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对抗气候变迁 要政治勇气还需民意支持

距离哥本哈根气候变迁峰会的日子越来越近,这次峰会,被一些人称为21世界第一个10年中最重要的一次国际会议,因为在这次会议上,将出台取代《京都协议》的新的全球碳排放协议。前几天负责起早哥本哈根协议的联合国FCCC公布了一份200多页的协议草案。终于在联合国大会和G20匹兹堡峰会期间,中国和美国都相继提出了较为激进的对抗气候变迁的承诺,让人们对哥本哈根峰会增加了一点信心。

《南方都市报 评论周刊》 因金融危机而沉寂下来的有关气候变迁讨论,最近再次成为热点,原因是离12月哥本哈根峰会越来越近,这次联合国气候变迁峰会意义重大,将会确立今后几十年消减碳排放的目标。所以在12月之前,各国政府、环保组织和工业界都在明确立场、为自己在谈判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今后几个月内的讨论,将会集中在碳排放税 (carbon tax)的制订、碳汇交易(carbon trading)的监管、和低碳技术的扶持等方面。要在对抗气候变迁上取得成功,各国的决策者们必须有甘冒风险的政治勇气,同时需要赢得民众的支持。

通过经济手段征税,把碳排放作为一项成本,计入工业生产和个人生活中,在经济学上顺理成章,但在政治上却有着极大的风险。既难以得到工业界的支持,也不容易说服选民。虽然是以碳排放名义征税,却往往会被认为是政府变相加税,或者是通过人为增加成本来压缩市场需求,不得人心。

这就是为什么法国总统萨科齐最近提议征收碳排放税之后,在欧美国家受到了广泛关注,被看作是萨科齐的一项政治冒险。在最近一项民意调查中,三分之二的法国人反对这项碳排放税。

与缴纳碳排放税相比,工业界更愿意参与碳汇交易。不仅在碳汇交易的规则制订上,工业界往往有较大的发言权,而且还可以通过投资或技术创新,减少支出,甚至通过交易盈利。因此在工业界的游说下,碳汇交易经常成为一项商业活动,其降低碳排放的本意往往被大为削弱。以欧盟将于2012年实施的航空业“碳排放封顶加交易”计划为例,欧盟委员会将会先确定一个总封顶值,其中的85%属于免费配额,航空公司碳排放如果超标,可以购买额外的碳排放配额。这一计划其实已经对航空企业做出了许多让步。但因为这是世界上首次对航空业的碳排放实施监督,算是走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但最近英国的气候变迁委员会指出,这项计划不够大胆,欧盟应强制航空公司购买全部的碳排放指标,这项提议当即被英国交通大臣否决,因为政府显然不愿意看到航空业的竞争力因此受到削弱。

然而即使是这项没有太大野心的碳汇交易计划,因为覆盖了飞往欧洲的所有航班,依然受到了美国航空业的指责,声称欧盟没有权力替其他国家做主,并游说美国政府向欧盟施加压力。

对于工业界来说,碳排放税和碳汇交易,都不是上策,它们最愿意看到的,是政府支持低碳技术的开发。在这方面各国政府的侧重有所不同,法国一向是优先发展核能,英国政府曾经重点扶持风力发电,现在已转向鼓励开发火力发电站的碳抓取(CSS)技术。最近中国和美国公布绿色能源技术的合作,一旦全面投入,将会让两国在低碳技术,包括太阳能、风力发电、CSS和智慧型电网上获得全球领先地位。征收碳排放税会直接影响个人收入、参与碳汇交易可能会让生产成本增加,那么为避免在这两方面付出代价,能不能光靠技术进步就缓解全球变暖呢?人类真的可以不改变生活方式、“无痛”对抗气候变迁?这一话题,在代表各方利益的游说集团之间争论已久。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机构和个人已经行动起来,承诺主动降低自己的碳排放量。最近在英国兴起的10:10行动,参与者承诺在2010 年降低10%的碳排放,就是一例。这些活动本身也许不会有决定性的效果,但是至少能保持一种压力,在对抗气候变迁上,为有政治勇气的决策者提供民意支持。

2 Comments

  1. […] 原文链接:http://taohuawu.net/2009/10/01/climate-change-talks-and-efforts/ 2009年10月2日15:43 标签: 哥本哈根峰会, 气候变迁, 碳汇交易, 碳汇市场 订阅评论 发表评论 | Trackback […]

  2. […] 当然对抗气候变迁,最理想的、也是最符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念的办法,是凭借科技进步,发展干净而便宜的能源,代替烧煤的火力发电站。在没有明显的替代能源的状况下,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的所谓的“碳节食” (carbon diet)就成了发达国家的主张――这符合上述环境保护主义的理念。但是“碳节食”在发达国家可能意味着开电动车、安装屋顶太阳能板――这已经不容易说服大众了;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却意味着放弃享受工业化带来的各种舒适和快乐――自然谁也不答应。因为维护自身利益而发生的冲突,正是哥本哈根峰会难以成功的原因。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