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BBC

女性广播先驱的精彩人生

Hilda Matheson,伦敦国家肖像美术馆收藏,摄影Howard Coster

Hilda Matheson,伦敦国家肖像美术馆收藏,摄影Howard Coster

在之前一期中谈到的爱上安格尔西侯爵女儿的年轻画家瑞克斯·惠斯勒(Rex Whistler),是1930年代伦敦艺术界的活跃人物。在这一时期,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森严的社会等级,引入一股自由开放之风,涌现出一批新兴艺术家,与热爱新鲜事物的贵族世家弟子们交往频密,常有放浪形骸的惊人之举,成为社交娱乐新闻中的宠儿,被称之为“年少光彩之辈”(bright young things),惠斯勒就是其中的一员。

前几天在读有关“年少光彩之辈”的文章时,看到一个名字:薇妲·萨克维尔-韦斯特(Vita Sackville-West),想起我在有关BBC历史的《新噪音》(This New Noise)一书中看到过这个名字。萨克维尔-韦斯特是一名贵族出身的作家、诗人、园艺家,不过我发现更有意思的是她的情人希尔达·马瑟森(Hilda Matheson)的故事,因为马瑟森不仅有多姿多彩的人生,还是一位广播事业的先驱。

(更多…)

Mike Savage:《21世纪社会阶层》

书名:《21世纪社会阶层》(Social Class in the 21st Century) 作者:迈克•萨维奇(Mike Savage) 出版社:鹈鹕鸟(Pelican,企鹅图书旗下分支)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书名:《21世纪社会阶层》(Social Class in the 21st Century)
作者:迈克•萨维奇(Mike Savage)
出版社:鹈鹕鸟(Pelican,企鹅图书旗下分支)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最近在读Mike Savage的Social Class in the 21st Century。此书的材料来自2011年由BBC资助进行的Great British Class Survey,有16多万人参与问卷调查,目的是重新调查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层。Savage是LSE的社会学教授,参与了问卷的设计和数据分析。他们的团队在拿到GBCS的结果之后,又进行了一次传统的问卷调查,选择受访者反映英国的人口收入、地域分布等,然后还有单独的访谈。这部书就是他们的具体分析,写得真不错,刚才看Cultural Capital一章,很有见地。

(更多…)

BBC的诞生、挑战与未来

《经济观察报·书评·BBC与英国政府的“战争”》

BBC在伦敦市中心的总部大楼叫“新传播大楼”(New Broadcasting House),这座U字形建筑的底部和左臂是当今流行的玻璃幕墙结构,它的右臂却是一座二十世纪初装饰派风格(Art Deco)大楼,浅色石墙线条简约,庄重却无压迫感。这座建于1930年代的楼房才是真正的“传播大楼”,从1932年起BBC就在这里制作播出广播节目。BBC总部是可以让公众参观的,如果参加BBC游览团,讲解员一定会带你到传播大楼大堂,那里有一座2米多高的雕塑“播种者”,一个裸着上身的强壮男子站在田野中,左手扶着腰间的袋子,右手伸入其中,眼睛看着远方,准备播撒种子。

2015-09-15.BBCTour

Broadcast House 大堂中的“播种者”雕塑。

这座英国雕塑家埃里克•吉尔(Eric Gill)的作品为什么会出现在BBC总部大堂呢?原来“传播”(broadcast)一词过去就是“播种”的意思。播种时要将种子撒得远远的,日后才能获得丰收,这正符合BBC第一任总裁约翰•里斯(John Reith)对BBC使命的期待:借助电波,向更多的人们传播美德。在大堂墙上,你还能看到“祈祷洒下的种子能结出硕果”这样的句子。1922年BBC成立时,许多人还不太清楚“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中的“广播”到底意味着什么,倒是中文翻译将这个词的原意和新赋予的含义传神地联系了起来:这是一个向广大听众传播信息的工具。

里斯刚上任时,加上他自己BBC一共只有四名工作人员。今天BBC已有超过2万名员工,其中超过5千名是新闻工作者。BBC是英国最大的传播机构,全球知名品牌,英国“软实力”的体现之一。然而在90多年的历史上,BBC曾遭遇各种危险和挑战,争议与危机不断。今天BBC已是英国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问一下他们对BBC的看法,则从拥护爱戴到厌恶仇恨都有。今年英国大选保守党上台,负责主持2017年BBC将宪章重修(charter review)的新任文化大臣本人却对BBC资金来源有预设立场,曾公开反对征收电视执照费。与此同时,BBC的经费在过去五年已实际下降16%,还必须面对来自卫星电视、网络、手机的新挑战。这个机构将走向何处,一切似乎都很不确定。

书名:《新噪音》(This New Noise) 作者:夏洛特•希金斯(Charlotte Higgins) 出版社:Guardian Faber publishing 出版时间:2015年6月

书名:《新噪音》(This New Noise)
作者:夏洛特•希金斯(Charlotte Higgins)
出版社:Guardian Faber publishing
出版时间:2015年6月

在这样的气氛中,夏洛特•希金斯(Charlotte Higgins)的新书《新噪音》(This New Nosie)出版了。希金斯是英国《卫报》艺术版的首席作者,在本书前言中,她介绍说在2013年,主编艾伦•拉斯布里杰(Alan Rusbridger)让她暂停手上的工作,认真花功夫对BBC做一番全面的研究,然后为报纸写一系列长篇报道。当时的BBC士气十分低落,就在一年前,刚刚上任54天的总裁乔治•恩特威斯尔(George Entwistle)因为BBC新闻专题节目在报道名人性骚扰案上的失误而辞职。新任总裁托尼•霍尔(Tony Hall)上任后不久,就不得不宣布中止拖延已久的BBC数字媒体项目(DMI),损失近1亿英镑。

(更多…)

国家与记忆

《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国家与记忆

25年前,一座分隔东西柏林的高墙倒下了。在阅读许多纪念柏林墙倒下的文章时,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德国电影系列《故土》(Heimat)。《故土》被称为德国“普通人的历史”,以莱茵地区农村一户人家及其后代为主角,共有三个系列,第一个系列跨越了一战结束到二战战败之间的历史,第二个系列以1960年代的慕尼黑为背景,第三个系列的开头正是1989年柏林墙上的关卡被打开的那一个晚上,男主角走在街上,一个满眼泪花的陌生中年男人忽然和他拥抱了一下,走开时还在喃喃自语:“从没想到有生之年能看到今天”,那一晚分别多年的男女主角偶然相遇、决定重新走到一起,俩人一起见证了德国统一之后的社会经济变迁。

《故土》以柏林墙倒下作为第三系列的开始,因为那标志着一个“新”的德国的开始。如果说德国是欧洲最年轻的国家之一,许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25年之前,当时的东西德国在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上是两个很不一样的国家,统一后的德国,不仅经历了一场政治架构的重组、经济的整合,同时作为国家重建的一部分,德国人还必须再次构建一个可认同的国家身份,这一过程所依赖的,是德国人共同拥有的文化历史,也就是一个民族共同拥有的记忆。

书名:《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Germany: Memories of a Nation) 作者:尼尔•麦克格雷戈尔(Neil MacGregor) 出版社:Allen Lane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书名:《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Germany: Memories of a Nation)
作者:尼尔•麦克格雷戈尔(Neil MacGregor)
出版社:Allen Lane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共同的“记忆”在构建国家身份中的关键意义,正是《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Germany: Memories of a Nation)一书的主题。该书的作者是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克格雷戈尔(Neil MacGregor),这本来是他为BBC电台4台主持的一个系列广播节目,分30集,每集15分钟,选择一个事物作为德国国家记忆的象征,围绕这个事物讲述德国历史的某一个片断,以及这个片断对德国、德国人的意义。这个节目在今年下半年播出,同时在大英博物馆举行同名的专题展览,展出这个系列中提到的物品。

(更多…)

坚守中立与独立 公共媒体的挣扎

《经济观察报·坚守中立与独立

几个星期前,在BBC星期日早晨的时事分析节目中,主持人安德鲁•马尔(Andrew Marr)正在采访苏格兰首席大臣、苏格兰民族党(SNP)领袖沙尔蒙德(Alex Salmond)。在这个直播环节中,马尔向沙尔蒙德提问说如果苏格兰独立,将如何解决苏格兰的欧盟成员国资格问题,在稍带火药味的对话中,马尔说道:“我得说(如果独立后的苏格兰被要求重新申请欧盟成员国资格的话),我觉得这会很困难。”沙尔蒙德当即插话:“等一下,这是你个人的观点,还是BBC的官方立场?”马尔答道:“都不是。我对此没有任何观点,BBC也没有任何立场。”

虽然马尔立刻澄清他的“会很困难”说法并非表达自己立场,而是在重复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José Manuel Barroso)的观点,但在节目过后,SNP发言人依然公开批评BBC偏袒,并要求BBC澄清其在苏格兰独立公投中的立场。这场全民公决在今年9月举行,将决定苏格兰居民是否支持独立,SNP是目前苏格兰地区的执政党,苏格兰独立一贯的积极倡导者,也是这场全民公决的发起者。沙尔蒙德指责BBC在报道中偏袒反方立场,他的理由不仅仅是BBC作为媒体有很强的影响力,更是因为作为一家公共传播企业,BBC不仅要提供公共服务,还必须在报道中保持中立。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92):朋友与叛徒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朋友与叛徒

书名:《朋友圈内的间谍》(A Spy Among Friends) 作者:本•麦金泰尔(Ben Macintyre) 出版社:Bloomsbury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书名:《朋友圈内的间谍》(A Spy Among Friends)
作者:本•麦金泰尔(Ben Macintyre)
出版社:Bloomsbury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英国间谍机构MI6有时候会在报纸上做广告鼓励报名,每次的设计都颇有新意,让人争相议论传播。MI6有自己的网站,一眼看去和其它的政府网站没什么差别,在二十一世纪,连当间谍也平民化了。

过去可不是这样,记得在英国著名间谍小说作家勒卡雷(John le Carré)的小说中,曾经提到在牛津剑桥等大学里,有所谓的“星探”,即一些和MI6关系密切的人士,负责向MI6推荐合适的人选。有志当间谍的年轻人必须通过这些“星探”介绍,如果是自己找上门去,那连门都找不着——直到1994年,MI6的存在才被正式认可。

所以过去英国的间谍都来自一个狭小的社会阶层,有相似的背景:出身于上流社会家庭,从小接受良好教育,在寄宿私校长大,在牛津或者剑桥上大学,在军队、外交部或是报社呆过。在过去,这些人是属于所谓“生来的统治阶层”,一切教育和练历,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统治者”。有这样背景的人,当然不可能出卖国家,是最可靠、最有能力的间谍。

(更多…)

2013年英国文化回顾

《经济观察报·2013英国:文化创意出奇葩

在经济持续不振的大环境下,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就显得格外突出。以下只是2013年英国文化事件中的一些例子。仅凭个人看法,未免挂一漏万。

出版

2013年小说布克奖(Man Booker Prize)被新西兰作家埃莉诺•卡顿(Eleanor Catton)的小说《星光》(The Luminaries)夺得,这位28岁的女作家因此成为布克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英国出版社格兰塔(Granta)当初选择这位没有名气、才写过一本小说、来自新西兰的作家,是相当有眼光和勇气的。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84):英国的合与分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联合王国”的合与分

书名:《合与分》(Acts of Union and Disunion) 作者:琳达•科莱(Linda Colley) 出版社:Profile Books 出版日期:2014年1月

书名:《合与分》(Acts of Union and Disunion)
作者:琳达•科莱(Linda Colley)
出版社:Profile Books
出版日期:2014年1月

前些天和一位英国朋友聊及苏格兰独立问题,今年9月份苏格兰将举行全民公决,确定是否独立。其间我们谈到英国公众人物中有许多是苏格兰人,从前首相布朗到BBC的著名主持到网球选手穆雷等等。她非常引以为自豪,因为她本人也是一位优秀的苏格兰人,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虽然她更认同苏格兰,但是和其他许多生活在英格兰的苏格兰人一样,在全民公决中她没有投票权。

这位朋友的心态,很好地体现了英国在身份认同上的现状:“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大不列颠”(Great Britain)等全国性的身份认同,远不及“英格兰”(England)、“苏格兰”(Scotland)、“威尔士”(Wales)和“北爱尔兰”(Northern Ireland)等地域身份认同来得强烈。我用了“等”字,是因为除了我们熟知的4个区域之外,还有对其它更小地域身份认同,比如英格兰西南角的康沃尔(Cornwall)、苏格兰东北外海的奥克尼(Orkney)和设德兰(Shetland)岛等。

(更多…)

英国出版动态(81):2014年图书出版展望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2014年英国图书出版展望

有关狄更斯的电影 The Invisible Woman

有关狄更斯的电影 The Invisible Woman

2013年10月份,前曼彻斯特联队主教练弗格森(Alex Ferguson)出版了《我的自传》(My Autobiography),出人意料的畅销,根据尼尔森图书统计(Nielsen BookScan),这本书在2013年在英国共售出近65万册,排名全年图书销售量首位,甚至超过了美国畅销小说作家丹•布朗(Dan Brown) 的小说《炼狱》(Inferno)。

不过尼尔森的这份统计数字,只计算了印刷版图书的销量。据另一家咨询公司的估计,英国的电子书出版增长迅速,已经达到英国图书出版总量的17%。然而电子书的销售却迟迟不能整合到图书出版统计中,最大的原因是亚马逊(Amazon)公司不肯公布从Kindle阅读器上下载的图书统计资料。Kindle占有下载图书量的79%,没有亚马逊的合作,电子书的下载排行就是个迷。

(更多…)

Death Comes to Pemberley

Death Comes to Pemberley

Death Comes to Pemberley

Death Comes to Pemberley 改编自 PD James 的同名小说,2013年圣诞节假期在 BBC 电视频道上分3天连续播完。PD James 是英国一位著名的犯罪悬疑小说作家,她用PD,而不是Phyllis Dorothy,不知道是不是和JK Rowling一样,担心一位女性作家的名字会影响她的小说的销量。

Death Comes to Pemberley 谈不上是Pride and Prejudice的续集,而是借简•奥斯汀这部小说的人物和场景设置,这毕竟是一部犯罪悬疑小说,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型。

Death Comes to Pemberley

Death Comes to Pemberley

但是观众必然会不自觉的和Pride and Prejudice小说,特别是影视改编版本比较。如果说Death Comes to Pemberley 中的Darcy 更阴郁,Lizzy更憔悴,应该不是很过分?当然我是在和1995年的电视版本相比。有时候会觉得 Darcy 不可理喻,比如他对 Lizzy 抱怨她家、特别是她妹妹Lydia Pemberley带来的恶名甚至灾难,却没有想道 Wickham 对Pemberley 名声的影响,早在 Bennett 一家出现之前已经造就,比如 Georgiana 差点和他私奔?这只能说是悬疑小说对人物性格一致性的锤炼原不需要那么认真。在电视剧的所有主要角色,似乎个个都比较烦躁,只有 Lydia 带来了一些喜感,可能是剧中最有意思的角色。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