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Queen (2006)
译名:《英女皇》(香港)/《黛妃与女皇》(台湾)
导演:Stephen Frears
编剧:Peter Morgan
主演:Helen Mirren, Michael Sheen
去看 The Queen 的这一天,《每日电讯报》的头条是 Blair Battles to Survive,难怪当电影中的女王对布莱尔说“You’re afraid one day it may happen to you.” 观众都笑了。其实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时常能听到观众会心的笑声。导演 Stephen Frears 说:“我当然不会知道当时皇室和首相之间到底说了什么。如果你知道具体对话请告诉我。” 但电影给观众的真实感非常强烈,不仅仅是容貌和口音--其实 Helen Mirren 表演的口音比伊丽莎白二世的好听--而是观众相信,那些对白的确会出自女王和布莱尔之口,或者是通过对他们的道听途说的了解,或者是出于希望他们会这么说话。总之,这部电影不是来暴露什么内幕新闻,但会让观众觉得角色的行为非常合理。
电影的最成功之处,也是为什么 Helen Mirren 的演出得到普遍称颂的原因,是在表现出一个恪守传统的伊丽莎白二世如何在一个自认为代表新风气的首相的说服下,抛开“祖宗留下的规矩”,接受--但不是全心拥抱--“公众情绪”而做出的妥协。对我来说,本片最精彩的对白是结尾处,布莱尔再次觐见女王的时候,布莱尔神采飞扬、志得意满,伊丽莎白二世含蓄地接受了他们之间关系的接近,但同时表示她并不认同布莱尔对小报媒体头条过分关注的倾向。女王是否真会和布莱尔在花园散步亲切交谈?我们都愿意这么想象吧。
女王
伊丽莎白二世是个非常注重传统和责任的人。她有着对自己作为女王的责任感和需要付出的牺牲的认同。我看过她小时候的纪录片,10岁左右的样子,和她妹妹玛嘉烈公主在一起和父母度假,她身上的那种很自然的端庄自敛的“女王相”就非常明显。这种传统与仪式的另一面就是与公众的距离感和皇室的神秘感,伊丽莎白二世大概只有到了皇室的夏日住所、苏格兰的巴尔莫拉城堡 (Balmoral Castle) 才有了心情的宁静和家庭生活的温馨。她自己开着越野吉普在城堡领地疾驰、在溪流中巧遇麋鹿的细节,很可能是虚构,但伊丽莎白的由责任感带来的孤独感、以及需要回归荒凉的山野中才能自由地呼吸和思考的意念体现得非常透彻。
布莱尔
1997年布莱尔上任首相给英国民众带来的欣喜是不可小视的。在一个年轻英俊、充满感召力的首相领导下,英国人觉得终于可以拥抱一个全新的时代了,一个古老的国家也可以“酷”了,可以抛弃“坚忍无言”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了。黛安娜的去世,彷佛是给公众宣泄自己的感情提供了一个渠道。同时他们要求国家领导人“能够理解他们的感情”。布莱尔敏锐的政治嗅觉、对公众情绪的体察,正是他的强项。电影中展示了一点布莱尔政府的运作方式--随意的环境(“call me Tony”)、对媒体特别是小报头条的关注、穿着纽卡斯尔联队队服在家中厨房给女王打电话(不要小看这个细节,足球是草根运动,符合工党的形象)、得力的新闻关系顾问(布莱尔都惊异在收到消息一个小时内,首相发言稿就准备就绪了)。导演在这里的成功之处是表现出女王和布莱尔之间的差别,但并没有因此走向脸谱化布莱尔,这其中有演员 Michael Sheen 的功劳。可惜布莱尔与共和派的夫人之间对皇室存在意义的讨论并没有展开,所以我们不知道布莱尔的行为是政治理念、审时度势、还是兔死狐悲,但他对Alistair Campbell的一番叱责提升了他的银幕形象。
这是部导演和演出都拿捏得十分准确的电影,让人觉得毫无累赘之处,没有花太多时间交代背景故事--黛安娜的身世仅用巴黎最后的一晚的新闻片段和黛安娜过去的几个公众镜头就简洁地交代过去了,几个配角出场不多,但个性仍然十分鲜明。看这样的电影是种享受。
度过这次危机后,女王的受欢迎程度又再次上升。共和派虽然在理念上继续反对皇室存在,但也明白打不过伊丽莎白二世。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公众想象中的更完美的版本,难怪去年女王到议会做“年度演讲”(Queen’s Speech)--又一个重要的传统仪式时,众议院议长也忍不住开个玩笑“是不是由 Helen Mirren 来念?”
[…] newlight 的 Blog « 法国人也不鸟艺术电影了?The Queen (2006) » […]
两点补充:
英国影评人 Mark Kermode 曾说虽然他喜欢 The Queen,但是“It is for TV”。确实 The Queen 更象是一部电视电影 (TV Movie)。不过在当当今电视纪录片纷纷上大银幕的情况下,The Queen 上大银幕,让更多人看到没什么不好。
艺术评论人 Mark Lawson 在他《卫报》上的文章 Hollywood in the Mirror 中提出一个非常尖锐的观点。他说好莱坞喜欢 The Queen,并不是英国人想像的是因为美国人暗中嫉妒英国有皇室,而是因为伊丽莎白二世的处境让好莱坞的明星感同身受,当他们希望私下悄悄处理家庭事务时,却发现小报凭此大做文章、周围的人也是各怀鬼胎。The Queen 仿佛在告诉这些明星,他们也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
Many of the actors, actresses and directors of Hollywood, sitting over their Oscar ballot papers, may have recognised aspects of this situation in their own careers, having themselves been victims of tabloid editorials, fickle aides and the government. They see Elizabeth II as an example of that cherished plotline in American cinema: The Star Who Came Through.
[…] The Queen (2006) 《英女王》 导演:Stephen Frears 编剧:Peter Morgan 主演:Helen Mirren, Michael Sheen […]
[…] The Queen (2006) 都知道皇室礼仪(protocol)的重要性,还有一个谜团,到底有没有 kissed hands […]
[…] Elizabeth I (2005) 的 Helen Mirren 了,但 Helen Mirren 最出名的是毕竟还是 The Queen 中的 […]
[…] Peter Morgan,他和 Michael Sheen 之间的合作已经有《君子协定》(The Deal)、《女王》(The Queen)。两部片子中 Michael Sheen 演的都是 Tony Blair,难怪《卫报》影评人 Peter […]
[…] 2008年的英国,没有象上一年那样,出现多部叫好叫座的商业片(Atonement,The Queen,Casino Royale)。2008年的007新片Quantum of Solace 照例大收,但乏善可陈。其它一些受到好评的商业片如The Duchess、In Bruges等,则没有足够的气势。但是在独立制作和艺术电影上,2008年英国还是出现了一批相当受好评的作品。当然什么是英国电影有时不好界定,这里采用的还是以“大部份主创人员来自英国”这个粗略的标准。 […]
[…] Tim Berners-Lee。女王到似乎并不畏惧新鲜事务和对科技发展,在电影《女王》(The Queen)中,Helen Mirren […]
[…] 每年猜奥斯卡奖,凭借的信息主要是提名电影的“声势”和当时的“情绪”。有时候某部电影年内获奖无数,在“声势”上盖过了所有竞争对手,夺得奥斯卡奖势不可挡。典型的是2007年英国电影《女王》(The Queen),女主角Helen Mirren 自从电影在威尼斯电影节上首映之后,频频获奖,成为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的不二人选。“情绪”就是一种比较难琢磨的东西,同一年的 Martin Scorsese,虽然许多人认为《神鬼无间》(The Departed)不是他的最佳作品,但当年的“情绪”是这是在终身成就奖之前,给这位备受仰慕的导演一尊“真正”的奥斯卡奖杯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
[…] Channel 4 出资拍摄了《女王》(The Queen, (2006)),Michael Sheen 演的是1997年的布莱尔。这次有大牌 Helen Mirren 加入, Channel 4 […]
[…] Channel 4 在2009年拍摄了5集的电视连续剧 The Queen。这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想法,每一集由不同的女演员饰演伊莉莎白二世,每一集集中在女王执政期间的一段重要历史事件。因为电影《女王》(The Queen, 2006,也是 Channel 4 出品)的巨大成功,这部电视剧很明智地跳过了1997年戴安娜王妃车祸去世这一段历史。 […]
[…] 4的《4台档案》(Archive on 4)节目Dramatise New Labour中,《君子交易》和《女王》(The Queen (2006))的导演 Stephen Frears 对主持人、诺丁汉大学英国政治中心主任 Steven Fiel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