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文化点滴

英国文化观察点滴

高雅艺术:到皇家内廷到公共殿堂

英国国家美术馆展览《提香:爱·欲·死》

最近英国的“封城”措施已渐渐放松,博物馆美术馆重新开放。英国国家美术馆今年的重头戏《提香:爱·欲·死》(Titian: Love, Desire, Death)终于可以跟公众见面了。这场艺术盛宴本来应该在今年3月开幕,却赶上“封城”只能闭馆,好在展览日期现已延长到明年1月。

(更多…)

可以触摸的历史

Isabella d’Este

最近听了英国作家兼电台主持人莎拉·迪南(Sarah Dunant)为BBC电台4台做的一个广播节目,其中她提到自己今年年初到意大利北部城市曼托瓦(Mantua)的公共档案馆阅读历史资料的故事,非常有意思。档案馆存放了大量伊莎贝拉·德斯特(Isabella d’Este)的信件,这位嫁给曼托瓦城邦之主的侯爵夫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云人物,据说光采照人、风度优雅,而且博学多才、支持艺术又喜爱时尚,是当时贵族妇女争相模仿的对象,有一种说法称伊莎贝拉还是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模特。更重要的是,她还有高超的外交和政治技巧,在丈夫外出征战和儿子未成年期间,常以摄政王身份治理城邦,甚至在曼托瓦遭受军事威胁时,成功率众保住了城邦地盘。

(更多…)

网上看戏

英国“封城”期间所有公共娱乐活动取消,许多艺术表演转到网上。英国国家剧院原本就有一个“剧场直播”(NT Live)节目,观众可以在电影院内观看现场直播的剧场演出。疫情期间,剧场和电影院都关门了,于是国家剧院把过去录制好的剧场直播节目放到网上,并且采用逐步推出、定点播放的方式,形成一种观众在一起欣赏同一场演出的仪式感。

(更多…)

中国经典戏剧在英国

本文写于3月底,最近得知爱丁堡皇家剧院已决定关闭停业,至少要到明年才会重新启用。

《春灯谜》和《男王后》演出宣传画

前一阵子英国还未全面关闭餐饮娱乐场所时,到爱丁堡市中心的兰心剧院看了一场奇特的演出。说实在的那算不上正式演出,而是所谓的“读剧”。舞台上只有一把椅子和几件简单的道具,演员穿着平时的衣服,没有化妆,手里拿着剧本读台词,配以走台和肢体语言,有时还会跟着现场一位苏格兰民歌手的配乐唱几句。

但是演出依然出神入化,观众看得津津有味。那天的剧目之一是根据明末政治人物和戏剧家阮大铖的剧本《春灯谜》改编的舞台剧,作为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中国经典戏剧翻译项目的一部分,由精通中国历史文化的英国学者夏丽森(Alison Hardie)翻译。

(更多…)

我在英国听广播

BBC电台,这里还不包括BBC的地方电台

最近刚上台的英国保守党政府文化大臣“劝告”BBC需与时俱进,学习流媒体平台Netflix提供愿者付费的方式,于是电视执照费是不是需要改革又一次成为热门话题。由于电视执照费主要用作BBC的经费,总有人以自己不看电视为由支持将其废除,而这时候一定会有人出来提醒大家BBC不光是电视,还有几十个广播电台呢。没了这些电台,日子怎么过?

(更多…)

三年级班的合影

Tate Year 3 Project exhibition

去年圣诞节前去了一趟伦敦的泰特美术馆(Tate Britain),在恢宏雅致的中庭漫步时,被一位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叫住,请我为她和儿子拍一张合影。似乎是看到了我眼中的疑问,她主动说道:“我们已经找到他的照片了”。她想要拍一张全景,以中庭墙上密密麻麻排列着的班级合影为背景。
这一天,泰特美术馆内这样的参观者很多,有些甚至是一家三代一起出动,在墙上的几千幅合影中搜寻自己或家里的孩子。我遇到的这位妈妈,她儿子的照片想必就在其中。每幅合影不过笔记本电脑大小,一幅接一幅从墙上一米多高处一直排到天花板,每面墙都排得满满当当。专门有工作人员操作移动式放大镜,随时准备着根据需求推到指定位置,让参观者仔细查看挂在高处的合影。

(更多…)

美妙歌喉汇成乐章

左边这座建筑是国王学院礼拜堂

去年夏天,我有机会到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内转了一圈,其中的礼拜堂是唯一对外开放的建筑。国王学院是英王亨利六世在15世纪所建,故有国王学院之名,礼拜堂由亨利六世在1446年亲自奠基,但是直到近70年后,亨利八世在位时才修建完成。哥特式风格的礼拜堂外观恢宏,内部华美,有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扇形拱顶,墙上是绚烂精致的彩绘玻璃花窗。礼拜堂一直在使用,只在大学假期才向游客开放。

(更多…)

林中的现代主义住宅

《无尽之夜》中男女主角第一次见到新楼

新版电视系列剧《马普小姐探案》中有一集《无尽之夜》(Endless Night),剧中一位年轻的建筑设计师为男主角设计修建了一栋住宅。男主角看中的地方是一片树林之中一座老屋的原址,建筑设计师把老屋完全拆除,按自己的想法修建新楼。当男主角和新婚妻子再次回到这片树林中时,看到的是一座全新的现代主义建筑,整幢房子以钢筋混凝土建成,上下两层,住宅区在楼上,巨大客厅的外墙整面都是玻璃,远远看去仿佛是悬浮在树林中的白色盒子一般。

(更多…)

插画中的旧时光

1803年圣吉尔斯大教堂北侧,即面向皇家大道的一侧

两年多前,我从爱丁堡大学附近的一家旧书店里,买到几幅A3大小的建筑和风景素描画,题材都是爱丁堡中心和周边的景色,风格简约,线条清晰。仔细看说明,得知这些画都来自一本名为《旧时的爱丁堡》(Edinburgh in the Olden Time)的图册,“旧时”在这里是指1717至1828年,我买下的那幅爱丁堡市中心圣吉尔斯(St Giles)大教堂的素描,原作于1803年。整部画册共有63幅画,在1880年出版,证明怀旧心理不是当代人独有,现在的我们翻印老照片,19世纪末的人已经在重印旧时画。

(更多…)

语言之美

爱丁堡图书节有专门的摄影师给应邀参加的作者拍摄肖像

每年8月的爱丁堡图书节,对我来说已是一项非常熟悉的活动。图书节规模越来越大,夏洛特广场已经不够用,从去年开始把大门对面的乔治大街占了一段,搭建临时演讲厅和书店。听众们依然非常踊跃,有一次我去主会场,发现座位安排做了些改动,座位数量增加到750,而当天仍然满座。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