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公布》
获得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是英国爱丁堡大学的荣休教授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和比利时科学家弗朗西斯•恩勒特(François Englert),奖励他们对理论物理研究的贡献,特别是提出了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其实希格斯在1960年代就提出了这个概念,已被许多理论物理学家接受,但是几十年来却从来没有人能证实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直到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器(Large Hadron Collider)终于“找到”了希格斯玻色子,为这一理论找到了实验的证据。
凑巧的是,今年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Royal Society Winton Prize for Science Books)本周公布的获奖图书《宇宙尽头的粒子》(The Particle at the End of the Universe)写的正是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历史。在量子物理学研究中,提出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只是科学发现的一部分,要找到证据,通常要花更大的努力。科学家们所面临的难题是如何说服社会为他们的研究提供支持,因为量子物理学的实验,往往需要投入巨资,却又没有什么能够立刻产生的实际用途:欧洲在大型强子对撞器上投资约为75亿欧元,但它既不能用于国防又无法治愈癌症,值得吗?本书作者、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家肖恩•卡洛尔(Sean Carroll)的回答是非常肯定的,他认为和其它基础科学研究一样,量子物理研究为人类探索宇宙新知,“让人类生活更充实”,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本书的副题就叫作《寻找希格斯玻色子,发现一个新世界》(The Hunt for the Higgs and the Discovery of a New World)。
遗憾的是,这样的理念在现实面前往往会碰壁。《宇宙尽头的粒子》一书中提到,1980年代美国曾经计划兴建一座超大型的对撞器,但是这座预算达44亿美元的对撞器却因为缺乏经费支持而泡汤了。后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挑起了这幅担子,20个成员国,包括未加入欧盟的挪威分摊经费,所以说位于瑞士日内瓦地下的大型强子对撞器是欧洲纳税人共同投资的科研设施。这本书就是这样一本既有科学历史、又涉及政治纷争的读物。
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可以说是同类图书奖中地位最高的一个,每年世界各地出版的科学图书,只要是以英语写作,能在英国买到,都可以入选。卡洛尔既是一位理论物理学家,又是一位科普作家。这种科学家兼科普作家的身份特色,在今年的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上非常突出,获得提名的6本科学图书中,5本的作者都是在职的科研工作者,写的是与他们的研究相关的题材:
《鸟的感官》(Bird Sense: What It’s Like to be a Bird)从鸟类的视角、通过描述鸟类的感官来揭示环境生态对鸟类生存的影响,所以才有副题《做一只鸟儿是什么感觉》。这本书的作者蒂姆•伯克黑德(Tim Birkhead)是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动物行为学教授、科学历史学家。他本人既是皇家学会会员,又是一名科普作家。
《从细胞到文明》(Cells to Civilizations: The Principles of Change That Shape Life)的作者恩里克•科恩(Enrico Coen),是英国诺里奇的约翰•英尼斯(John Innes)中心的植物分子遗传学家。他在这本书中用了许多事例,试图阐述生命变更的四大途径:进化、发育、学习和文化的发展,虽然看上去迥然不同,却遵循同样的原则。
《海洋生命》(Ocean of Life)一书的作者卡勒姆•罗伯茨(Callum Roberts)是英国约克大学海洋保护学教授,一直积极倡导对海洋生态的保护,这本书充分展现了作者对海洋的热爱,既有许多有关海洋生物的知识,又充满了对海洋生态遭受威胁的担忧。
《光芒碎片》(Pieces of Light: The New Science of Memory)一书我曾经在这里介绍过,作者查尔斯•费尼霍(Charles Fernyhough)是英国杜伦大学心理学副教授,他的研究重点是儿童早期的记忆构建,即人脑对所谓“自传体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存储与重建。
在今年获得提名的6本图书中,唯一一本作者不是科研工作者的是《并非如你相像一般:二十一世纪动物寓言集》(The Book of Barely Imagined Beings: A 21st Century Bestiary),作者卡斯珀•亨德森(Casper Henderson)是一名资深的科学事务记者和编辑。这本书中的27则“寓言”,其实是27种真实存在的动物,写的是人类对这些动物的了解历程,以及这些动物为人类了解自然做出的贡献。这27种动物,有些是进化史上的关键物种,另一些则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还有一些只是非常特别和有趣。
既有从事科学研究的经验,又有出色的文笔,这在科普创作中,大概是最好的搭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