人心。在 Spitting Image 中,撒切尔夫人把她的内阁成员称为“植物人”(vegetables),反映了她的专断,也说明为什么她在保守党阵营有那么多的敌人。
今年是撒切尔时代――从她1979年竞选获胜担任首相算起――30周年。最近BBC制作的两部电视电影,选择了撒切尔夫人政治生涯的崛起和没落两个不同阶段,放在一起看,可以相互印证,提供了历史视点。
Margaret Thatcher: The Long Walk to Finchley 2008年在BBC Four 播出,这个长长的片名中的关键词是 Finchley,伦敦北部的一个选区,撒切尔夫人议会政治生涯的起点。但走向这个起点的生涯是艰苦漫长的。这部片子讲述的,就是她(当时还是未婚的玛格丽特•罗伯斯)从1949年成为保守党议员候选人之后,通过10年的奋斗终于在1959年成为 Finchley 选区议员的故事。当时女性从政,不仅政治圈子的人们不把她们当回事,而且选民也认为她们“抛开妻子母亲的责任”、甚至认为女性不会思考,不宜从政,障碍重重。
2009年度的英国传播记者协会奖 (Broadcasting Press Guild Awards)揭晓了,和去年一样,BBC的节目占了绝大多数。BBC 的政治讽刺剧 The Thick of It (第3季)获得了最佳喜剧节目、最佳男演员、和最佳编剧奖3项奖。传播记者协会(BPG)的会员是那些为电视电台工作的记者们,所以对时事类的节目比较青睐, The Thick of It 大概会让许多时事记者都感到十分痛快,剧中男主角 Malcolm Tucker 的“充满创意的脏话”本身都成了一种娱乐。原班人马2009年拍摄了电影 In the Loop。《卫报》最近开始每周六推出一个专栏 Malcolm Tucker’s election briefing,这个虚构人物成了“专栏作家”,由获得今年最佳编剧奖之一的 Jesse Armstrong 执笔。
获得最佳单本剧奖的 Enid 是 BBC Four 的女性艺术家系列 Women We Loved 中的一集,最佳系列剧奖是 BBC 拍摄的伊拉克战争题材电视剧。
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 Maxine Peake 主演的两套电视剧 Criminal Justice (第2季)和 The Street (第2季)都是 BBC 近年来很拿手的5集一套的电视剧。Criminal Justice 采取每天1集(1小时)、连续5天播完的方式,因为时间比较充分,允许比较复杂的情节和人物,采用同样方式的还有BBC的 Five Days。The Street 采用是每集独立成篇的方式,有不同的主题,角色们是伦敦同一条街上的邻居,生活有时会出现交集。
BBC版的Wallander 第2季第1集中,有一个情节是男主角Wallander 只身追踪到一个新纳粹份子。第一次看到这个角色的面孔时,我大吃一惊:他原来是 Wallander 手下的一个制服警员!每一集都出现的勤奋认真的Svartman!竟然是杀人放火的新纳粹份子!好几秒之后,我才反应过来:这个演员演的是瑞典版 Wallander 中的警员,在 BBC 版的Wallander 中,他不过是客串一个反角而已。
瑞典作家 Henning Mankell 的 Wallander 系列小说在英国走红之后,BBC 把他的作品拍成了电视系列剧,每集都是电影长度(1个半小时),已经拍了2季共6集,因为大受好评,已经宣布将继续拍第3季。与此同时,BBC 还买下了瑞典版 Wallander 系列剧的播映权,第一季13集已经播完,现在刚开始播第2季,一共也将有13集(这一季在瑞典尚未播出完毕)。
BBC 拍 Wallander 时,并没有改变原著中的人物身份和地点,选择了在瑞典拍摄,虽然主要角色都由英国演员饰演,但显然也用了当地演员,所以才出现了瑞典版的 Svertman 到了 BBC 版成了反面角色的奇怪现象。
我很喜欢这两套 Wallander,都是高质量的侦探悬疑剧。BBC 版是改编自Mankell 的原著小说;瑞典版虽然拍摄在前,但是故事情节却不是来自原著,而是由Mankell 写故事大纲,再由专人写剧本。所以从情节上看,BBC 并不是“重拍”,但是把两个版本拿来比较一下,还是很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