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和爱丁堡大学东亚系讲师朱珠博士合作翻译了 Edwards Hollis 的 The Secret Lives of Buildings。今年这本书的简体中文版已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Edward Hollis 是爱丁堡艺术学院(现已并入爱丁堡大学)的讲师,他的这部作品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建筑历史图书,也是吸引我们翻译此书的原因。我们给中文版起的名字是《建筑的前世今生》,以下是我们为中文版写的《译后记》。

《建筑的前生今生》简体中文版
作者:Edward Hollis
翻译:朱珠、吕品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建筑的前生今生》译后记
在2010年的爱丁堡图书节上,本书作者爱德华•霍利斯向听众展示了一张幻灯片。照片从爱丁堡市中心王子大街中段北侧向南拍摄,前景中是苏格兰国家美术馆大楼,一座长方形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大楼,楼前是一排爱奥尼式的立柱,在稍远处的山坡上,是爱丁堡大学“新学院”(New College)的两座哥特式塔楼。看着这两座不同风格的建筑,游客们很容易想象它们建于不同时期,因为新古典主义兴起于十八世纪,而哥特式盛行于十三世纪。但实际上,这两座建筑的设计师是同一人,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威廉•亨利•普莱费尔(William Henry Playfair),两座建筑建成的时间相差不过十几年。
英国虽然在二战中获胜,但几年的战事,几乎让国家经济破产。在战争胜利,和平到来的喜悦过后,老百姓发现仍然要面对食品服装配给制,甚至原来不限制供应的面包都开始了配给。面临经济萧条、物资紧缺、人民生活拮据,年轻漂亮的伊丽莎白公主的结婚典礼,就成为鼓舞全国人心士气的喜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