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 Rotating Header Image

文化点滴

英国文化观察点滴

塑造景观的无形之手

”粉红城堡“ Craigievar Castle

最近到苏格兰东北角的阿伯丁郡乡村转了一圈,其中有一处是早就想拜访的“粉红城堡“。这座城堡的正式名称是克雷吉瓦尔城堡(Craigievar Castle),一座苏格兰贵族式(Scottish Baronial)风格的建筑。

(更多…)

英国菜赶上法国?

Rick Stein’s Secret France

英国电视上,有关烹饪的节目数不胜数,有些是直接教你做菜,比如Delia Smith、Jamie Oliver、Nigella Lawson,另一些是到各地巡游加上做菜,有点旅游+烹饪的意思,节目中会展示所到之处的特色菜肴,这类节目与美食节目不同的是,它们的侧重点在厨师和菜肴制作过程。

第二类节目中,Rick Stein的节目是我比较爱看的,最近在BBC TWO看《里克·斯坦的秘密法国》(Rick Stein’s Secret France),是2019年拍摄,不由得让人想到节目中出现的法国餐馆是否安然度过了疫情带来的冲击?

(更多…)

乡村巧手艺术家

昨天出门,碰巧看到附近一家教堂墙外挂着一条简单的横幅,上面写着“艺术展览,免费入内”。作为附近的居民,我有时会收到免费派送的社区新闻简报,知道这里有一个由居民自己组成的“绘画和手工艺小组”,还定期举行活动,想来这个“艺术展览”就是展示这个小组的作品。

之所以这么猜测,是因为前一阵子刚去参观了爱丁堡城外的一个艺术展览,展出的也都是本地艺术家和爱好者的作品,还买回来了两件陶器。

(更多…)

珍惜现在的所有

达尔文笔记本。图片来自剑桥大学图书馆

最近一则新闻可能会让生物学家和图书管理员高兴不已:达尔文的两本笔记本,在丢失22年后,忽然物归原处。

(更多…)

多多益善守护神

2022年历的封面,题材是为重压之下的人们带来安慰的“圣人、智者和神明”(saints, sages and deities)。

4月23日是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Saint George)的庆祝日。前几个星期为《看世界》杂志写了一篇有关守护神的故事,文中提到的Valerie Pellatt教授自己制作的年历,这是她众多艺术创作之一,每年都要创作一本,上次见到她时,她提到马上就要开始准备创作明年的年历了,题材保密。

(更多…)

没有地址的信

信封上有名无姓,却有收信人的“生平”

前一阵子一名北爱尔兰居民在社交媒体上贴了一张照片,是他刚刚收到的一封信,信封上有名无姓,有村名但无街名,却有长长一段解释,说收件人费尔戈尔“家对面的斯巴超市曾是他爸妈开的,他妈妈叫玛莉、爸爸叫约瑟夫,他结婚后搬到了沃特富特住,会玩吉他,80年代曾在教堂活动中心和旅馆里经营迪斯科舞厅,而且跟沃特富特的肉店老板是朋友。”

(更多…)

奥运叙事

【后记】本文写于奥运会开幕式之后。今天奥运闭幕,运动员们的表现,情绪的爆发,确实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瞬间。我印象最深的,是意大利的 Gianmarco Tamberi 和卡塔尔的 Mutaz Essa Barshim 决定分享跳高金牌时的兴奋,以及德国现代五项选手Annika Schleu难以驾驭赛马近于崩溃时满脸的泪水。

在英国看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直播,感觉确实比过去几届低调得多。英国媒体对开幕式的评价总体来说很高,特别是一开始的舞蹈片段和接近尾声时无人机群在夜空中表演的从吉祥物到地球影像的变换。我听到的描述有“沉静”、“简洁”、“动人”,甚至“凄美”等等。

(更多…)

归来仍是少年

在National Trust物业Nostell Priory的大屋里意外地看到一幅Thomas Gainsborough的画

上个月在南下威尔士的路上,去了一座对游客开放的乡村大宅,意外地看到厅内有一幅18世纪英国著名画家托马斯·庚斯博罗(Thomas Gainsborough)的风景画,我还以为他的作品都在美术馆或是海外收藏家手中呢。后来再一想,其实他在生前就已经很有名,作品相当多,这座大宅当年的主人购买名家画作挂在自己家里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更多…)

疫情小说

Ali Smith在今年爱丁堡图书节上的节目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今年爱丁堡图书节的节目单尚未公布。在最近公布的的节目单中,有Ali Smith,她的节目在8月26日

去年由于疫情封城的影响,爱丁堡国际图书节先是宣布取消,后来改为在网上举行。在某种程度上,改在网上直播节目让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图书节有了更多的参加者,世界各地的爱书之人不仅可以在家中收看,而且还完全免费。

(更多…)

阅读哲学的乐趣:《哲学小史》导读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我和朱珠一起为理想国翻译了一本薄薄的《哲学小史》。Nigel Warburton的作品,文字简洁流畅而又生动诙谐,大概最适合我们这样希望对哲学有所了解但完全没有野心研究哲学的人阅读。作者的用意也在于此:哲学的传统,从苏格拉底到辛格,都是为了帮助普通人更好地理解自己、明白世界。作为读者和译者,我们很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理想国出品的中文版刚刚出版,以下是我们为这个版本写的导读。

《哲学小史》中文版
(更多…)
 
Real Time Web Analytics